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人曾秘密進行了一項臭名昭著的人猿雜交實驗,目的是產生一批只知道幹活、大腦愚笨的後代,來從事採礦、工地建設的勞動力。該計劃的中心人物是前蘇聯生物學家伊萬諾夫教授,他採用了人工授精的辦法來完成試驗,1922年,將他兒子的精液注射到了雌性大猩猩的體內,然而實驗並沒有像想像中那麼順利,雌性大猩猩沒有生下人猿後代。
但是失敗的伊萬諾夫教授並沒有灰心,1929年,他再次找到了5位偉大勇敢的前蘇聯女性,同樣是採用人工授精的辦法,只是這一次把精液換成了雄性黑猩猩,也就是這次備孕對象是人類,這簡直是太瘋狂了,然而,這項瘋狂的試驗仍然以失敗告終。
失敗後的他又前往非洲招募了一些女性志願者,但實驗也最終失敗了,志願者們沒有一人懷孕。
在進行該項試驗之前,蘇聯科學家試圖通過該試驗來找到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中間形態以證明人類是從類人猿演化而來的。雖然這項瘋狂的實驗沒有成功,但他成功的證明了人和其他動物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那麼,就有人問了,假設地球上的生物沒有生殖隔離會怎麼樣呢?
這篇文章,就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聊一聊沒有生殖隔離的世界。
在做出這個假設之前,我們先來聊聊生殖隔離之外的一些特例,這些特例也許證實了生物間的界限真的很難分的清。
no.1 獅虎獸
貓科動物下面還有一個出產大型動物的家族,叫做豹屬,這個家族有四種成員,分別為: 獅子、老虎、豹、美洲豹,這4種動物之間任兩種動物做羞羞的事情後,都可以生產後代。
舉個例子,如果雄性獅子和雌性老虎交配,那它們就會誕生出名叫「獅虎獸」的後代。
no.2 斑馬驢
斑馬驢也叫雜交斑馬,同樣也是出自上面所講的前蘇聯伊萬諾夫教授之手,它的爸爸是斑馬,媽媽是驢,但你又不能叫它「斑驢」,因為斑驢指的是這種已經滅絕的可憐動物。 所以你只能老老實實的寫全稱,它叫做「斑馬驢」
no.3 騾
除了這些野生動物外,我們圈養的驢和馬也同樣能產生後代,被稱為騾子,這個物種以前在農村很常見。
但是眾所周知的是,馬和驢雜交後產生的騾子是沒有生育功能的,無法產生後代,這也被歸納到生殖隔離的範疇內了。
但是,這也有特例。
比如,1988年在我國河南就出現了一隻能生育的騾子,這是一匹母馬與一頭雄驢雜交產下的騾,本不能分離出均等的染色體對,卻出現了分娩的奇蹟。,它在與另一頭雄驢雜交後,生下了一隻雄性,被命名為駒的生物。
一般對生殖隔離的定義是:
由於生殖方面的原因,即使地緣關係相近的物種,不同類群之間也不能互相交配,或不易交配成功,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後代的隔離機制。
生殖隔離現象是生物間普遍存在的現象,形成原因是大多是由於長期的地理隔離,導致同一物種在不同環境下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所致。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問了:為什麼非洲大陸、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的不同人種,在不同的環境下繁衍至今都沒有形成生殖隔離呢?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物種的進化需要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時間,而人類的生長發育周期太長,不同人種這幾萬年的隔離時間在進化上來說簡直可以不值一提了。
人類的祖先智人誕生於35萬年前的東非,在大約7萬年前獲得了一次智力爆發的突變從而競爭力大增,衝出非洲並在幾萬年的時間裡流浪到了全世界,進而形成了不同地區的人類。
也就是說,所有大陸的人類與非洲人也不過才剛剛分開區區7萬年而已,這在進化上可以說是非常短暫的。
大型生物的物種形成時間至少要以百萬年為單位,比如黑猩猩與人類的祖先就在600萬年前就開始分家了,如此漫長的時間才導致了人類和黑猩猩的生殖隔離。
▲人屬動物進化路線圖
在生物課本中我們曾見到過這麼一句描述:生殖隔離作為生命演化過程中的必要機制,保證了生命演化的穩定。
很多網友就問了:如果物種間沒有生殖隔離,不就可以產生很多新的物種嗎?地球生命不就更豐富多彩了嗎?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簡單舉個例子,如果物種間沒有生殖隔離,那麼就意味著所有物種的基因都可以通過交配而遺傳給下一代,長久下去所有物種之間都會擁有極其相似的基因,向上都能找到同一個祖先。
這有什麼壞處呢?假如這次的新冠疫情首先發生在人類身上,如果人類和其他動物間沒有生殖隔離,那就意味著人類和其他動物有90%以上相似基因,那麼這種能使人類患病的病毒就能順利的傳播到其他動物的身上,並且迅速的讓所有物種都得病,那麼一次小小的人類病毒就能讓所有物種都走向滅絕。
同樣的,假設人類和其他動物沒有生殖隔離,那麼禽流感、豬瘟等所有發生於動物身上的病毒都會傳播給人類,到時候死掉的可不止禽類和家畜了。
總而言之,如果人類和其它物種之間,所有生物之間都沒有生殖隔離,都能互相交配產生後代,那麼地球上任何一種可怕的疾病和瘟疫,都可能將整個地球生命體系完全摧毀。而生殖隔離的存在,才讓不同物種間的疾病無法任意的傳播。
#bb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