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400多年前,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理論並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對等效原理進行了當時最精確的實驗測試。現在,這種自由落體理論首次在太空獲得驗證。據《科學》雜誌官網28日報導,法國「顯微鏡」衛星試驗組證明,該衛星上的兩個物體在經歷1500多次繞地旋轉後,加速度一直保持相同,從而以10-14這一目前最高精度完成了對自由落體理論的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的基本含義認為,引力場中不同質量與材料的所有物體,都具有同樣的加速度。16世紀伽利略進行了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他將100磅重和1磅重的兩個不同鐵球同時從斜塔塔頂拋下,結果輕重不同的兩個鐵球幾乎同時落到地上。此後的幾百年,物理學家們設計各種不同的實驗,希望能找到違反等效原理的證據,即不同質量的物體自由下落時加速度會存在差異,這樣就意味著還存在引力之外的另一種自然作用力,從而可以解釋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但這些「找茬」性實驗並沒有成功,反而以越來越高的精度驗證了等效原理。
耗資2億歐元的「顯微鏡」衛星,由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研製並於2016年發射。其上攜帶兩個直徑幾釐米的小圓柱形物體,一個用金屬鈦製成,另一個用鉑銠合金製成,當其在地球軌道上旋轉運動時,兩個圓柱體不斷自由下落。衛星上監控兩個圓柱體的電極如果出現電壓差異,則表明其中一個圓柱體比另一個下落得更快,可作為背離等效原理的信號。
但衛星研究團隊在繞軌運動1500次後也沒有發現這種差異性信號。他們在太空以10-14的精度進行的自由落體實驗,比地面最靈敏實驗的精度還要高出10倍。研究人員表示,到明年實驗結束之前,他們還會繼續進行900次太空自由落體實驗,到時精度可以提高到10-15。
目前計劃中的高精度實驗包括義大利「伽利略」衛星實驗以及史丹福大學科學家提出的低溫低噪音衛星實驗,分別將精度設計目標推進到10-17和10-18。
總編輯圈點
任何違反愛因斯坦等效原理的發現,都將開闢新的物理學領域。此次,科學家又失望了——即便精度比迄今地球上進行的實驗高出10倍,但仍然毫無所獲。然而,純粹的理論或假設的驗證過程就是這樣,有時你越想接近真相,最終得到的結論,就越有很可能背道而馳,讓你陷入無法自拔之境。「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不,人類不會放棄,他們會捋順邏輯、反覆論證乃至調整思路……總之,在靠近真理的路上狂奔不息!
(責編:張歌、曹昆)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