菊花分類比較繁雜,不同的種類,種植技術有一定差別。
按不同的類型可以大致區分為, 秋菊(包括秋天開花的大菊和小菊),夏菊(可以在農曆五月份開花一次,國慶節復花一次)。「四季菊」可以開多季,跟夏菊還有一定區別(屬於日中性菊花,就是對光照長短不敏感,溫度合適,植株大小足夠就可以開花。但是我不太了解,年前種了幾棵,現在還沒見花,估計還要等一段時間。) 這三類都是需要修剪,整形的。 還有一種是最近些年才選育出的花園菊,一般常稱為地被菊。不需要修剪,一般9月10月開花,自然成球。
這文主要說的是秋菊。春天發芽之後, 腳芽很多,為什麼要移栽分株。
因為菊花對肥料需求很大,秋季開花之後,盆裡的營養容易耗盡,繼續在原盆生長,容易缺營養生長不良,且原盆裡有枯死的老根。還容易積聚病蟲害。積累多了,容易集中爆發,俗稱重茬。所以儘量分株出來,留幾個健壯的,其他的扔了就行。
然後分株後,並不是一直養到開花不換植株。一直養護到開花,開花時,腳葉脫落,東倒西歪,分枝亂竄,毫無美感。
其實分株後的腳芽,是作為母本使用,多次修剪,根據需要選時間扦插。 花農或者商家會扦插多批, 但個人愛好者不需要跟風扦插。弄多了也沒用。
比如我的經驗, 獨本菊三本菊在6月份扦插,最晚的獨本,在立秋前扦插, 小菊多棵的也在立秋前扦插。 花球則需要在四五月份扦插,多次修剪直到開花。
注意是,為什麼一定要多次修剪, 你們可以嘗試一下, 3月份分株,一直長到6月份, 近一米高, 它的頂芽是不如新出的芽有活力的,所以多次修剪是為了有好的頂芽。
看圖直觀些,不同的栽培方式可以翻看我文章。選擇喜歡的去操作就可以了。 簡單說就是分株之後,剪剪剪,到合適時間,扦插管理到開花,這樣就不會太高個兒了。然後母本願意留就留,不願意留就扔掉堆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