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家對恆星「墜落」研究,證實了「自由落體的普遍性」

2021-01-17 量子認知

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在不存在空氣阻力的理想狀態下,只受重力作用的均勻加速度運動過程。比如在地球上相同位置與相同高度,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相同(均為g),與質量大小無關。

16世紀伽利略在義大利進行了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他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比薩斜塔的頂部掉落,以驗證它們是否同時到達地面。

數百年來,物理學家進行了眾多實驗對自由落體原理進行驗證。1971年,執行阿波羅15號登月任務的太空人大衛·斯科特在月球上當著電視攝像機的面,將錘子和羽毛同時落下,錘子和羽毛同時掉到了月球表面。他喊道:「伽利略先生是正確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自由落體原理的普遍性指出,兩個落在引力場中的物體不受其組成的影響而受到相同的加速度。伽利略首次在地球上證明了這一點,太空人在月球上的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自由落體的普遍性原理是物理學的基石,也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石之一。最近,天體物理學家們對恆星三重系統中脈衝星軌道運動引起的自由落體的研究,證明了自由落體原理的普遍性是正確的。這是迄今為止最準確的確認。該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自然雜誌》和最近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

這項研究表明,自由落體的普遍性原理也適用於中子星等強烈自重的物體。通過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可以非常精確地觀察脈衝星產生的信號,並測試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對這些極端物體的有效性。特別是,研究小組分析了位於法國索隆市中心的Nanay大型射電望遠鏡記錄的名為「 PSR J0337 + 1715」脈衝星的信號。

脈衝星J0337 + 1715是一顆中子星,它是一顆恆星,其質量是太陽的質量的1.44倍,後者坍塌成直徑僅為25 km的球體,顯示它繞著兩個白矮星及其弱得多的引力場運行。

研究人員說:「脈衝星發出一束無線電波,它掃過整個空間。每轉一圈都會產生一道無線電波,並由Nanay的射電望遠鏡高精度記錄。隨著脈衝星在其軌道上的移動,到達地球的光的時間發生了變化,正是這些精確的測量和數學建模(精確到納秒級)可以讓科學家以極高的精度推斷出恆星的運動。

「最重要的是,該系統的獨特配置類似於地球-月亮-太陽系統,並存在第二個伴星(起著太陽的作用),另外兩個恆星也向該伴星「墜落」(軌道)猶如恆星版本的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兩個組成不同的物體在第三個重力場中以相同的加速度墜落。」

由曼徹斯特大學、巴黎天文臺、PSL、法國CNRS和LPC2E(法國奧爾良)以及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的合作團隊記錄了這些測量值。脈衝星圍繞兩顆白矮星運行,其中一顆僅在1.6天之內就圍繞脈衝星運行,其距離脈衝星的距離約為水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10倍。這個雙星系統有點像太陽系中的地球和月球,它繞著第三顆恆星運行,這是一顆佔太陽質量40%的白矮星,其位置比將地球-月亮系統與太陽分開的距離略遠。

在太陽系中,如自由落體的普遍性所預言的那樣,月球雷射測距實驗允許驗證月球和地球都受到太陽重力場的同樣影響(軌道運動是自由落體的形式)。但是,僅對於強自引力的物體(例如中子星),可能會發生一些與普遍性的偏差,即由於著名的愛因斯坦關係E = mc2,其質量明顯由其自身的引力組成的物體。該小組進行的新的脈衝星實驗填補了太陽系測試遺留下的空白。

