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費的必然與不必然

2020-12-05 CSDN技術社區


近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嶺南論壇」上接受採訪時稱,由於運營商對網絡維護不易,工信部會考慮其關於額外收費項目的合理要求,不過為了防止壟斷遏制微信的發展,他也指出即使收費,也不會大幅收費,同時為了公平起見,工信部已要求運營商制定解決方案。

看完第一段,或許不少人都覺得工信部這樣的表態無疑是等於間接宣布微信收費,那這篇文章探討「微信收費的必然與不必然」還有意義嗎?縱然工信部有了這樣的表態,縱然意義不算太大,但今天還是想借這篇文章談談微信收費這個話題,因為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大家:

  • 微信收費的必然與不必然
  • 究竟會不會收費?
  • 運營商「不要臉」的原因

為了保證文章邏輯連貫性和完整性,同時也讓部分不了解事情經過的讀者了解內情,本文從頭說起。

微信儼然已成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中國人而言,過去的見面口頭語通常都是「你吃了嗎?」,然而隨著科技發展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成熟,快速發展的微信儼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與人的互動已從QQ延伸到了這種即時移動通信的軟體。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發送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的手機聊天軟體,因為其免費和吸引人的功能,自推出時日起微信就得以快速發展。用戶從0到1億,只用14個月時間,而1億到2億、2億到3億耗時分別縮短至不到6個月和5個月,而現在微信用戶已隱隱欲突破4億。而正是這種瘋狂增長卻引來了運營商的豔羨和敵意。

運營商與網際網路企業的爭端

由於微信是永遠在線的應用,因此會不斷向運營商發送數據請求——「心跳信號」,但這種信號流量極低、每隔幾分鐘就發送一次以及用戶基數重大,這造成了「信令風暴」,60%的信令請求只帶來10%的流量收入,同時也影響了運營商網絡的穩定,幹擾了傳統運營商通話質量。

除此之外這也導致運營商傳統語音業務下降,蠶食了簡訊等業務。舉個簡單的數據,根據中國移動發布的2012年業績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12年淨利潤達到1293億,其中移動語音業務營收為3680.25億元,同比增長1%,而在2011年,中移動的語音業務收入達到3642.89億元,同比增長 5.9%,運營商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語音業務增長在逐漸放緩,因此運營商把矛頭對準了微信。

風雨欲來風滿樓運營商逼迫微信

微信對運營商業務和收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筆者和一朋友經常用微信聊天,但後來智慧型手機壞了暫時用功能機,在其隨後的時間裡,雖然仍會繼續用QQ聊天,但簡訊和語音通話使用率卻開始增加,光從這裡筆者就切身體驗到了微信對運營商業務和收入的影響。

因此在今年兩會前後,包括移動和聯通的高層領導開始針對微信是否收費問題密集進行表態和造勢,同時業內人士以及媒體對於微信是否收費的問題也鬧得非常熱,儘管馬化騰以及騰訊官方一再宣布微信收費是謠言,是不可能的,同時也有運營商高層領導對外表態稱微信收費與否將由市場決定,但這實際上這一切是風雨欲來風滿樓,微信真的可能會收費。

微信收費的必然

雖然用戶非常不情願微信被收費,但實際上卻有以下幾個原因推動著微信不得不收費。

1.  壟斷產業的必然:通信領域是國家命脈之一,有關部門是不會坐視移動運營商們的利益受損(哪怕它是淨利潤高達千億的企業,哪怕失去的利益只是一絲一毫)。

2.  運營商早有準備:上段時間網友反應北京聯通上網流量詳單已經對微信、手機QQ等流量進行計算,這讓很多人一時都認為這是運營商要對微信收費的前兆,雖然後來聯通工作人員對此回應稱,這只是開定向流量並非要單獨收費,但此舉也說明了運營商技術也已成熟,可隨時隨地對微信收費。

3.  錢的問題:雖然移動數據業務大幅增長,但更大的收入並未被運營商獲得。

4.  不甘淪為「管道工」:由於運營商並不能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目前的運營商已經淪為純粹的傳輸管道,而對那些有價值的內容和傳輸數據,根本無法觸及和挖掘其中價值。

