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0年3月1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低碳經濟是2010年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植樹固碳則是較有效的固碳減排方式。在目前日益惡化的全球生態環境下,林木的碳匯功能正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與重視。親手栽種一棵樹,就能為固碳減排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Photo: http://www.prnasia.com/sa/2010/03/16/20100316150439.jpg )
2010年3月12日植樹節,中林聯合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攜手上海綠洲生態保護交流中心(綠洲公益),發起「植樹固碳,綠色減排」公益活動。這是中林聯合綠色公益行系列活動之一。此次活動在上海青浦區水源保護地舉行,是中林聯合與綠洲公益繼上海科技館溼地清除外來入侵物種活動後再度聯手。作為從事綠色能源開發的環保型企業,中林聯合自覺承擔起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全球的生態環境。
-- 中林聯合綠色公益行 倡導「植樹固碳」理念
「植樹固碳,綠色減排」公益活動,吸引了眾多環保人士的熱情參與,包括中林聯合員工及客戶代表、上海綠洲公益項目官員,以及環保志願者等各界人士,大家滿懷激情,迎接中國第32個植樹節 -- 與大樹在一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親手栽種一棵樹,淨化一片天空,實踐低碳生活理念,讓人們進一步了解植樹固碳的意義與低碳經濟的含義,引起更多人對全球生態環境及氣候變化的關注。
活動參與者首先參觀了大蓮湖溼地生態保護修復點。綠洲公益組織的專家介紹:總面積4.6平方公裡的大蓮湖區域是上海市較大的水源地 -- 澱山湖的「樞紐通道」,正在開展溼地生態修復工程,以保護黃浦江水源,改善上海居民用水質量。大家進一步了解到,溼地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其固碳的特性,如果溼地遭到破壞,溼地固定碳的功能將大大減弱或消失,溼地將由「碳匯」變成「碳源」,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對溼地生態保護有了新的認識:愛護溼地不僅是保護我們的水源地,也是保持地球的碳平衡。
大蓮湖溼地有著成片的池杉林,池杉高大挺直,玉立池面,根部膨大形成呼吸根,形成天然的魔幻般的水上景觀,令人讚嘆流連。這裡不久將建成溼地公園並在兩年後開放。
-- 親身參加植樹行動 全民參與綠色公益
植樹活動開始前,上海綠洲公益組織的專家進行了專題知識講座,內容包括植樹節的來歷、森林保護的歷史、天然林的生態價值、如何科學植樹等。通過學習,大家加深了對森林資源的認識。森林能夠大量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目前最簡單易行、低成本的固碳方式,是改善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
植樹活動在興奮與期待中開始了,大家奔向植樹區,拿起工具,通力協作,分組比拼。按照專家講授的植樹知識,確定好行、株距和挖坑點,迅速地挖坑,坑的徑、深與苗根土球的大小匹配,並把表土和心土分開。有人負責把樹苗扶正,有人負責填土。樹苗栽好後,立即淋足定根水。為避免雨水過多,大家將靠近樹幹部分的土堆得稍高一些,從內到外形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於排水。大家秉持合作精神,把樹苗栽得又快又好。
「我們之前與許多企業合作舉行過植樹活動,中林聯合的植樹速度是較快較好的,令人佩服。」綠洲公益的項目官員由衷地讚嘆。
栽種好的樹苗掛上了「中林聯合」的標牌,在明媚的陽光下舒展著秀美的身姿,與周圍大片的林地形成一派生機盎然、充滿希冀的春景。
「今天是我第一次植樹,通過親身勞動,我感受到『固碳』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拿出一點時間和精力,親手種一棵綠樹,就可以消除一部分個人碳足跡。節能減排其實就在你我身邊。」中林聯合的員工孫毅深有感觸。
「通過親自植樹,抵消碳排,我體驗到企業從事的事業十分偉大。中林聯合通過大規模營林造林,實際上就是營建陸地較大的碳庫,這對中國實現減排承諾,及至維護全球生態平衡意義非凡。」中林聯合的員工李和平富有激情地說。
「植樹固碳,綠色減排」活動是短暫而快樂的,而固碳減排是長期的,艱巨的工程,需要每一個地球公民的參與。對於沒有機會親身參與植樹造林的人來講,以低碳生活的方式,較大限度地清除自己的碳足跡是力所能及的、簡單可行的,也是最有意義的。
公益環保任重而道遠,中林聯合將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讓綠色公益行的腳步走得更廣闊更深遠。號召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綠色減排事業中來,引導所有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實踐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