研究小組證明,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相比,脈衝星的極端引力場相差不超過百萬分之1.8(置信度為95%)。這個結果是最準確的確認,即使存在質量主要取決於其自身重力場的物體,自由落體的普遍性也是有效的,從而進一步支持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參考:1. Universality of free fall from the orbital motion of a pulsar in a stellar triple system. Nature. 20182. An improved test of the strong equivalence principle with the pulsar in a triple star system.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2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再次證明:相對論「自由落體普遍性」是正確的
    「自由落體普遍性」的最準確的證實。 「自由落體理論」是伽利略在其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中所提出,他將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比薩斜塔的頂部推落,以驗證它們是否同時到達地面。因而發現自由落體原理的普遍性,這一原則解釋自由落體中的所有物體都以相同的速度加速,不管它們的質量如何。這個原理也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
  • 科學家證明:相對論「自由落體普適性」正確!
    來自一項國際科學家合作研究記錄了迄今為止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基石之一「自由落體普適性」的最準確確認。這項新的研究表明,該理論適用於中子星等強大引力天體。使用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可以非常準確地觀測到脈衝星(一種中子星)產生的信號,並測試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對這些極端天體的有效性。
  • 脈衝星證明愛因斯坦想法 自由落體的感覺就像您遇到重力不足一樣
    得益於國際研究人員團隊,迄今為止,它已經在最強大的條件下得到了證明。通過精確跟蹤脈衝星的運動,研究小組證明了引力使中子星和白矮星以相等的加速度墜落。這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測,即自由落體可以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準確模擬零重力條件。他們的研究,最近出現在雜誌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由紀堯姆·瓦贊博士領導。曼徹斯特大學Jodrell Bank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
  • 中國科學家拋原子 為證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錯了
    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港媒稱,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於1589年在比薩斜塔上進行自由落體實驗,因此提出自由落體定律。現在,內地科學家把伽利略所做的推到另一個層次,令實驗結果出現前所未有的準確性。
  • 揭秘:星球之間旋轉其實是在做自由落體運動?
    就以我們銀河係為例,銀河系具有數以億計的恆星,可是他們並不雜亂,如果你能遠離銀河系,就會發現他們以規矩的形狀,環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在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旋轉中的黑洞,它的能量足以彎曲幾十萬光年以外的是空,這就是數以億計的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原因。
  • 人從萬米高空自由落體墜落時,還能倖存嗎?有人就創造了奇蹟
    人從10000米也就是10公裡的高度自由墜落,而又沒有降落傘,我想大多說人都會認為這肯定是必死無疑了。然而到目前為止,還真有一個人從這個高度自由落體,最後卻生還下來。1972年1月26日,J.A.T.航空公司367航班發生爆炸,造成了一起嚴重的空難事故。
  • 《自由毀滅和自由落體: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思想實驗的論證》
    並且我們從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中發現了兩個有趣的推論:一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落體定律」做自由落體運動。二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毀滅定律」做自由毀滅運動。這樣的發現對於「霍金黑洞熱力學理論」來說是一個巨大貢獻。1974年,霍金髮現了黑洞的自發蒸發現象一一霍金輻射,並根據「黑洞無毛定理和黑洞奇點定理」提出了「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
  • 為何自由落體符合廣義相對論
    自由落體和最大原時自由落體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背後的原理卻不顯而易見。我們常常用「重力」對其解釋,但是這還只是在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範疇中。廣義相對論的某些預測與經典物理學的預測有很大不同,特別是關於時間的流逝,空間的幾何形狀,自由落體的運動以及光的傳播。這樣的差異的示例包括引力時間膨脹,引力透鏡,光的引力紅移和引力時間延遲。迄今為止,在所有觀測和實驗中都證實了相對論相對於經典物理學的預測。儘管廣義相對論不是唯一的相對論引力理論,但它是與實驗數據相一致的最簡單的理論。
  • 物理界極具影響力,有著定義恆星形態的先驅,天體物理學家錢德拉
    在美國宇航局網頁上,「致天體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他『被世人稱為錢德拉』,該詞在梵語中意為『月亮』或『發光的』」。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於1910年10月19日出生於巴基斯坦拉合爾,當時屬於英屬印度。
  • 自由落體由常識引起的悖論
    亞里斯多德對自由落體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斯多德,他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影響了其後兩千多年的人。直到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體運動》教案二
    二.前期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1》(必修)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中第五節的內容。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要知道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還要理解自由落體加速度,並且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還能運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會理想化研究方法的重要意義,經歷探究物體運動的過程,熟悉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步驟。
  • 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原標題: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400多年前,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理論並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對等效原理進行了當時最精確的實驗測試。現在,這種自由落體理論首次在太空獲得驗證。
  • 展覽預告|自由落體
    wed-sun 14:00pm - 21:00pm 地址/Address:上海市長寧區昭化路518弄4號102地下室B1, No.4, 518 Zhaohua Road, Shanghai 在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我們甚至無力分辨失重漂浮與自由落體的區別
  • 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正確性,天體物理學家觀測到恆星拖曳時空
    根據一篇新的論文,科學家們觀察到一顆旋轉的恆星拖著時空。天體物理學家說,該事件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是正確行。圖註:該插圖是位於澳大利亞的帕克電波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觀測到的脈衝星白矮星雙星系統。
  •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的探究提高,專題提高
    自由落體加速度  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方向,豎直向下。  精確實驗發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正確反映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圖象是(g取10m/s2)
  • 利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天體物理學家計算多少恆星會向黑洞碰撞
    現在,一個有前途的新研究開發的一個範德比爾特的天體物理學家可能給我們一個方法尋找可用的數量星星在宇宙的歷史,作為二進位黑洞碰撞。的 研究 ,這是發表在 《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 2020年1月31日, 將幫助未來的科學家解釋恆星的潛在人口和測試所有碰撞的理論形成黑洞在宇宙的歷史。
  • 《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
    首先談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本節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5節,主要內容有自由落體的概念和自由落體加速度,是對前面所學勻加速直線運動等知識的鞏固與加深學習,也是對後續所學平拋運動等知識的鋪墊,是物理學中的基礎,需要學生準確把握。
  • 鮑姆加特納空中一跳 自由落體3.65萬米(組圖)
    當日,奧地利極限運動家費利克斯·鮑姆加特納完成一項壯舉,從近4萬米高空自由墜落,突破音速,最終安全跳傘著陸。 新華社/法新新華網休斯敦10月14日電(記者 張永興)奧地利男子費利克斯·鮑姆加特14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羅斯韋爾地區成功完成高空極限跳傘,從3.65萬米高度起自由落體,創下紀錄;時速達到約1342公裡,成為不乘坐噴氣式飛機或航天飛行器而超音速飛行的世界第一人。
  • 自由落體定律
    當物體受到重力作用,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古希臘的學者們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它們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 天體物理學家發現銀河系與另一個星系相撞的證據
    美國和加拿大天體物理學家發現了三十億年前一個矮星系撞擊了銀河系。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大約20年前天文學家在處女座區域發現了異常高密度的恆星。這些恆星中一些向我們的方向移動而另外一些則正在離開的不正常現象,雖然通常星團內的恆星是協同一致在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