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於2000年組建成立。2017年12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進行公司制改制,企業類型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更名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目前是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電信運營企業,註冊資本3000億人民幣,資產規模達 1.74 萬億人民幣,員工總數超過46萬人。中國移動連續19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位列第 56位;連續 15年在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中獲A級。
中國移動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主要經營移動語音、數據、寬帶、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並具有計算機網際網路國際聯網單位經營權和國際出入口經營權。
一、對ESG的理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
近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和深入,企業社會責任(CSR)逐漸成為全球共識。以企業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信息為主的非財務信息受到廣泛關注。加強ESG管理、定期披露ESG信息在企業經營和發展中的價值日漸顯現。
1. 滿足監管要求的必由之路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以下簡稱港交所)於2015年12月發布《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修訂版)》(以下簡稱《指引》)。在2012年《指引》的基礎之上,修訂版《指引》上升到了「不遵守就解釋」(comply or explain)的半強制性高度,內容包括一般披露內容和環境範疇的關鍵績效指標。2019年5月,港交所再次發布諮詢文件,建議在ESG管治及風險管理、報告原則、報告邊界、環境及社會範疇新增多項強制性的披露要求,全面提升香港上市公司ESG報告的合規標準。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於2008年5月發布《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的通知》,對三類在上交所市場有重要影響的公司,強制要求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對其他公司採取鼓勵披露原則。2016年12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扶貧工作信息披露的通知》,全面細化了上市公司扶貧相關社會責任工作的信息披露要求。國務院國資委要求所有中央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並於2016年6月印發《關於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對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十三五期間,中國移動貫徹實施「大連接」戰略,將「成為數位化創新的全球領先運營商」作為公司中長期戰略願景,代表了中國移動以「連接」創造共享價值、與相關方合作共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履責承諾。截至2018年底,中國移動總連接數達16.33億,4G基站建設總數達241萬。如何更加負責任地為數以億計的廣大客戶提供可信賴的通信服務,如何更好地滿足利益相關方日益提升的期望與要求,如何以更高的標準推動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移動在新時期必須深刻思考的戰略性議題。
3. 鍛造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當前,成為履行社會責任的典範企業是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目標之一。全球正在湧現大量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投資指數和相關責任投資,注重綜合考量企業實質性財務因素和長期無形資產,以經濟、社會和環境績效綜合表現來評估企業長期價值創造能力。聯合國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等知名國際組織不斷加大在中國推進相關工作和標準的力度。中國移動深刻認識到,必須以更具戰略性的眼光來看待ESG,將國際通行標準,結合本土社會和文化背景,創造性地與企業管理和運營實踐相結合,才能不斷鍛造和提升企業責任競爭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企業。
二、戰略性推進ESG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從2006年開始,中國移動以全球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通行標準和最佳實踐為指引,充分考慮企業運營管理的現實基礎,以實效性為原則,創新管理工具和手段,逐步實施了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管理。
中國移動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1. 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及風險管理內控體系
設立可持續發展指導委員會,構建了高層深度參與、橫向協調、縱向聯動的ESG管理組織體系。制定下發《中國移動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文件,不斷完善ESG管理的制度基礎。秉承誠信、透明、公開、高效的企業管治原則,逐步建立完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政策體系、內控制度以及管理機制和流程。
中國移動可持續發展組織架構
2. 建立可持續發展關鍵議題對標管理制度,逐年滾動提升
