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管理,是一個組織永恆的主題,也是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擎畫了「中國之治」的宏偉藍圖,法院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現代治理體系的重要部分,如何將改革成果轉化為制度優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對我們提出了新要求。
今年,成都中院圍繞成都市委「創新提能年」部署,推出「管理提升年」主題實踐活動,本期「崇法惟民」推出崇州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靜文章《用心、用力、用智:推進管理能力現代化》,從基層法院角度解讀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管與不管」「管什麼」「怎麼管」的問題,並對崇州法院立足當前形勢和工作實際,實現管理流程透明、高效、流暢,助推法院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正規化、現代化等方面的做法進行介紹。
崇州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靜
用「心」引導,夯實管理根基
凝聚人心,增合力
人心齊,泰山移。要扭轉原有的「各自為政」局面,必須激濁揚清,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佔領制高點、驅逐負能量。
願景聚心。全院參與共同確立遠期目標爭創全國優秀法院和模範法院,近期、中期目標為「一年夯基礎、兩年健機制、三年創一流」,既構築願景以眺望遠方,又細化目標以腳踏實地,形成組織合力。
民主籠心。「兼聽則明」,以黨組會、務虛會、專題會等形式,鼓勵大家積極建言獻策,三年多來收集到對法院工作、法院管理、個人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500餘條,幹警有正常渠道自由表達合理訴求,對院訓、私車停放等還以投票方式共同決定一些事關幹警切身利益問題。
歸屬感心。開展各個層面的談心談話,反覆強調集體與個人、大家與小家的關係,增強集體榮譽感、團體歸屬感、中心參與感。
待遇留心。優化辦公條件,關心關愛幹警,拓寬幹警成長空間,建立後備人才庫,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提振信心,添動力
理念變,天地換;理念停,原地轉。要扭轉原有的「偏居一隅」消極意識、圈層意識,必須密集宣貫「小法院也能有大作為」「換道就能超車」工作理念。
識發展優勢。通過座談、沙龍、會議等形式展開「頭腦風暴」「火花碰撞」,逐步認識資訊時代具有打破時空局限的強大優勢,空間距離不再成為發展阻力,信息共享使「去中心化」成為趨勢,先進思想也能盡收眼底。
明努力收穫。一批大局觀念強、有責任擔當的幹警,主動延伸職能深入校園、社區、園區提供司法服務,保障崇州全域旅遊發展、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營商環境建設等重點工作,年輕同志在工作中「有為有位」、在發展中「成長才幹」,在服務中「增長見識」。
鼓幹勁勇氣。「小崇」法律問答機器人成功研發後,幹警潛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揮,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鬥志,更從中獲取了信心和決心,幹警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工作激情被充分激發,全院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蔚然形成。
堅守初心,強內力
思想的高度決定行動的高度。要扭轉原有的「差不多」思想,鼓勵大家到達馬斯洛需求的最高層次,實現自我。
務虛層面探初心。藉助「崇法沙龍」等平臺,開展「工作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大討論,引導全院幹警深入思考,尋求工作初心。
務實層面找初心。遵循「費斯汀格法則」,引導幹警充分感受到快樂工作,把每個月工資卡上的幾個數字,變換成一種成長,一種歷練,也是一種價值追求。
端正心態守初心。激昂奮進,勇做時代追夢人,敢於面對一切挑戰,遇事不抱怨,不以自我為中心,以謙虛的心態,樂觀面對生活;以廣博的胸懷,包容不同差異;以長遠的眼光,演繹人生舞臺。
用「力」落實,強化管理保障
臺帳+清單+銷帳,實行可視性管理
要扭轉原有的「被動應付」工作模式,培養幹警主動進取的工作精神。提高幹警自我管理能力從細節著手、從小處著眼。
明大勢突出自我管理。定期進行個人公文未閱通報,倒逼幹警全面了解情況,有效開展工作。提效能突出從時間管理,善用「二八」時間法則,把握「土豆」「番茄」,提升效能。幹警做好日程管理,每天工作安排一目了然,避免錯過或漏過工作節點。
建臺帳突出細節管理。建立院領導、中層、普通幹警三級行政「事務帳」,臺帳之間無縫銜接、絲絲相扣。各部門設立年度、季度、月度臺帳,並進行分解,月度定期梳理當月重點工作和下月工作計劃,全盤掌握推進情況。
大數據突出科學管理。做實審判「業務帳」。落實靜默化監管,以全流程無紙化辦案模式為依託,對案件審判全程跟蹤與管理,全面監控立案、審判、執行等環節,精準把控違法辦案風險點。每周通報部門、個人審執案件結案率、結收比、長期未結案件、司法公開等核心指標,倒排辦案任務,提醒承辦人合理安排辦案節奏。
