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歐美恐怖片總喜歡在孩子身上大做文章。
《伊甸湖》中的布萊特,叛逆、強勢、心狠手辣,將一對情侶殘忍虐殺。
《尤倫卡》中的尤倫卡,誣陷、殺人、壞事做盡,竟然只是為了找一個爸爸。
《壞種》中的艾瑪,一言不合就置人於死地,甚至連自己親爹也不放過。
這些孩子都有著天使的外表,卻也都有著惡魔的靈魂。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則有些不同。
其中的小女孩同樣乖巧可愛、討人喜歡。
但不看到最後,你根本無法將其與惡聯繫在一起。
——《捉迷藏》。
01
故事一開始,年僅11歲的艾米莉親眼目睹母親在浴缸裡自殺的一幕,幼小的心靈受到巨大的打擊。
身為心理學家的父親大衛為了治療女兒的心理創傷,舉家從市區搬到了僻靜的郊外。
誰知艾米莉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變得越發怪異。
她聲稱自己認識了一個名叫查理的新朋友,並每天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
儘管大衛知道一切只是女兒的幻想,可那個虛構的查理卻已經逐漸深入到父女倆的生活當中。
恐怖詭異的事情不斷發生。
恐怖電影愛好者圈子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國產恐怖片人嚇人,日韓恐怖片鬼嚇人,歐美恐怖片噁心人。
雖然有些調侃的意味,但不得不說,概括得非常到位。
早些年的歐美恐怖片以視覺衝擊為主調,恨不得直接把血漿潑在觀眾臉上。
以至於時至今日,很多人對其的印象依然停留在血腥暴力層面。
其實經過20世紀末的更新換代以及21世紀初幾年時間的內部轉型,歐美恐怖片早已開闢出了一條不同以往的全新發展道路。
東西方恐怖元素相結合,並從視覺衝擊轉移到氛圍營造和心理驚悚上來。
本片便是其轉型成功後的初期作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全片少有血腥暴力的場面,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緩慢又穩步的心理恐懼。
影片從始至終都氤氳在陰冷詭異的氛圍之中,幾乎沒有運用特效來渲染氣氛。
而是利用大量節奏變換多樣的音樂、不斷閃回的鏡頭和一些人物的突然出現來慢慢烘託最後真相揭曉的那一刻。
而且客觀來看,本片的整體架構與近些年自成一派的西班牙恐怖片非常相似。
即懸疑大於恐怖。
全程不斷拋出疑問、籠罩在迷霧之中,直到最後才揭開真相,讓人豁然開朗。
艾米莉的母親為何突然自殺?
她口中的新朋友查理是否真實存在?
如果存在,那他究竟是誰?
影片前半段對於這一系列疑問隻字未提,後半段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拋出更多疑問。
深夜浴室牆壁上出現的紅色語句、裝滿水的浴缸裡出現的黑貓屍體從何而來?
前來做客的女鄰居伊莉莎白為何從窗口跌落?
如果查理不存在,那麼這一切又是誰幹的?
簡直看得人抓心撓肝。
這正是本片的巧妙之處,扣人心弦、求而不得,方能讓人產生極大的興趣和好奇。
十分聰明。
02
接下來是劇透時刻,沒看過、感興趣的小夥伴請自行撤離!
其實本片所謂的真相如今看來非常簡單。
一句話概括就是:心理醫生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事實上艾米莉的母親並非自殺,而是被親眼目睹她出軌的丈夫大衛用枕頭悶死,又偽裝成了自殺。
人在異常不情願或不願意面對的情況下會刻意忘記一些事,大衛就是如此。
所以受到心理創傷的不只是艾米莉,還有他自己。
他選擇性遺忘自己殺妻的事實,並且出於對女兒的愧疚分裂出另一個人格——查理。
艾米莉一直說那些恐怖詭異的事情是查理做的,實際上就是人格切換後的大衛做的。
就連伊莉莎白都是他親手從窗口推下去的。
看到這兒,有些小夥伴可能會不屑了:這不就是國產恐怖片常用的套路嗎?
沒錯,有那麼一類令人深惡痛絕的恐怖片,本來故事講得好好的,結尾卻偏偏告訴你主人公是個精神病患者。
讓人不由得產生被侮辱智商的感覺。
小嗨鬥膽揣測揣測這類恐怖片編導的想法。
要麼就是像我們的國產恐怖片一樣,由於規則的限制不得不如此。
要麼就是實在無法自圓其說,為了省事只能如此。
不過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全打死,畢竟此類恐怖片中還是有一些好片子的。
就比如本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比較不合理的地方。
既然查理是大衛分裂出的第二人格,那麼就意味著艾米莉一早就知道查理和自己的父親是同一個人。
她為什麼不說呢?
很多人都將這一點當作是本片不合理的地方,其實不然。
因為影片最後的鏡頭已經隱晦地解釋了這個疑問。
大衛最終被好友凱薩琳射殺,艾米莉則與她生活在了一起。
畫面一轉,艾米莉正在畫畫,畫中的小女孩赫然長著兩個腦袋。
對於這一幕,有人認為是艾米莉也患上了人格分裂。
如果將父女倆的人格稱為A、B和C、D的話,那麼整個故事就是A、B和C、D任意配對產生的結果。
這種解讀看似合情合理,實際存在一個有些說不過去的問題。
那就是人格分裂者的主人格通常不會對其他人格存有認知。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艾米莉從始至終都在配合、引導父親。
為什麼?
因為她早就知道了母親死亡的真相,她在報復,在摧毀。
如此解讀簡直讓人細思極恐,也使得整個故事的恐怖感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可謂是一個鏡頭拯救了一部電影。
然而這還沒完。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由於巨大的生活壓力產生某些心理問題。
只不過有的人嚴重、表現了出來,有的人輕微甚至自己都不自覺而已。
一旦發展到嚴重的地步,人們都會第一時間去看心理醫生。
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心理醫生也是人,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難道就不會產生心理問題嗎?
當心理醫生也出現心理問題,還有誰能夠逃脫心理疾病的困擾和折磨呢?
無處可逃。
最後再多說一句。
小時候的達科塔·范寧實在是太可愛了!
愛了愛了。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