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創始人凌道揚:青島綠化、公園規劃的使者

2021-01-09 半島網官網

  

凌道揚

  

上世紀二十年代青島公園示意圖

  

康有為凌佩馨

  在青島度過晚年的康有為,曾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表達對青島的獨特鍾愛。「碧海藍天」是對青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的讚嘆,紅瓦是德佔時期的產物,綠樹則與他的老鄉兼摯友凌道揚密切相關。在青島陸續生活了近10年的凌道揚,不但是中國植樹節的創始人之一,還是青島收回林業主權的重量級大員,更是島城綠樹美景的功臣,在任職青島農林事務所所長期間,他不但鼓勵民眾植樹,還對青島公園進行了細緻劃分和擴建。一系列舉措讓青島更美,讓城市之肺更加清新,在倡導環保理念的今天,這一切更為難能可貴。  

人生轉向,提議創立植樹節

  康有為故居紀念館裡,一個旅遊團正在導遊的引導下參觀,根據他們流利的粵語可以判斷,他們應該來自康有為的故鄉廣東。參觀結束後,他們匆匆離去,沒有人注意對面的一棟小樓。因為他們不知道,就在康有為故居的對面,還有一位老鄉 —— 出生於廣州府新安縣布吉村豐和墟(今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老墟村)的凌道揚。

  1888年12月18日,凌道揚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祖父、父親均是瑞士巴色會牧師。凌道揚6歲時就讀樟村設立的教會學堂。可能很多人以為凌道揚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才鑄就了他後面的成就,其實不然。1898年,10歲的凌道揚因為家庭生計困難,隨叔叔遠度重洋,到了美國檀香山的親戚家當童工。小小的年紀,嘗到了生活的艱辛。兩年後,他最小的叔叔凌善芳自美國耶魯大學畢業,歸國途經檀香山時,把他帶回了老家,並於當年秋天把他送進上海聖約翰書院(後改名聖約翰大學),開始正式接受西式教育。

  1909年畢業的凌道揚成為北京某八旗貴族學校的英語教師,開啟教學生涯。也就是說,職業生涯,凌道揚是以樹人開啟的。然而,在這過程中,凌道揚又找到了新的目標——林學。走進林學,凌道揚無心插柳。1910年,他奉命陪同兩位清室貴胄子弟赴美國麻省農學院習農科,「結業後又考入耶魯大學研究生院,1914年獲林學碩士學位,他是中國獲得該學位的第一人」。這段學習經歷讓凌道揚日後成為了近代林業科學先驅。

  進入林學界,凌道揚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回到祖國,凌道揚轉向了林學專家的視角,然而,眼前的景象讓他大為吃驚,有感於祖國「已有之林木,旦旦而伐之,荒蕪之山麓,一任若彼濯濯耳」,「1915年,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上書北洋政府農商部長周自齊,倡導以每年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此議案同年7月經袁世凱批准,於次年實施」。(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植樹節改為每年3月12日。)  

接收林業,開啟青島之路

  福山支路8號,有一棟兩層小樓,與康有為故居相隔20米左右。近日,晴朗的午後,記者與青島文史學者于濤走訪這座目前業界認定為凌道揚故居的小樓。

  小樓沒有掛牌,據青島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的劉紅燕告訴記者,最新的一批名人故居沒有凌道揚的名字,所以還不十分確定,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康有為故居對面的福山支路8號就是凌道揚的故居。劉中國也在《凌宏琛:履行鹽與光的使命》一文中稱,「他們(凌道揚)一家住在福山支路8號,這是父母興建的一棟兩層洋樓,庭院裡遍植嘉木,綠意盎然」。對於凌道揚興建這個說法,于濤提出了不同意見,「根據小樓的建築風格可以看出,它應該是康有為故居的配樓,興建時間應該和康有為故居時間差不多才對」。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樹楓考證,康有為的「天遊園」原為膠澳總督副官的住宅。對此,記者採訪了在樓內居住了近40年的老居民王女士,她說,「據老一輩的人講,這裡原來是德佔時期的馬棚,隸屬於一個官員」。前後聯繫,于濤前面提到的配樓的說法得到了證實。

