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再次證明:相對論「自由落體普遍性」是正確的
中國航空報訊:來自一項國際科學家合作的研究記錄了迄今為止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基石之一「自由落體普遍性」的最準確的證實。
-
自由落體普適性通過迄今最嚴格測試
自由落體普適性通過迄今最嚴格測試 2018-07-07 01:42:05
-
脈衝星證明愛因斯坦想法 自由落體的感覺就像您遇到重力不足一樣
在他逝世六個半月後,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仍然被證明是正確的!除了在最極端的條件下測試廣義相對論外,他的理論中鮮為人知的方面也正在得到驗證。例如,GR預測重力和慣性通常無法區分,這就是所謂的引力強對等原理(SEP)。
-
天體物理學家對恆星「墜落」研究,證實了「自由落體的普遍性」
數百年來,物理學家進行了眾多實驗對自由落體原理進行驗證。1971年,執行阿波羅15號登月任務的太空人大衛·斯科特在月球上當著電視攝像機的面,將錘子和羽毛同時落下,錘子和羽毛同時掉到了月球表面。他喊道:「伽利略先生是正確的。」
-
為何自由落體符合廣義相對論
自由落體和最大原時自由落體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背後的原理卻不顯而易見。我們常常用「重力」對其解釋,但是這還只是在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範疇中。圖解:在600千米的距離上觀看十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模擬圖),背景為銀河系廣義相對論(GR),也稱為廣義相對論(GTR),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中國科學家拋原子 為證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錯了
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港媒稱,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於1589年在比薩斜塔上進行自由落體實驗,因此提出自由落體定律。現在,內地科學家把伽利略所做的推到另一個層次,令實驗結果出現前所未有的準確性。
-
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原標題: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等效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400多年前,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理論並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對等效原理進行了當時最精確的實驗測試。現在,這種自由落體理論首次在太空獲得驗證。
-
等效原理被證實,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再一次被加固
今天,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相對論「自由落體的普適性」又一次被證明,愛因斯坦又一次正確了。準確來講,這只是廣義相對論的兩大假設之一在一定精度內被證明有效。如果用牛頓第二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來描述自由落體的時候,那麼弱等效原理又可以表述為:「物體的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之比是與物體的材料、重量等物理性質無關的常數。」如果我們選取適當的單位,比如使用國際單位,那麼物體的慣性質量就和引力質量相等了。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阿波羅15號指揮官大衛·斯哥特在月球做自由落體實驗在一些科學類的綜藝節目上,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兩個真空管,鋼球與羽毛同時下墜,同時落地,引來觀眾的驚呼。既然四百年前,伽利略已經做了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證明了運動與質量無關。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既然四百年前,伽利略已經做了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證明了運動與質量無關。那為何我們後人,卻要一再重複這個實驗?這就要從自由落體實驗的原理說起。為何實驗的時候,質量不同,甚至相差懸殊的物體,同時下墜,會同時下地?而現實生活中,似乎又不是如此?只要念過中學物理的人,幾乎都能解釋,那是因為物體下墜的速度,跟質量無關。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講的是什麼?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已經顛覆了經典時空觀,但是狹義相對論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只能描述慣性系,無法描述非慣性系。狹義相對論的主要工作完成後,愛因斯坦著手把相對論推廣到非慣性系,在愛因斯坦苦思之時,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電梯思想實驗。
-
《自由毀滅和自由落體: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思想實驗的論證》
並且我們從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中發現了兩個有趣的推論:一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落體定律」做自由落體運動。二是黑洞內的物體墜落過程中遵守「自由毀滅定律」做自由毀滅運動。這樣的發現對於「霍金黑洞熱力學理論」來說是一個巨大貢獻。1974年,霍金髮現了黑洞的自發蒸發現象一一霍金輻射,並根據「黑洞無毛定理和黑洞奇點定理」提出了「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該理論由愛因斯坦自1907年開始發展,最終在1915年基本完成。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狹義相對論加以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曲率屬性,而時空的曲率則通過愛因斯坦場方程和處於其中的物質及輻射的能量與動量聯繫在一起。廣義相對論已發展成為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基本工具。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許他自己都不是很理解!
在衛星的使用中,很多關於速度和信息交互的關係都是根據廣義相對論假設進行設計使用的。愛因斯坦的偉大不是白叫的,用著別人的思想成果還一堆謬論去反對,可笑的反智主義笨蛋,不服放下手機放下網際網路!什麼叫真正懂。經典物理直觀形象,感覺很好懂。但你真正懂嗎?
-
愛因斯坦再言中!4200光年外重現比薩斜塔實驗,結果與地球上相同
編者按:科學家在宇宙中找到了一個天然實驗室,重現了比薩斜塔實驗!這就是位於4200光年外的PSR J0337 + 1715脈衝星三體系統,白矮星和脈衝星以相同的速率被拉向最外層的那顆白矮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是正確的。
-
如果自由落體的距離無限,物體的速度有可能達到光速嗎?
而當一個物體只受到重力作用時,我們把這種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等於它受到的力相加除於它的質量。因為自由落體的物體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它只受到一個重力作用。而物體的重力等於地球的萬有引力常數G稱上自身的質量。這樣一來,兩個公式中的質量被約去了。也就是說,任何物體的自由落體速度的數值都等於G。
-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的相愛相殺
所以我懷著本能的好奇心去探求愛因斯坦和他相對論的故事。今天是我正式分享知識的第一天,我思前想後,考慮許久,決定從我兒時未盡的夢開始。相信許多人都有過當科學家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我是因為我兒時在母親懷裡聽故事時第一次聽到科學家這個詞然後對它充滿了無限聯想,雖然現在還是一名文科生,不過我還是擋不住我對物理學這座大廈的濃厚興趣,所以,我懷著本能的好奇心去探求愛因斯坦和他相對論的故事。
-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科學家:廣義相對論
網友提問: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地球的確是圍繞著太陽轉的? 回答: 根據廣義相對論來說,太陽的確是繞著地球轉,地球也繞著太陽轉,但太陽和地球同時也圍繞著處在他們中間的天體——月亮旋轉。
-
黑洞、諾貝爾獎與相對論、愛因斯坦
100多年前的十九世紀末,當時的物理學巨擘開爾文面對當時的物理學發展狀況,曾說過:「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不過晴朗的天空中還飄著兩朵烏雲…」後來的物理學發展史證明,大廈稱不上大廈,烏雲也不止烏雲。科學家們以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為大梁,重新構建了新的大廈,定義了新的範式。100多年來,以數百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在新的大廈裡精耕細作,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探微窮細。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2.6 物理思想的第四次突破:引力可能是幾何效應等效原理還進一步告訴我們,當只有引力場與慣性場存在時,任何質點,不論質量大小,在時空中都會描出同樣的曲線,自由落體實驗已表明了這一點。再如,在真空中斜拋金球、鐵球和木球,只要拋射的初速和傾角相同,這三個球都將在空間描出相同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