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再現!真空自由落體實驗

2021-01-19 中科院物理所

▲點擊圖片了解「科學三分鐘」大賽詳情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它難以重現。有句話說得好:總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但有這麼一群人,卻因為「經典」難以重現,開始懷疑起人生來。


上周日《加油!向未來》在全國唯一的6米高透明真空管裡,將一根羽毛與一個不鏽鋼球從同樣的高度同時釋放,兩者在高速攝像機和無數雙觀眾眼睛的見證下,同時落地。曾經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同一高度釋放了一根羽毛和一把鐵榔頭,也是幾乎同時落地。這一清晰明白又神秘的景象在電視上用儀器呈現出來,固然讓人激動,但鮮有人知道實驗準備過程的艱辛和「自由落體實驗」的意義。


撒貝寧(右)和尼格買提(左)


節目中總高6.8米的真空落塔,大部件達到了兩三百公斤。而組裝的誤差限制是以毫米計的。如果管上各種接口處有一個比頭髮絲還細的縫隙,所有的辛苦都將付之東流。組裝完成後,實驗驗證團隊都帶著輕鬆的心態去測試,結果卻傻眼了。


實驗儀器


「經典」重現不出來了。


這個經典,指的正是伽利略具有奠基現代物理學意義的「落體實驗」。他的卓越之處不止在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的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


他讓一個銅球從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滾下,做了上百次的實驗,由此證明了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換用不同質量的小球重複上述實驗,位移跟所用時間的平方的比值仍不變,這說明不同質量的小球沿同一傾角的斜面所做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是相同的。


伽利略將上述結果做了合理的外推,把結論外推到斜面傾角增大到90°的情況,這時小球將自由下落,成為自由落體伽利略認為,這時小球仍然會保持勻變速運動的性質。


不過,用外推法得出的結論,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現代物理研究中也常用外推法,但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結論都要經過實驗的驗證才能得到承認。


回到節目中的真空落塔實驗驗證階段。讓各位懷疑人生的事情就是:真空管中的羽毛和不鏽鋼球下落不一樣快。


而且是肉眼可見的明顯不同步。實驗驗證團隊最終找到原因,原來為了把不鏽鋼球和羽毛吸在電磁鐵上,我們需要把羽毛和不鏽鋼球分別掛在一個小銜鐵上,然後把銜鐵吸在電磁鐵上。考慮到羽毛質量很小,為了減小影響,固定羽毛用的小銜鐵比固定鐵球用的小得多。可這個銜鐵是普通的鐵(鐵磁質)而不是純鐵(順磁質),在電磁鐵斷電,磁性消失時,鐵塊內的剩磁小的吸力,不鏽鋼球較重能夠迅速脫離電磁鐵,而羽毛很輕,脫離的就要慢一點。


反覆研究實驗,最終還是換回了響應最快的電磁鐵方案,在此基礎上把銜鐵統一改成較重的純鐵塊。為了避免銜鐵下墜對羽毛的幹擾,不再把羽毛和鐵球固定在銜鐵上,而是把銜鐵用繩子吊在電磁鐵架子上,拴著羽毛和球的線掛在銜鐵上,而懸掛的位置則選在距離銜鐵邊緣1毫米左右的地方,最終才實現了幾乎同步釋放的完美呈現。


當然,在實驗中總會存在誤差,所以不存在絕對的「同時」。現場科學顧問提出的另外一個難以控制的因素就是羽毛。羽毛的形狀讓它很難被垂直釋放。但是這個實驗證明了在同樣的重力場中,不同重量的物體,是用相同方式下落的;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同源的、是統一的。


中科院物理所 曹則賢研究員


而物體是加速下落這一規律,正是通過生活中的觀察得來的。曾經有人觀察屋簷下的滴水,他發現屋簷下的滴水在一開始是連續的,快到底下的時候,分成一滴一滴的雨,而且是越往下雨滴之間的距離越遠。這時候一個重要的概念被提出了:下落過程中是一個加速過程。


而重現這個經典實驗的另一意義所在,便是致敬伽利略開創的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將抽象思維、數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這種方法對於後來的科學研究具有重大的啟蒙作用,至今仍不失為重要的科學方法之一。《加油!向未來》的現場選手也得到了友情提示:真正的科學實驗不能脫離理論存在。



編輯:山寺小沙彌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當理科生真玩起段子,也就沒文科生什麼事了

2. 物理所小編的心情不好,一個字也不想說,所以今天的頭條就這樣吧……

3. 宇宙是唯一的嗎?

4. 風扇為什麼逆時針旋轉?

5. 為什麼用攝像頭拍電視屏幕會出現條紋?

6. 為改變人類獻身的科研人,其實都在無償為一個暴利行業打工?

7. 是什麼讓比爾蓋茨、霍金都在恐懼?| SciFM Vol.14

8. 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上)

9. 人紅是非多,霍金這些年都為哪些謠言「背過鍋」?

10. 宇宙災難能毀滅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嗎?