  記者看到,小樓共兩層,棗紅色木製外擴陽臺,淡黃色牆體,藍、綠色門窗,色彩的搭配亮麗又不俗氣,門窗頂部呈弧形設計,雖在青島老建築中並不出彩,但現在看來還是別有風味。17歲(1962年)就跟隨父母從上海來到這裡居住的徐先生告訴記者,這棟小樓經過多次修建,但整體框架並沒有改變。

  就是這裡,曾經承載了凌道揚數年的喜怒哀樂。來青島之前,凌道揚已經歷任北京政府農商部技正、金陵大學林科主任、交通部及山東省省長公署顧問等職(島城學者、市教科所研究員翟廣順2014年9月出版的《旅寓青島教育名人現象研究》)。

  提出「森林救國」思想的凌道揚骨子裡有著深厚的愛國情懷。1922年12月,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凌道揚出任接受林務主任委員,直接與日方進行交涉。曾參與編修過《青島園林志》的孫守信告訴記者,凌道揚作為接收大員,為青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接收之前,他就先下手為強,因為當時的日本浪人和日本僑民因為聽說要交還給膠澳政府,便到處破壞林地,凌道揚在青島組織了40多人的林警隊,天天抓破壞樹木的日本浪人,極大地保護了青島的樹木」,不僅如此,「在交接過程中,日本曾提出賠償林木損失費36萬餘銀元,中國據理力爭將其和定為15萬餘元。凌道揚提出,你們日本人在中國曬了8年的鹽,先把鹽稅補齊了再說,日本人沒辦法,只好將贖金抵作鹽稅」。

  接收林務有功,凌道揚被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正式任命為林務局局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凌道揚和妻子陳英梅以及兒子凌宏章、女兒凌佩芬住進了福山支路8號。  

十年樹木,發樹苗擴公園

  在康有為故居和凌道揚故居之間,有一棵老樹遍體鱗傷,且已經呈90度俯身於東北方向,「鞠躬盡瘁」。于濤告訴記者,他曾經測量過,樹圍約2.6米,「30年前的一次特大颱風突襲,把大樹吹歪了,為了安全,園林部門將刮斷的主幹枝鋸掉,只剩下現在的大枝幹」。枝幹被一根木棍支撐著,如拄著拐杖的滄桑老人。對林木頗有研究的于濤說,這是一棵無刺槐,「夏天我曾經來過,槐花盛開的季節,這棵樹非常茂盛」。它有多大年齡?于濤判斷德佔時期在青島植入的首批無刺槐中的一棵。孫守信提出了不同意見,「德國人為了修建青島,從柏林專門運過來一批無刺槐。種在了亨利親王大街(今廣西路)路旁,用剩下的就嫁植在了中山公園,據我考證,現在中山公園還有三棵(《青島古樹名木志》記載為兩棵),廣西路上還有一棵,其他地方的應該不是那個時期的。」

  雖然沒有關於這棵樹齡的詳細記載,但在走訪故居周圍不難發現,即使到了房屋密集的今天,小樓仍有前院和後院,都栽植了各種樹木,可謂掩映在花園當中。這些花草樹木不一定是凌道揚留下的,但還是不難想像,深諳林 學之道的凌道揚會在房子周圍遍植嘉木。除此之外,凌道揚還經常會光顧老鄉康有為的「天遊園」,並為其布置林木花卉,兩人還會同遊第一公園(今中山公園)賞花賞木。康有為故居的「手植銀杏」怕也是受凌道揚的影響。

  其實,凌道揚對於青島林業的貢獻,不僅僅限於自家房前屋後。

  1923年初,林務局與農林試驗場合併為農林事務所,當年3月1日,凌道揚被任命為所長,辦公地址在第一公園(中山公園)內,據于濤告訴記者,就是小西湖旁的一排平房。記者探訪發現,現在的平房已經被改造為茶餐廳。上任伊始,凌道揚就全面規劃了青島的林業管理和發展之路,據學者翟廣順考證,凌道揚設「造林、農事、樹藝、管理4個科」,「還制定了《造林獎勵規則》《水源涵養林規則》《森林警察規則》《森林保護規則》等」,「恢復李村苗圃,栽種苗木,每年植樹節前無償分給鄉民種植;積極推廣獎勵辦法,凡在膠澳商埠區域內的個人或團體造林,均無償提供樹苗、技術指導、森林警察」,「擴大了路邊行道樹種植」「撰寫《中國農業之經濟觀》提出實施移民墾荒政策、舉辦農產品博覽會、造就農業科技人才」……

