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長春市相關部門召開關於市內停車設施建設與管理新聞發布會,「二環以內停車位收費」的消息最早也是於此時開始對外釋放。可一段時間以來,「路邊停車位收費」一事並未按照既定計劃實施。
而在近日
長春市內多條道路
開始安裝的「地磁傳感器」
這一次,真的要開始收費了?
01
長春市預計安裝36萬地磁傳感器
長春市南湖新村中街——
作為「首批」安裝地磁傳感器的街路
安裝地磁傳感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長春市一共要安裝36萬個地磁傳感器
今年長春市要安裝完畢2萬個
朝陽區、綠園區等多個區
停車位上都在安裝
據附近居民介紹,安裝這個裝置的時間大概是11月初,經過了幾天的工作後,目前南湖新村中街道路兩旁的停車位均已安裝了該裝置,但道路內側的居民樓前的停車位還尚未安置。
據現場安裝地磁傳感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準備安裝工作中,長春市一共要安裝36萬個地磁傳感器,今年長春市要安裝完畢2萬個,朝陽區、綠園區等多個區的停車位上都在安裝。
「還能安裝10多天吧,等天冷上凍之後就不能再安裝了,即使想安裝也要等到明年開春以後了!」
02
2017年曾初步計劃 ,聽證會即將召開
此次「地磁傳感器」的真正「亮相」
是否標誌著「停車收費」的規定
要再次啟動?
長春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長春市正在建設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安裝地磁傳感器是停車位要收費的第一步,怎麼收?如何收?何時收?目前還在研究當中。即便要收費,在之前也會召開聽證會,並向社會通報。
值得注意的是,該「地磁傳感器」裝置首次在「長春停車收費」話題中出現還要追溯到2017年。
有報導稱,在當年召開的一次會議中,相關負責人透露當年計劃實施:二環路以內路內停車泊位和「兩橫三縱」高架橋下的2618個停車位將進行收費,南關區、朝陽區、寬城區作為試點區域,將開展地磁感應試點收費,而目前,收費標準還未出臺。
而此次「地磁傳感器」的真正「亮相」,是否標誌著「停車收費」的規定要再次啟動?
11月9日下午,在分別聯繫了長春市建委、長春市發改委相關部門,但未得到正面回復。
長春市發改委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相關的最後政策還未正式制定,即便要收費,在之前也會召開聽證會,並向社會通報。
03
智慧交通將成新趨勢,
《長春市城市交通發展白皮書》新聞發布會召開
雖然目前官方部門還未透露關於長春市停車位收費的相關細則,但中國吉林網通過檢索發現,長春市智慧交通系統等關鍵詞在近年來被多次提及。
早在2017年,當時相關部門已經提出「路內收費」是「必然趨勢」,同時,針對長春市的氣候等特點,除傳統收費模式外,長春市也將首次嘗試地磁智能化收費系統的應用。
據當年的報導,一位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基於北方城市的特點,冬天有雪,會擔心是否影響智能系統的使用,所以,會研究一套適合北方的智能管理系統。今後,還將開通微信、支付寶付停車費的方式,不再人工收取,停車管理將向智能化方向靠攏。
而最近一次的官方披露則是今年8月召開的《長春市城市交通發展白皮書》新聞發布會。
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長春市將建設公共運輸、慢行交通、停車等多種交通方式高效銜接、協同配合的智慧交通系統,提升交通行業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長春市還將建立以靜制動的小客車使用需求調控體系,緩解城市道路擁堵和停車矛盾。中心城區停車泊位實施差異化收費管理。
按照「路內高於路外、擁堵時段高於空閒時段」原則,實施停車泊位收費管理;嚴格路內泊位管理。核心區白天路內泊位控制在4萬個左右;加強公共立體停車場建設。
依據停車專項規劃,推進P+R停車場、公共立體停車場的建設;適度控制運營小客車發展規模。規範網約車發展,合理引導共享汽車的發展,適度控制其發展規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