點此查看以往全部熱門文章

相關焦點

  • 科學史上偉大的實驗:自由落體實驗
    他在比薩斜塔上當眾實驗,扔下了一重一輕兩個球。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兩個球同時落地。千年的教條被推翻了,一條新的科學定律——自由落體運動定律——被發現了。但是你知道伽利略是如何證明的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對自由落體的結論是:重的物體下落速度比輕的物體下落速度快
  • 高考物理實驗:自由落體運動實驗探究
    高考物理實驗:自由落體運動實驗探究 2012-10-17 16:1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孫武民
  • 十大經典物理實驗 | 比薩斜塔的自由落體實驗
    他首先為自然科學創立了兩個研究法則:觀察實驗和量化方法,創立了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真實實驗和理想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從而創造了和以往不同的近代科學研究方法,使近代物理學從此走上了以實驗精確觀測為基礎的道路。愛因斯坦高度評價道:「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自由落體定律
    當物體受到重力作用,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古希臘的學者們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它們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 高中物理說課稿:《自由落體運動》
    推薦信息: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成績查詢 考試試題及答案 複習資料一、說教材「自由落體運動教材的思想體系是:(1) 通過毛線管(牛頓管)實驗,證明在無阻力情況下物體下落快慢相同,並觀察其軌跡是直線。(2) 利用教材的閃光照片和數據表以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方法,確定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的。(3) 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給出常用值。
  •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
    《自由落體》節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節,本章是在之前運動基礎上的補充,自由落體是一種特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本節課主要講解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和特點以及公式,為接下來研究特殊的運動打下鋪墊,在整個高中課程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學情分析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任務。
  • 《自由毀滅和自由落體: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思想實驗的論證》
    並且我們從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中發現了兩個有趣的推論:一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落體定律」做自由落體運動。二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毀滅定律」做自由毀滅運動。這樣的發現對於「霍金黑洞熱力學理論」來說是一個巨大貢獻。1974年,霍金髮現了黑洞的自發蒸發現象一一霍金輻射,並根據「黑洞無毛定理和黑洞奇點定理」提出了「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
  • 排名第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他首先為自然科學創立了兩個研究法則:觀察實驗和量化方法,創立了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真實實驗和理想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從而創造了和以往不同的近代科學研究方法,使近代物理學從此走上了以實驗精確觀測為基礎的道路。愛因斯坦高度評價道:「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原標題: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400多年前,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理論並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對等效原理進行了當時最精確的實驗測試。現在,這種自由落體理論首次在太空獲得驗證。
  • 把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搬到月球重做,結果……
    我們來說說存疑最多,受眾最廣,最為有名的「自由落體」定律——不同質量的物體,在相同的高度,同時下落,最終會同時落地——根據實際的生活經驗,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到底它是真理還是偽理?為了證明,科學家們把這個試驗搬到了太空重演了一次。月球重演自由落體試驗我們都知道,不受任何阻力,只受重力作用影響而降落的物體,叫「自由落體」。
  • 自由落體由常識引起的悖論
    他在書中設想,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是勻速變化的。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物體下落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它下落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物體下落的加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也與物體的質量無關。為了徹底改變亞裡斯多德的錯誤所形成的影響,伽利略特意在比薩斜塔上當眾用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做了一次實驗,結果讓所有在場的人大吃一驚,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 【景國十大最美物理實驗】之「小環自由落體實驗」
    毫無疑問,這是十個實驗中最簡單的一個,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個。據傳,這一實驗,乃是天子受一奇女子啟發,為紀念那名女子,景國科學院將此實驗命名為「小環自由落體實驗」。這一實驗,啟蒙了當時還是寧王世子身份的李軒的科學思想。其登基後,大力推進科學院建設,並提出振聾發聵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影響了幾代人。
  • 《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程中,要以知識與技能為中心,滲透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將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之中,因此,本節的課程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知識與技能: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能夠計算自由落體加速。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由落體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伽利略這個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對運動的錯誤理解,科學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兩個真空管,鋼球與羽毛同時下墜,同時落地,引來觀眾的驚呼。,兩個自由落體的初始位置一樣,初始速度都為0,加速度又都是g,那肯定是同時落地的。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阿波羅15號指揮官大衛·斯哥特在月球做自由落體實驗在一些科學類的綜藝節目上,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兩個真空管,鋼球與羽毛同時下墜,同時落地,引來觀眾的驚呼。既然四百年前,伽利略已經做了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證明了運動與質量無關。
  • 【試講示範】高中物理試講答辯——《自由落體運動》試講稿答辯
    它們同時落地了,從這些實驗現象中,可以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對,可以看出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重量是無關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現象一般是重物比輕物下落快呢?是因為有空氣阻力。假如在沒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物體下落情況又會是怎樣的呢?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如何幫助學生做好自由落體的建模?
    自由落體運動是學生在高中遇到的第一個與實際現象緊密聯繫的理想過程模型。首先,生活經驗告訴學生,重的物體下落較快,這不利於學生對於該過程本質規律的理解。其次,學生還沒有從受力角度分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而是容易把重的物體下落較快看成物體的固有屬性之一加以認識。
  • 如果物體從足夠高的地方自由落體,它的速度會超過光速嗎?
    如果物體從足夠高的地方自由落體,它的速度會超過光速嗎?宇宙當中最快的速度是什麼?相信許多人都能夠給出答案——那就是真空中的光速。真空中的光速也是我們人類在三維的宇宙空間當中,目前為止能夠探測到的最快的速度,也是人類科學的一個瓶頸。
  • 為何自由落體符合廣義相對論
    自由落體和最大原時自由落體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背後的原理卻不顯而易見。我們常常用「重力」對其解釋,但是這還只是在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範疇中。廣義相對論的某些預測與經典物理學的預測有很大不同,特別是關於時間的流逝,空間的幾何形狀,自由落體的運動以及光的傳播。這樣的差異的示例包括引力時間膨脹,引力透鏡,光的引力紅移和引力時間延遲。迄今為止,在所有觀測和實驗中都證實了相對論相對於經典物理學的預測。儘管廣義相對論不是唯一的相對論引力理論,但它是與實驗數據相一致的最簡單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