  凌道揚的一系列理念先進的植樹措施讓青島文史專家魯海非常讚賞,「這在當時可不得了,他建了三處苗圃:嶗山、臺東鎮、李村,李村現在還有,他還在嶗山成立了森林公司」。魯海覺得凌道揚免費發放樹苗的措施激勵作用很大,「1923年,免費發放了13萬7千餘棵樹木,我小時候家裡的院子裡就有三棵樹是領來的樹苗種植的;同年,凌道揚還增加了六十二條馬路行道樹的種植,包括刺槐、法國梧桐等6958株,青島『紅瓦綠樹』的景觀,凌道揚功不可沒」。

  如果說這些在讀者看來還不夠具體的話,那麼凌道揚的另一大貢獻更與市民如今的生活休憩相關了。魯海說,凌道揚重新規劃了青島的公園,將其劃分為第一到第六公園,以及棧橋前園、天后公園、官舍公園、海濱公園、觀海山公園等,並對公園內的職務和功能劃分進行了細化。比如將第一公園(今中山公園)分為6個區域,開闢了小西湖等,使得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閒旅遊去處。  

百年樹人,曾任教私立青大

  從福山支路8號到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步行不過幾百米,尤其從8號上坡到拐角處的78米波螺油子路,滿是城市的歷史印記。這裡,曾經留下凌道揚踽踽而行的身影,手持備課本,踩著行道樹灑下的綠蔭,凌道揚踏上了育人之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凌道揚在青島不到10年,樹木萬株,同樣樹人無數。據翟廣順介紹,1923年9月,凌道揚在嶗山九水庵林場創設了一所林內義務小學,即使離開青島之後,1929年,他還曾致函國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在青島設置林業專門學校,並要求增加小學教科書森林知識內容,以及高等考試中的森林科。

  除了專業的人才,凌道揚受聘於1924年5月創辦的私立青島大學,教授邏輯學,學的是文學和林學,教授的卻是邏輯學,足見凌道揚之博學多才,弟弟凌達揚也來到私立青大教授英語。離開青島後,凌道揚陸續擔任國內多所院校的教授,一生堪稱既樹木又樹人,「桃李春風,瓜瓜綿綿」。

  官員兼教授,凌道揚的收入在當時的青島應該不菲,加上妻子陳英梅在文德女子擔任中學體育教師,兩人的生活可謂愜意舒適。(陳英梅,1913年畢業於美國威爾斯內女子學院體育系,既是我國第一位體育女教師,也是我們早期女子體育的倡導者,1938年7月17日殞命於日本飛機的轟炸;凌道揚後續娶金陵女大體育系教授崔亞蘭。—— 編者注)。1923年7月和1924年12月,凌家的次女凌佩馨和次子凌宏琛分別在青島降生,為這個小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歡樂。鑑於和康有為家的親密關係,在凌佩馨周歲生日這天,康有為還專程送來了一枚戒指。

  家庭美滿,凌道揚事業也同樣全面開花。據《凌宏琛:履行鹽與光的使命》中顯示,凌道揚還擔任基督教青島青年會總幹事,並與上海滋美洋行青島分行經理滋美滿等人發起成立了「萬國體育會」。翟廣順透露,萬國體育總會位於青島亞當斯大廈,下設網球、高爾夫等七八家俱樂部的體育組織,主要從事博彩性質的賽馬。此外,凌道揚還在青島建有酒廠和一座名叫海濱大廈的豪華旅館。

  魯海告訴記者,凌道揚還和自己的學生高秉坊一道買下了日本人星野米藏英文報紙《青島晨報》的資產,創辦了《青島時報》。該報最初分中文版和英文版,英文版名叫《青島泰晤士報》,由凌道揚的弟弟凌達揚任主筆。

