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植樹節的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
二、植樹節適合種的樹
1、紫薇
紫薇耐旱、怕澇,喜溫暖潮潤,喜光,喜肥,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氮氣的抗性強,能吸入有害氣體。據測定,每千克葉能吸硫10克,還能吸滯粉塵。因此,它是城市、工礦綠化最理想的樹種,也可作盆景。
2、垂柳
垂柳枝條細長,柔軟下垂,隨風飄舞,姿態優美瀟灑,植於河岸及湖池邊最為理想,柔條依依拂水,別有風致,自古即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樹。亦可用作行道樹、庭蔭樹、固岸護堤樹及平原造林樹種。此外,垂柳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二氧化硫。
3、銀杏
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無病蟲害,不汙染環境,樹幹光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銀杏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範。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
4、樟樹
樟樹所散發出的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吸收能力。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境中會避免患上很多疑難病症。因此,樟樹成為南方許多城市和地區園林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的青睞。
三、植樹要領
植樹要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莫中空、提提苗、踩踏平、澆足水、沉實成。具體做法如下:
1、挖樹坑
挖60釐米-80釐米見方,40釐米-60釐米深的樹坑,將熟土(表層土)與生土(心層土)分別堆放。
2、樹苗下坑
適當調整好縱橫間距,做到橫平豎直。
3、樹苗填土
先將表土填入穴中央約10釐米-15釐米後,讓苗木根系舒展,再繼續填土至根系完全蓋住時,用手輕輕提苗,把苗扶正,用腳踏實,然後每填20釐米土,踩實一次,填土要略高於原土痕。然後,在靠原土痕外緣用土圍起一圈土埂(高約20釐米-30釐米,預防澆水時外流)。回填時先填熟土,後填生土,石塊不能回填。
4、樹苗澆水
澆滿樹盤(土埂)內的水之後,待水略幹,再覆10釐米-20釐米厚的土堆或雜草減少蒸發。
四、其他小科普
1、一棵樹的生態價值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了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
■ 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 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
■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