5.  觸及根本:微信對傳統傳統運營商的簡訊、彩信甚至語音業務起到了「可怕「的替代作用,運營商必須遏制其發展或分一杯羹

6.  言之確鑿的現狀:微信向運營商發送的信令請求,確實影響到了運營商網絡的穩定,甚至帶來網絡癱瘓的風險。

微信收費的不必然

縱然有著上述原因推動,但運營商是否真的會對用戶的微信收費仍需要觀察,原因如下:

1.騰訊不願失去用戶:對於中國網民而言,免費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如果微信收費,估計沒人會願意付費並轉移陣地,投向Line、米聊等語音對講軟體,而出現這樣的局面是騰訊所不願接受的,就算收費騰訊也會默默單獨承受下去,讓其免費。

2.衝擊有限 技術升級可解決問題:最近騰訊董事長兼執行長馬化騰對外表示,微信信令對運營商網絡產生衝擊主要是集中在2G、2.5G網絡上,隨著3G進一步普及以及4G技術的發展,微信對運營商的衝擊並不大。

3.佔用管道也帶來流量:微信文字、語音對講和圖片確實佔用了運營商一部分流量,但實際上通過微信傳播的連結也給運營商帶來了流量,讓用戶不得不升級流量套餐,因此微信雖然佔用了通道,但也帶來流量,很有價值,而收費會遏制其發展,影響運營商附帶流量的收入。

4.騰訊會減少影響:收費的主要理由是信令衝擊,騰訊或許會對微信進行軟體優化,減少對運營商的影響。

5.微信國際化 不願受收費影響:最近騰訊在美國設立了辦事處,以支持微信等國際拓展戰略,同時為了讓國際化戰略更為順利,微信還與印尼最大的媒體公司PT Global Mediacom成立了合資公司,開拓印尼日趨增長的市場,如果此時傳來微信在國內收費,是否會對其免費口碑造成影響,而讓海外用戶觀望?

6.讓用戶付費不合理並且也不會答應:用戶購買了包月套餐就說明已為流量付費,憑什麼再讓用戶因為微信的流量再討腰包?另外運營商的價值只是體現在硬體上,創造了流通管道,除此之外的價值與運營商無關,因此再讓用戶為微信付費不合理。此外經濟觀察報在《中移動回顧市場才是正道》的文章中非常形象地稱,一家供應水電煤的公司接入了一家飯館,這家飯館深受消費者歡迎,賺了很多錢。但現在水電煤公司認為這家飯館是用了自己的水電煤才賺了這麼多錢,因此要求來劃分利益,要麼讓客戶每桌吃飯都另外支付水電煤的錢,要麼和這家飯館分成。如此荒謬地事情,消費者會答應嗎?

7.管理上的需要:如果微信因為收費受到遏制,用戶必然會投向其他語音通信應用,而為了防止網絡暴力帶來的監控需要,國內的現狀是穩定壓倒一切,與其「迫害」微信,還不如扶持和管理好微信,不然不利於管理。

究竟會不會收費?

昨天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在IT領袖論壇上稱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運營商不容易OTT公司也不容易,運營商與OTT公司關係是相互依賴的。在被問及微信收費問題時,他表示今天的免費是為了明天的收費,在將來,運營商向微信等OTT服務商收費已不可避免,另外再聯繫工信部近日的表態,可以說微信收費差不多算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看到這裡有些人或許就已經開始激動了,不過先別忙著激動,筆者分析就算收費也收不到消費者頭上,因為微信付費的種種不可能性,有關部門很有可能讓運營商和騰訊協商個折中方案——讓騰訊每年支付一筆使用費用,而用戶無須為微信支付除流量外的使用費。

運營商為什麼「不要臉」 

運營商對微信收費,一方面是微信的信令請求確實對其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另一方面是源於自身的危機意識,認識到微信未來對自身業務的衝擊,而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對微信未來商業化大蛋糕的豔羨。