  平靜的日子過了幾年,最終於1928年被打破。當年,日本在濟南製造了「五三慘案」,5月10日,青島舉行了大規模的反日示威遊行,搗毀了日本駐青領事館,《青島時報》對此作了報導和評論,緊迫的形式讓凌道揚一家不得不離開了青島。儘管如此,凌道揚一直沒有忘記青島,1929年至1936年之間,全家還會在夏天裡到青島避暑。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凌道揚繼續奮鬥在林業和教育之間,1948年,凌道揚自聯合國糧食農業總署之位上退休定居香港。他仍沒有停歇,在香港參與創建了崇基學院,推動創辦香港中文大學,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並為中西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後凌道揚移居美國,於1993年8月2日病逝於美國,享年105歲。

  又是一個匆匆離去的背影。如果沒有「五三慘案」,就不會有遊行,凌道揚也就不會離開青島,恐怕他會在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一直生活下去,直到終老。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因而也留下了一些遺憾。  

凌道揚規劃的青島公園

  康有為曾經稱凌道揚為「管公園」的,可見公園管理工作在凌道揚的農林事物中是重中之重。那麼,他管理時期,青島的公園有哪些變化?青島市區的公園有哪些劃分?根據島城島城學者、市教科所研究員翟廣順的介紹,以及文史專家魯海為記者勾畫的公園簡圖,可以看出當時青島市公園的大致區域和樹種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公園,即現在的中山公園:在保留原德、日治園景致的基礎上,凌道揚將第一公園分為6個不同的區域。第一區是公園的入口,藉助太平山山溪形成的湖澤命名為「小西湖」,湖中設中國風格的亭榭,曲橋相通,四周垂柳。第二區是湖上遊的溪谷,由赤松、刺槐混合而成。第三區由櫻花大道和遊樂場構成,將日佔時期的熊籠、禽籠進行了維修,奠定了後期動物園的雛形。第四和第五區分別為果園、玉蘭等木本植物區域,第六區則為瀑布密林。實際上,「按經營公園之方法,設計整理而所謂第一公園者,至此始具有一定之規模雲」。(《青島第一公園慨況》,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1924年。)有論者稱:這6個區域在功能上差別較顯,較好地滿足了不同遊客的旨趣。

  除了六大公園,凌道揚還在棧橋兩側、匯泉灣北側、太平角等地擴建樹木,修建休憩設施,形成了除六大公園以外的海濱公園、棧橋前園、市府前園、觀海山公園、觀象山公園等。在文史學者于濤手中,記者看到了當年出版的《青島農林》,從中還可以看到官舍公園,據魯海說公園應該是在迎賓館附近。另外,凌道揚還注重於路口三角綠地的建設,讓青島成為同緯度線地區植物品種最豐富的城市。  

凌康兩家的戒指奇緣

  凌道揚和康有為是廣東老鄉又是鄰居,兩家感情自然深厚。凌道揚為康有為家裡布置花卉,康有為還在凌道揚的次女凌佩馨周歲時,送給了她一枚戒指。這些細節被《凌道揚傳》作者劉中國寫進了博客《康有為先生的戒指》中。青島文史專家魯海告訴記者,兩家的友誼一直在後代間持續,曾在青島上學的康有為女兒康同環,在1980年給魯海的回信中稱,在香港,凌、康兩家也是鄰居,成為世交。

  1923年夏天,康有為由上海來青島旅遊觀光,租住在凌道揚家隔壁的「德國舊提督樓」,深感這裡適宜居住,遂產生了長住青島的念頭,花了一千大洋買下了這座樓房及花園,「截海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樹如薺。莊嚴舊日節樓在,今落吾家可隱棲」。

  次年夏天,康有為和他那位日後被章詒和女士譽為「最後的貴族」的女兒康同璧一家,來青島避暑消夏,並將這座舊樓易名「天遊園」,(康有為六十壽辰的時候,清遜帝溥儀曾送給他一面壽匾,上書「天遊堂」三字),去年的房客今年成了房子的主人。康有為回憶,「管公園」的鄰居同鄉凌道揚,去年就開始「為我布置林木花卉」,如今「天遊園」裡林木葳蕤,花朵盛開,「管公園者」的小女兒馬上就要過周歲了……

  1923年7月24日,中國近代林學泰鬥凌道揚先生的的二千金佩馨出生於青島。1924年7月24日,凌佩馨過周歲那天,父母照例要為她「抓周兒」禮。佩馨「抓周兒」的儀式,是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的。那天上午,住在青島的外婆、舅舅、叔叔都不約而同地循例往賀。為孩子取名「佩馨」的康爺爺也來了,把一枚戒指放到床前陳設的案上,案上已經擺滿了文房四寶、算盤、錢幣、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母親抱來佩馨,令其端坐,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佩馨坐下來,小手一揮,抓起了康爺爺剛剛放在案上的那枚戒指!

