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生物膜或「泥」,塗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碳電極上,也作為細菌的飼料,它們產生的電子傳遞到電極,就會產生電力。
這種細菌通常見於地球上空30公裡處,已證實可以高效發電。
同溫層芽孢桿菌(Bacillusstratosphericus)這種微生物,通常呈現高濃度,見於地球平流層軌道的衛星中,這是一個重要菌種,可製成新的「超級」生物膜,設計者是一組科學家,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
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有機化合物直接轉換成電能,這需要催化氧化。
他們隔離出75種不同種類的細菌,這些細菌都來自英國康特裡•達勒姆(CountryDurham)威爾河口(WearEstuary),研究小組測試了可以發電的每種細菌,測試使用的是微生物燃料電池(MFC:MicrobialFuelCell)。
他們選擇最好的細菌品種,進行一種微生物的「挑選和混合」,這樣,他們就能夠創造出一種人造生物膜,可以雙倍提高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力輸出,從每立方米105瓦提高到每立方米200瓦。
雖然還比較低,但是,這也可提供足夠電力,可以使用電燈,而且可以提供急需的電源,用於世界上沒有通電的地方。
在這些超級細菌中,有同溫層芽孢桿菌,這種微生物通常見於大氣層,但也會落到地面,這是因為大氣循環過程,這種微生物研究人員也分離出來了,是來自威爾河(RiverWear)河床。
他們的研究成果2月21日已發表,就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ChemicalSociety)《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上,題為《提高電力生產採用重組人工菌團河口細菌培育為生物膜》(EnhancedElectricityProductionbyUseofReconstitutedArtificialConsortiaofEstuarineBacteriaGrownasBio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