數據+效果+係數,實行定製化管理
要扭轉原有的「幹與不幹一個樣」現象,優化多元考核體系。
因崗定責,差異化管理。制定審判部門、審判綜合部門、行政部門和法警大隊不同考核模式,並以此為基準,同步研發考核體系。審判部門適用量效結合法,審判綜合部門適用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法,行政部門適用工作分組和工作係數法,避免考核主觀化。
流程留痕,標準化管理。對綜合工作各崗位流程和審判流程,進行節點改造和要素化處理,形成《會務接待手冊》《審判管理》《法官助理》《集約化書記員》等標準化手冊,易上手、易量衡。
獎優罰劣,容錯性管理。制定《爭先創優獎勵辦法》,充分發揮考核激勵「指揮棒」作用,避免「格雷欣法則」導致一般人才驅逐優秀人才,組織好先進集體、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等評選活動,制定正向激勵與負向處罰相結合,容錯糾錯相結合,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幹者撐腰。
平臺+氛圍+導向,實行浸潤式管理
扭轉原有的「井底之蛙」現象,實行「精準滴灌」與大水漫灌相結合。
築親和的文化氛圍,「雷尼爾效應」顯現。實行「五十百千」培養計劃,栓心留人。開設「崇法講壇」,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培訓指導,提升素能;舉辦「崇法沙龍」,幹警暢所欲言,碰撞智慧,交流思想。創博學慎斷文化品牌,建幹警「心靈驛站」。
突出黨建引領,打造「崇法惟民」黨建品牌。與成都圖書館聯合建立崇法書吧,共享各類書籍,開展「書香伴我行,文化潤心靈」 主題讀書季活動,引導幹警主動學習、常態學習、相互學習,增強知識儲備。
展開實操培訓,提升管理能力。邀請公司HR人才等管理專家來院培訓,解答管理困惑,破解管理難題,提升院庭長管理能力,幫助院庭長從業務偏好型領導成為管理全才和領導人才。邀請心理諮詢專家來院諮詢,舒緩放鬆幹警心理壓力,從「新」出發。
用「智」支撐,提升管理效能
集眾智
扭轉原有「上熱中溫下冷」壓力傳導不到位現象,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具有生命力,真正落到實處。
提高執行力需要了解和認同。《目標考核辦法》《幹警輪崗制度》《考勤休假管理辦法》等涉及幹警切身利益的制度制定、修改,事先廣泛徵求幹警意見,加強事前溝通交流,事中、事後的公開通報,增強幹警對管理的認同,從而自覺參與管理,真正服從管理。
提高戰鬥力需要發揮團隊效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崇州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高精尖人才,但是不乏想幹事、能幹事的俊才,著重在於互相彌補、效應疊加,「曉雙工作室」「楊婷工作室」形成團隊集體作戰,創造出「1+1+4R」生態修復機制和「五書」「多聯」「一智能」的少年家事審判模式,形成蝴蝶效應,「崇州模式」的無紙化審判分別被省委改革辦、成都市委改革辦和省法院、市法院改革推廣。
借「機」智
扭轉「一個思維管到底」的慣性思維模式,通過信息化確保管理制度的剛性運行。
加強審判監督管理。強化前沿技術應用,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和區塊鏈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構建精簡高效、服務審判的新型扁平化管理模式。加強民事訴訟繁簡分流試點改革和「兩個一站式」管理,積極「開展電子檔案為主、紙質檔案為輔的案件歸檔方式」試點改革,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藍皮書(2020)》經驗推廣。
加強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績效考核管理。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配置科學有效的法官業績、審判業務、司法服務、隊伍建設等綜合管理平臺,將涉及執法辦案、隊伍建設等各項法院管理職能全面納入平臺管理之中,有效促進司法管理精益化現代化。
齊賢智
轉變「特權思想」「隨意破壞規則」等不良傾向,領導班子發揮頭雁效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作用。
齊心合力,率帶式管理。履行好對分管領域、分管部門管理的主體責任,齊抓共管,把人員、案子、事務管起來、管到位。作為法院核心的中層發揮在管理中的關鍵和樞紐作用,發揮好在部門管理中的主導作用,真正擔負起部門管理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從嚴管理部門的人、案、事,真正把部門管實管好,把籠子紮緊。
量才而用,賞識性管理。遵循「適才適所法則」和特雷默定律,人崗相適,對專才和特殊才幹設立特別崗位使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對通才和優秀人才壓擔子、給位子、搭舞臺,「鞭打快牛」加速成長,建立起鼓勵多幹事、能幹事、善幹事、幹好事的激勵機制,營造一種幹事光榮、偷懶可恥、旁觀遭冷的工作導向。
崇法惟民 博學慎斷
原標題:《崇法惟民|用心、用力、用智:推進管理能力現代化——「管理提升年」的思考和體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