  1928年,濟南「五三慘案」發生,《青島時報》陷入漩渦,凌道揚帶著妻子陳英梅和凌佩馨兄弟姐妹四人,匆匆逃離青島,陳英梅的奩盒裡放著康有為送給佩馨的戒指。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大舉侵華。佩馨一家遷往廣州。廣州大轟炸期間,母親把康爺爺送給佩馨的戒指和其他珍貴的東西一起,存放在香港一家銀行的保險柜裡。

  然而,遺憾的是,凌佩馨再也沒有找到那枚珍貴的戒指。

  本文整理自劉中國《康有為先生的戒指——凌佩馨傳》記者 張文豔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相關焦點

  • 成都:今天植樹節 我們該怎麼過?
    除了植樹以外,市民可選擇的過節方式還有很多,購買綠色植物、盆栽,參與網上植樹活動,或是到公園認養一棵樹木,都是很有意義的過節方式,同樣也是傳遞低碳環保生活理念的一種方式。植樹忙:120餘名中小學生種下100餘株紫薇樹苗春光爛漫,借著好天氣,上周周末,來自龍江路小學和成都七中的孩子們來到清水河公園和武侯祠,他們紛紛拿起鐵鏟和水桶,栽下一棵棵充滿希望的小樹苗。通過120餘名中小學生兩天時間的努力,100餘株紫薇樹苗種在清水河公園和武侯祠博物館,為蓉城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讓植樹綠化成為時尚 青島市發布義務植樹倡議書
    在第42個植樹節來臨之際,3月11日,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向全體市民發出了「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的倡議,意在倡導市民從自身做起,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履行法定植樹義務和「認種認養」等創新盡責形式,為青島貢獻一抹綠色。
  • 2015年植樹節是幾月幾日? 植樹節的節日來歷和意義
    2015年植樹節是哪天?據了解,2015年植樹節是3月12日星期四,農曆正月二十二。植 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的以宣傳保護森林,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
  • 植樹節去植樹的朋友圈說說心情短語
    植樹節,祝你美麗快樂、人生精彩!11、三月我們去植樹,千家萬戶齊忙碌,房前屋後全栽樹,不久樹苗芽透露,蜜蜂蝴蝶團團舞,鳥語花香展佳圖。願植樹節大家多多栽樹,綠化家園。12、植樹節到了,種下一棵樹,願你有「樹」不盡的快樂,「樹」不盡的好運,「樹」不盡的鈔票,「樹」不盡的笑容,「樹」不盡的幸福,「樹」不盡的朋友!
  • 2020植樹節朋友圈說說大全 312關於植樹節的心情說說
    植樹節快樂!5.健康如「常青樹」;愛情如「連理樹」;事業如「參天大樹」。植樹節到了,願:好運吉祥非你莫「樹」,幸福開心非你莫「樹」,平安快樂非你莫「樹」!6.種棵快樂樹,愁憂全無樂逍遙;種棵愛情樹,愛情甜蜜浪漫在;種棵搖錢樹,財源滾滾財氣旺;種棵平安樹,健康相伴每一天。植樹節,願你多多種樹,收穫幸福!7.
  • 2020年植樹節適合種什麼樹?適合植樹節種的八大樹種推薦
    今天3月12日,大家都知道在植樹節那天要種樹。那麼植樹節這天種什麼樹比較好呢?適合植樹節這天種的樹如下:1、植樹節適合種的樹——樟樹樟樹所散發出的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吸收能力。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境中會避免患上很多疑難病症。
  • 西藏「兩江四河」綠化工程本月啟動
    今天是全國植樹節。上午,記者來到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艾瑪鄉德慶村,村民們正在當地幹部的帶領下在一片荒地上挖坑、植樹、填土、澆水。「再過幾年,我們今天種下的樹苗將像對面那片樹林一樣,形成規模。」艾瑪鄉鄉長王明福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樹林告訴記者。  「這是我第三年帶領村民植樹,最近幾年每到春天村裡都會種下不少樹。
  • 今年北京市將綠化造林20萬畝 新機場冬奧場館建城市森林
    今天是中國植樹節。隨著氣溫逐漸走高,北京即將進入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記者了解到,位於大興、順義等地的13項綠化造林續建工程已復工,全市將在3月下旬拉開春季大造林帷幕。資料圖 攝:王海燕今年全市將新增綠化造林20萬畝、城市綠地700公頃,使全市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到44.4%,城市綠化率達到48.5%。
  • 植樹節要來了,關於植樹這些知識你未必全知道!