未來的微信必將是一個大平臺,有望成為第六大全球網際網路平臺,而騰訊以後也會開始實現微信的商業化運營,比如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微支付、社交遊戲和IPTV等項目,不論是哪一項盈利前景都是非常可觀的,可以說微信未來商業化的大蛋糕是非常誘人,運營商迫不及待想提前分羹。

不過,運營商就這麼簡簡單單收費就行了嗎?微信類似的OTT軟體興起,只能說明運營商現有的語音和簡訊業務的過時以及不再那麼有價值(這裡的價值不是指其不重要,而是指付出相同費用情況下用戶更願意選擇OTT)。OTT是一種技術進步,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這預示著APP時代的到來,對於這種趨勢,我們更多地應該去把握,而不應該去堵和遏制其發展,因為自古以來治水從來沒有靠堵而徹底成功過的。

因此運營商需要多去創新和改變經營模式,要多向網際網路公司學習,如果一味地只是收過路錢,一旦未來通信市場用另外種方式打開,中國的運營商們遲早會被用戶所拋棄。

寫在最後

微信是否要收費,這不僅是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的問題,同時也是用戶是否有權利享用科技進步所帶來福利的問題,在付出相應的流量套餐費用之後,筆者認為用戶是完全可以享用高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最後,對於微信收費這個話題,CSDN的網友你們是怎麼看的?另外,如果微信真的對用戶收費,你還會繼續使用嗎?(文/張勇 責編/魏兵)

