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
物種的進化通常都是漫長的,但根據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科學學院(CBS)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種新方法,可以將物種的進化時間縮短至不到一年。
在這項工作中,科學家們研究了果蠅的物種形成過程,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改造果蠅,得到的工程果蠅相互交配可以正常繁殖,但與野生型果蠅交配卻無法產生存活的後代。
這項研究為防止轉基因生物與野生生物的雜交奠定了基礎,也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具有高度針對性的新型工具用於控制攜帶疾病的昆蟲和入侵物種的數量。
「物種形成是驅動地球上生命進化的一個基本過程。對物種形成進行工程控制將加強我們控制害蟲的能力。」該研究的領導者、哥倫比亞大學CBS的教授Mike Smanski說。「這是使用現代基因編輯工具將有害生物轉化為殺蟲劑的幾種新方法之一。我們製造的工程果蠅與野生果蠅交配後無法產生存活後代,這和有害生物的基因編碼避孕是一樣的。」
科學家們在這項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被稱為「工程基因不相容」(Engineered Genetic Incompatibility, EGI)。首先他們利用CRISPR/Cas9將無害的突變引入緊鄰蛋白編碼區的DNA調控區域,然後引入靶向原始DNA序列的基因激活因子。當工程品系與野生品系繁殖時,其後代會從野生親本繼承一份原始序列,從工程親本繼承一份包含基因激活因子的序列。該激活因子會使原始的野生基因過度激活,導致後代無法存活。
該方法也可用於轉基因防護。「轉基因生物的風險之一是轉基因物質可能會散播到野生種群中。EGI將成為確保轉基因生物安全利用的寶貴工具,它可以使工程物種的所有基因成分都被限制在該物種內。」文章合著者、Smanski實驗室的研究生Nathan Feltman說。
現在,科學家們正致力於利用這種技術減少攜帶疾病的蚊子數量,或者用那些不會傳播疾病的蚊子來取代它們。這項工作將重點關注傳播寨卡、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的埃及伊蚊。
原創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通訊》
期刊編號:2041-1723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9-speciation-events-insects-pests.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