    一、中國植樹節的由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植樹節的由來。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 今日植樹節 應對霧霾吸附PM2.5顆粒物首推針葉樹
    今天是植樹節。該種什麼樹、怎麼種樹,才能在霧霾天氣中最大程度吸納「PM2.5」,發揮樹木「綠肺」功用?  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劉春江教授說,城市森林具有降低顆粒汙染物的良好作用,但不同樹種功能不同。劉春江課題組成員殷杉博士在多年研究中發現,如葉片表面粗糙,表皮毛較豐富,再加上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就可滯留細小顆粒物,甚至將一部分PM2.5吸到葉片氣孔內部。
  • 溼地公園的環境功能與規劃
    記者在溼地公園西堤中段看見,一條約六七米寬、200餘米長的狹長地帶,被人為「開墾」成了一塊塊菜地,「菜園子」裡種上了萵苣、白菜、韭菜等,七八名菜農正埋頭種菜,有的還用糞水澆菜,臭味隨風四處擴散,讓人不禁掩鼻……詳細閱讀青島:膠州少海溼地公園明年現雛形 規劃五大功能區 浩渺的水面、搖曳的蘆葦、金沙碧水、鷺鳥飛翔……4月9日
  • 青島西海岸將建國家級海洋公園 保護活化石文昌魚
    原標題:西海岸建國家級海洋公園   總體規劃獲批 期限為10年將分兩個階段實施 為活化石野生文昌魚等撐起保護傘   記者從青島市黃島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近日,《青島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獲國家海洋局正式批覆,這也是青島市首個獲批的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
  • 青島這處海灘要建「魔方公園」!還有12所學校陸續啟用
    ▲魔方公園效果圖。圖源:青島主城。據項目方介紹,這個魔方公園是沙子口街道新打造的一個時尚綜合體項目,由社會資本聯合街道的三個農村社區共同成立青島流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項目的開發運營。▲建設中的魔方公園。圖源:青島主城。
  • 打造公園城市!悅來國際會展城規劃設計上百個城市公園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通訊員 劉霞記者從悅來投資集團了解到,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展城以打造公園城市為目標,規劃設計上百個城市公園,將悅來國際會展城打造為「百園共生、園城交融」的公園城市會客廳。
  • 植樹節到來 多種樹木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提高人們對森林愛護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中國的植樹節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後代。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植樹造林的好處吧!
  • 伍姓湖溼地公園強化綠化養護
    ▲日前,在永濟市伍姓湖溼地公園,園林綠化工人正冒著炎炎酷暑,給環湖路上、林蔭道旁的花草苗木進行鬆土或除草作業。據悉,伍姓湖因舜帝後裔五大姓氏——虞、姚、陳、胡、田而得名。連日來,該市園林綠化工人積極行動,積極開展溼地公園綠化養護工作,為綠地土壤「舒筋活血」。來源:運城新聞
  • 臨沂小學生植樹節倡議書 愛護樹木從小做起
    春天是生命的開始,眼看植樹節就要到來,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綠,祖國大地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花兒開了,小草綠了,一年一度的3.12 植樹節又沐浴著春風來到了。   植樹節這個為了綠色和環境所設定的節日,讓我們對大自然又多了一份呵護,對綠樹又多了一份關愛。
  • MVRDV讓中國城變戲水池;最新中國綠化報告;輕鬆三連新上線 | 周五...
    這些耐旱的植物明星將在春季的園林綠化工程中廣泛栽種。《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公布,全國造林706.7萬公頃公報顯示,2019年,住建系統完成城市建成區綠地建設219.7萬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37.34%、41.11%,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