中國移動自2007年開始試申報導?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DJSI),2008年起連續十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系列指數。通過借鑑DJSI評估方法,公司建立起常態化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議題對標管理制度,由發展戰略部牽頭、根據總部和相關單位管理職責確定議題歸口管理單位,各單位共同完成對標管理、查缺補漏及改進提升等工作。公司持續跟進MSCI、Sustainalytics等第三方評估體系,與時俱進提升關鍵議題管理水平。公司還積極參與業界CSR相關評估標準制定,並以此作為參考,不斷完善公司對標管理體系。通過引入常態化對標管理手段,中國移動得以持續向業界最佳實踐學習,從關鍵議題著手,對照發現公司管理短板,實施持續改進,以保持良好績效。
中國移動可持續發展關鍵議題對標管理
例如,中國移動對標國際先進企業的做法,建立供應鏈定量數據統計系統,在採購過程中推廣實施供應商履責核查。近三年在集團級採購中累計實施履責核查7000餘次,供應鏈責任管理的規範性有效提升。
3. 開展優秀社會責任實踐評選,鼓勵引導實踐創新
自2008年起,中國移動每年開展優秀CSR實踐評選活動,邀請來自政府主管部門、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權威媒體的專家代表與公司內部專家共同完成年度評審。十一年來,累計收到實踐成果逾750項,184項實踐成果獲得表彰,有效激勵各級單位社會責任實踐創新活動蓬勃開展。其中,「新農合」「情系三農惠萬家」等成果在國資委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評選中獲獎,「懸崖村」案例入選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中國企業精準扶貧50佳案例》,「北鬥駝鈴」案例榮獲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018企業最佳實踐」獎,「農村工程」「綠色行動」「新農合」「E礦山」等成果先後入選哈佛商學院等世界知名商學院案例,成為共享價值創造的範例。同時,中國移動在2013年和2019年分別彙編並發布了兩本最佳實踐案例精選集,集中呈現了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履行社會責任的戰略選擇與實踐探索,與相關方積極分享履責經驗。
4. 多舉措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推動履責過程透明化
中國移動將溝通管理作為與相關方緊密互動、完善責任管理閉環、提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抓手,除定期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外,還積極開展以下工作:
(1)開展專題溝通
積極與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CSR業界組織開展廣泛對話交流與合作,主動分享優秀實踐,學習先進經驗,近三年開展專題溝通活動超過100項。2016年,中國移動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加入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標準先鋒項目(GRI Standards Pioneers program)的企業。同時,積極參與國資委、工信部相關社會責任課題,深度參與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信息通信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的撰寫、研討工作,榮獲「信息通信行業社會責任標準制定突出貢獻獎」。
(2)注重日常溝通
通過總裁信箱、總經理接待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聽取各方意見和反饋。總裁信箱自2010年11月正式開通以來,累計收到來自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的信件超過12000封。總經理接待日近三年累計接待客戶超過34萬人次,解答客戶諮詢投訴31.6萬件。
三、以可持續發展報告為載體,全面、系統、規範披露ESG信息
中國移動連續十三年編制並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遵循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等國內外最新標準,同時突出企業與行業特色。
1. 編制方法
公司建立起系統、完善的報告編制方法。以通用標準對標分析、可持續發展熱點分析、企業戰略解讀為研究基礎,通過實質性分析識別利益相關方重點關注的責任議題,最終確定報告的主題、框架、關鍵議題、寫作方式和傳播形式。
中國移動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過程
2. 實質性分析
建立可持續發展議題實質性分析模型,分析比較不同議題對相關方的影響和對公司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識別篩選出需要在報告中重點披露的實質性議題。
重要議題評估與篩選
3. 核心思路
構建中國移動可持續發展ICT模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努力發揮國有企業在落實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改善民生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以更廣的連接(Inclusion)、更優的價值(Creation)、更強的能力(Transformation)幫助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共贏高質量發展,共享繁榮美好未來。
中國移動可持續發展ICT模型
4. 呈現形式
根據八大方面履責重點安排章節,面向普通讀者,側重軟性溝通,基於年度優秀社會責任實踐,以點面結合的方式通過兩條主線、28個典型案例針對性回應相關方關切。同時在每章設置績效數據頁,針對性地披露ESG核心議題,力求滿足可持續發展績效披露的專業性要求。面向境內相關方,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引領,並以專題形式呈現全面履行海外社會責任、全面深化企業改革的實踐進展,進一步突出展現公司全面履行中央企業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的系統化部署、全方位舉措和積極成效。
披露關鍵績效
5. 報告鑑證