本文為CSDN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market@csdn.net。

相關焦點

  • 12億人受影響,微信這兩個板塊開始「收費」!
    而微信作為每月活躍用戶12億的一個社交軟體「大佬」,對我們的生活也非常重要。就算是70歲的老人,也會懂得用微信買菜,或者用微信跟子女打電話嘮家常。可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微信,畢竟如今沒有一個社交軟體能夠達到微信這樣的規模。而且微信之所以能受到大眾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它是免費的,而且操作簡單。但如今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都開始收費了,比如我們常見的視頻網站。
  • 柳葉刀:美25歲男子新冠二次感染症狀加重,感染不必然免疫
    柳葉刀:美25歲男子新冠二次感染症狀加重,感染不必然免疫 澎湃新聞記者 李季 2020-10-14 12:41 來源:
  • 一個男人,微信上敢這樣「備註」你,內心必然很愛你
    尤其是在微信上,我們給每一類的人取的備註都不相同,但作為女人你要知道,當一個男人,微信上敢這樣「備註」你,內心必然很愛你。所以當他這樣備註你的時候,必然早就把你當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他願意給你足夠的包容,願意跟你相互扶持,更願意跟你攜手走完餘下的一生。
  • 長春進入「路邊停車收費時代」?
    可一段時間以來,「路邊停車位收費」一事並未按照既定計劃實施。  長春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長春市正在建設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安裝地磁傳感器是停車位要收費的第一步,怎麼收?如何收?何時收?目前還在研究當中。即便要收費,在之前也會召開聽證會,並向社會通報。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錘子回應鏡頭刮花,夜間停車現黑收費,微信永久...
    北京簋街夜間停車現黑收費團夥簋街的夜間停車收費亂象,一口要價、真假收費員魚龍混雜、收費政策標準不一等問題依然存在。不足一公裡的簋街,入夜後收費員突然增加到十餘人,這些人穿著各色制服,身挎小黑包,與白天的收費人員相互熟識各有分工,初步估算每晚的違規收費至少有數千元。
  • 停止高速收費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原標題:停止高速收費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山東交通部門宣布2015年底到期的15條(段)高速公路將繼續收費。12月3日,山東省政府有關部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15條(段)即將達到收費期限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今後是否能延期繼續收費,仍在論證中,目前尚無明確結論。
  • 畢業論文查重是怎麼收費的?
    目前,中國有很多紙質查重管理條目和專業的查重管理軟體可以為畢業生提供查重管理服務,儘管有些查重管理軟體是首次免費提供,中國紙質查重控制票的徵收已成為必然趨勢。那麼在HowNet China上檢查文件權重的標準是什麼?它是基於字數的嗎?還是基於工作難度?目前,中國HowNet論文審閱收費標準是根據字數收費的。通常,一千個單詞是多少。
  • 微信支付手續費上漲,微信民生各執一詞,誰說了謊?
    對此,民生銀行於11月23日在其APP上發布了回應公告,表示自與騰訊旗下財付通合作至今,並未向騰訊收取任何提現和轉帳的手續費,微信單方面宣布費用調整與民生銀行無關。針對民生銀行方面的回應,微信支付團隊於11月24日再次發表聲明,表示此次上調民生銀行收費規則的變化,僅針對民生銀行向微信支付收取的快捷支付手續費成本
  • 故事情節屬於表達,但相同或相似不必然構成剽竊(一)
    故事情節屬於表達,但相同或相似不必然構成剽竊(一) 2020-09-22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故事情節屬於表達,但相同或相似不必然構成剽竊(二)
    故事情節屬於表達,但相同或相似不必然構成剽竊(二) 2020-09-21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論文查重收費嗎?有沒有免費查重的?
    論文查重收費嗎?說句實在話,有些論文查重系統是需要收費的,而有些論文查重系統不收取任何費用。有些讀者朋友們在看到這裡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那咱們就直接選擇不收取費用的查重系統就好了。為什麼有些人放著免費的系統不用,而選擇那些要收費的系統,進行論文查重呢?
  • 瀋陽停車位5月初開始地磁感應計時收費
    瀋陽市計劃從下月開始,逐步開展對道路上施劃的停車泊位等政府停車資源進行智慧停車平臺收費管理。預計從5月初開始對路內停車管理進行試點,6月開始在全市範圍內推廣。統一收費管理產生的收入,將用於瀋陽今後停車設施的建設,隨著停車收費的專款專用,立體停車設施的增加,將來臨時停車泊位和路內停車泊位將逐漸減少。智慧停車由地磁感應計時收費據介紹,瀋陽市的智慧停車設施由兩部分組成,包括地磁和移動視頻採集車。
  • 大連:市民用微信就能繳水電氣費了
    市民用微信就能繳水電氣費了  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公眾號「大連市聯合收費處」,為給我市市民用戶提供更多便捷的繳費方式,該部門與興業銀行大連分行合作開通「大連市聯合收費處」微信公眾號,實現微信查詢及繳納水、電、氣等費用的功能。
  • 揭秘企業號:微信商業化的下一站
    微信企業號並不是在 2015 年企業級火熱時的臨時部署,而是早已在張小龍的產品版圖上。企業號盈利模式猜想對於使用企業號的用戶來說,「到底怎麼收費」是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 30 多人企業號產品經理團隊中,王卓是一位幹練的女產品經理,她負責最多的領域就是接受各種企業諮詢如何接入和通過企業號的申請。
  • 微信公眾帳號可以有這些盈利模式-虎嗅網
    自微信官方推出公眾平臺以來,大量的草根、名人、企業轉戰微信平臺,一時間微信營銷如火如荼,其中不乏粉絲數過百萬級別的。那這些微信帳號,究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盈利呢?你想賺錢,那就得有人或企業向你付費,這裡就涉及到前向收費和後向收費。
  • 大眾點評推廣怎麼收費
    近期,團購價運營官一直會在微信公眾號上不斷地收到店家諮詢店鋪管理的方法,團購價運營官發覺當店面做生意較弱時店家都會想盡辦法的搞活動營銷獲得總流量,在潛意識中裡都會覺得那樣做買賣便會有轉好。大眾點評推廣怎麼收費實際上,當店面發展趨勢到一定經營規模的情況下,知名品牌的知名度便會漸漸地反映出來,但在發展趨勢早期店面的贏利虧本和運營模式還是有非常大關聯的
  • 瀋陽律師狀告高速多收費勝訴獲返5元錢,涉案高速依然多收費
    2015年9月8日,董律師開車從瀋陽去康平,「走的瀋北新區收費站上高速,然後在康平站下高速,當時我看高速的指示牌好像是83千米,出口顯示收費40元。高速公路的收費是裡程乘以單價,我就感覺這個收費不對,83千米咋也收不出40元啊」。「我查了一下他們的官方網站,收費標準是0.45元每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