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2020-11-24 人民網

原標題: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400多年前,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理論並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對等效原理進行了當時最精確的實驗測試。現在,這種自由落體理論首次在太空獲得驗證。據《科學》雜誌官網28日報導,法國「顯微鏡」衛星試驗組證明,該衛星上的兩個物體在經歷1500多次繞地旋轉後,加速度一直保持相同,從而以10-14這一目前最高精度完成了對自由落體理論的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的基本含義認為,引力場中不同質量與材料的所有物體,都具有同樣的加速度。16世紀伽利略進行了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他將100磅重和1磅重的兩個不同鐵球同時從斜塔塔頂拋下,結果輕重不同的兩個鐵球幾乎同時落到地上。此後的幾百年,物理學家們設計各種不同的實驗,希望能找到違反等效原理的證據,即不同質量的物體自由下落時加速度會存在差異,這樣就意味著還存在引力之外的另一種自然作用力,從而可以解釋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但這些「找茬」性實驗並沒有成功,反而以越來越高的精度驗證了等效原理。

  耗資2億歐元的「顯微鏡」衛星,由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研製並於2016年發射。其上攜帶兩個直徑幾釐米的小圓柱形物體,一個用金屬鈦製成,另一個用鉑銠合金製成,當其在地球軌道上旋轉運動時,兩個圓柱體不斷自由下落。衛星上監控兩個圓柱體的電極如果出現電壓差異,則表明其中一個圓柱體比另一個下落得更快,可作為背離等效原理的信號。

  但衛星研究團隊在繞軌運動1500次後也沒有發現這種差異性信號。他們在太空以10-14的精度進行的自由落體實驗,比地面最靈敏實驗的精度還要高出10倍。研究人員表示,到明年實驗結束之前,他們還會繼續進行900次太空自由落體實驗,到時精度可以提高到10-15。

  目前計劃中的高精度實驗包括義大利「伽利略」衛星實驗以及史丹福大學科學家提出的低溫低噪音衛星實驗,分別將精度設計目標推進到10-17和10-18。

  總編輯圈點

  任何違反愛因斯坦等效原理的發現,都將開闢新的物理學領域。此次,科學家又失望了——即便精度比迄今地球上進行的實驗高出10倍,但仍然毫無所獲。然而,純粹的理論或假設的驗證過程就是這樣,有時你越想接近真相,最終得到的結論,就越有很可能背道而馳,讓你陷入無法自拔之境。「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不,人類不會放棄,他們會捋順邏輯、反覆論證乃至調整思路……總之,在靠近真理的路上狂奔不息!

(責編:張歌、曹昆)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把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搬到月球重做,結果……
    為了證明,科學家們把這個試驗搬到了太空重演了一次。月球重演自由落體試驗我們都知道,不受任何阻力,只受重力作用影響而降落的物體,叫「自由落體」。以前亞里斯多德認為,不同質量的自由落體,重的會先到達地面,即落體的速度同它的質量成正比。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自由落體由常識引起的悖論
    亞里斯多德對自由落體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斯多德,他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影響了其後兩千多年的人。直到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 排名第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
    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者,是科學史上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
  • 中國科學家拋原子 為證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錯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是伽利略像。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港媒稱,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於1589年在比薩斜塔上進行自由落體實驗,因此提出自由落體定律。同時,王謹教授還表示,伽利略若泉下有知必定會感到安慰,因為他提出的自由落體定律在四百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成立,至少目前如此。報導稱,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編匯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最新一期刊登文章,詳細解釋了這個實驗的結果。
  • 科學家證明:相對論「自由落體普適性」正確!
    來自一項國際科學家合作研究記錄了迄今為止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基石之一「自由落體普適性」的最準確確認。這項新的研究表明,該理論適用於中子星等強大引力天體。使用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可以非常準確地觀測到脈衝星(一種中子星)產生的信號,並測試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對這些極端天體的有效性。
  • 自由落體定律
    當物體受到重力作用,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古希臘的學者們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它們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 天體物理學家對恆星「墜落」研究,證實了「自由落體的普遍性」
    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在不存在空氣阻力的理想狀態下,只受重力作用的均勻加速度運動過程。比如在地球上相同位置與相同高度,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相同(均為g),與質量大小無關。16世紀伽利略在義大利進行了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他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比薩斜塔的頂部掉落,以驗證它們是否同時到達地面。
  • 科學家再次證明:相對論「自由落體普遍性」是正確的
    「自由落體理論」是伽利略在其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中所提出,他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比薩斜塔的頂部推落,以驗證它們是否同時到達地面。因而發現自由落體原理的普遍性,這一原則解釋自由落體中的所有物體都以相同的速度加速,不管它們的質量如何。這個原理也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
  •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自由落體」,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教材分析教材是聯繫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紐帶。
  • 真空自由落體實驗
    這一清晰明白又神秘的景象在電視上用儀器呈現出來,固然讓人激動,但鮮有人知道實驗準備過程的艱辛和「自由落體實驗」的意義。這個經典,指的正是伽利略具有奠基現代物理學意義的「落體實驗」。他的卓越之處不止在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的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他讓一個銅球從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滾下,做了上百次的實驗,由此證明了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 科學史上偉大的實驗:自由落體實驗
    但是年輕的伽利略(1564~1642)不信這個邪。他在比薩斜塔上當眾實驗,扔下了一重一輕兩個球。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兩個球同時落地。千年的教條被推翻了,一條新的科學定律——自由落體運動定律——被發現了。但是你知道伽利略是如何證明的嗎?
  • 自由落體普適性通過迄今最嚴格測試
    自由落體普適性通過迄今最嚴格測試 2018-07-07 01:42:05
  • 高考物理實驗:自由落體運動實驗探究
    高考物理實驗:自由落體運動實驗探究 2012-10-17 16:1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孫武民
  • 4個伽利略的事實,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
    1.伽利略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鐵球實驗」1971年8月2日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重現伽利略物體自由下落實驗,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是他在比薩斜塔上用兩個鐵球進行自由落體的著名實驗,該實驗證明物品的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並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在念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從課本得知,伽利略從著名的比薩斜塔,扔下了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伽利略這個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對運動的錯誤理解,科學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在念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從課本得知,伽利略從著名的比薩斜塔,扔下了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伽利略這個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對運動的錯誤理解,科學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
  • 自由落體定律是如何被發現的
    自由落體定律的發現 落體問題,人們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的學說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說,十公斤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體快十倍。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真實性存疑:科學故事非事實
    新浪科技訊 8月5日消息,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十大科學實驗之一的「自由落體」實驗,在大眾認知裡普遍與伽利略
  • 帶你認識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原來比薩斜塔一直是謠傳
    厲害的伽利略就這樣,僅通過推理就把亞里斯多德立足近2000年的真理給推翻了,那麼亞里斯多德為什麼錯了呢?就好像將手中落下的石塊,掉到地上的蘋果,這些我們平時再熟悉不過的現象叫落體運動,當一個物體下落時,會有兩個力,一個是向下重力,一個是向上的阻力。阻力當然不是重力的對手,但是阻力總想要和重力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