連續第七年起引入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關鍵數據提供獨立鑑證,提升報告公信力。
表-報告鑑證詳情
鑑證對象 | 數據:經濟、環境和社會類共35個定量指標 |
對象:相關總部部門、專業機構及抽查3個省公司 | |
鑑證標準 | ISAE3000 |
鑑證類型 | 有限性保證 |
鑑證產出 | 獨立鑑證報告 管理建議書 |
鑑證機構 | 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
四、推進ESG的實踐舉措
1. 推廣普惠連接
中國移動持續推進普遍服務,助力消除發展鴻溝,不斷增強用戶的獲得感。2004年,在工信部的組織領導下,中國移動啟動了發展農村通信、推動農村通信普遍服務的劃時代工程——「村村通電話工程」,截至2015年,累計投資458億元,為12.3萬個地處偏遠的行政村新開通行動電話。2016年,為了「讓億萬人民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中國移動積極承擔「電信普遍服務工程」,已累計完成38352個行政村的寬帶建設;截至2018年底,中國移動有線寬帶服務已覆蓋41.7萬個行政村。
2. 打造優質連接
2018年中國移動共完成應急通信保障4899次,累計出動應急通信保障人員31.4萬人次,圓滿完成博鰲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及搶險救災通信和網絡安全保障工作。公司致力於打造綠色網絡環境,全力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2018年,處置各類騷擾電話號碼26萬個,月均處置垃圾簡訊3.9億條。公司還針對各種註冊、留號及臨時交易場景推出「和多號」「中間號」產品,為個人和企業用戶號碼提供隱私保護方案。
3. 助力精準扶貧
中國移動深入推進五省八縣對口支援和定點扶貧工作,積極擴大精準扶貧信息系統和扶貧資費優惠政策的服務範圍,切實開展民生改善、產業扶持、教育扶智、醫療衛生等項目,助力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公司自主開發了精準扶貧系統已在全國14個省71個市縣落地,覆蓋811萬貧困群眾與74萬名一線扶貧幹部,並榮獲2018年信息社會世界峰會電子政務類項目最高獎項。
4. 推進綠色發展
中國移動深入推動以節能減排為核心的「綠色行動計劃」,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將節能減排工作嵌入企業運營的各個部門和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加大節能減排標準和措施推廣力度。公司榮獲國務院國資委2013-2015年節能減排優秀企業稱號;2018年實現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較上年下降58%,並連續第五年獲得CDP(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力示範企業」稱號。
5. 支持社會公益
中國移動於2009年成立「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重點圍繞教育、醫療兩大領域,持續、規範開展公益項目。2018年,在中國民政部領導的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中,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晉級為4A級基金會。「藍色夢想——中國移動教育捐助計劃」13年來累計投入超過1.568億元,培訓了115782名農村中小學校長,捐建2310個中國移動愛心圖書館和2302個中國移動多媒體教室。「中國移動愛『心』行動——貧困先心病兒童救助計劃」已覆蓋內蒙古、遼寧、河南、山西、青海、廣西、寧夏、河北、貴州9省區,項目累計捐贈1.608億元,利用移動醫療技術為45648名貧困兒童提供免費先心病篩查,並為確診的5358名貧困先心病患兒提供免費手術救治。
五、加強ESG管理的成效與體會
通過不斷完善ESG管理,中國移動的綜合價值創造能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中國移動連續19年入選《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由2001年的第336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56位;位列「中國企業300強2009-2018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榜首,榮獲「責任十年?國企十佳」獎;榮獲2018中國可持續競爭力卓越企業「可持續競爭力典範企業獎」;連續第三年成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進入CDP全球氣候變化最高評級名單的中國內地企業;在中央企業管理提升活動中,被國資委選為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三家標杆企業之一,並榮獲「社會責任管理提升先進單位」稱號。
通過幾年來對ESG管理和實踐的探索,我們意識到,加強ESG管理及信息披露,不僅僅來自於利益相關方的高度關注,更重要是來自於企業自身追求卓越、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在探索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寶貴經驗,具體來說,與公司日常運營緊密結合、全面融入是基礎;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理念並結合實際加以創新是關鍵;建立完善的利益相關方溝通和參與機制是保證。
下一步,中國移動將圍繞ESG關鍵議題,進一步發揮ESG管理在完善公司治理和提升綜合價值方面的作用,繼續保持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績效。一是以社會責任關鍵議題對標管理為抓手,進一步提升ESG關鍵議題管理的實效性,進一步改善企業管治、風險管理和控制過程的效果。二是聚焦關鍵領域,創新履責方式,進一步發揮項目的「共享價值」,引導社會責任創新與企業的業務創新、市場拓展相結合。通過不斷完善ESG管理,全面履行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贏得企業自身與社會相關方的共同可持續發展,以實際行動和特色實踐助力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達成。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蜜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