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黃花碧水,青山紅葉,白髮秋風。隨你奔波這久,也算是五彩人生。咽下了千杯喜,百盅淚,萬盞情,仍留得 ,一顆心 ,七分月,三更夢,淡定從容伴君行……」這是詞作家閻肅為慶祝與老伴的銀婚,寫的一首《伴君行》。
我和老閻處對象的時候,由於我在東北,他在北京,只能通過書信交流,他的文筆很美。後來,我來北京和他見面。見到他後,感覺和書信中的他反差很大:個頭矮、相貌平,還有點駝背,衣著也很不講究,還穿著當時城裡人很少穿的線襪子,把穿舊了的軍褲穿在裡面當襯褲。我家裡人聽說他的情況後,都反對我們處下去。當時,介紹人是我的大姨和空政文工團的團長,她們都說閻肅是團裡很有發展潛力的幹部,我也覺得他很有才,再就是我們在書信交流中也產生了感情。大概處了一年多吧,我們就結婚了。
「你到哪,我跟你到哪」
閆肅全家福。圖片來源:人民網
我和老閻1961年結婚,當時我在錦州工作。1962年,老閻到錦州探親,這是我們結婚後他第一次探親休假。18天的假期,老閻一直把自己關在家裡搞創作,我們哪都沒去玩。他那次創作的就是後來紅遍大江南北、被傳唱了幾十年的歌劇《江姐》的劇本。我聽說,在上海演出的時候,一共演5場,有的人連續5次排隊買票,有的人連歌詞、臺詞都背下來了。
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他怕連累我和孩子,對我說:「要不,咱們先分開吧。」我對他說:「你到哪,我跟你到哪。你連西藏都去過,世間還有什麼苦不能吃?你就是發配到北大荒,也得有人給你做飯啊。」患難見真情,老閻到現在遇到什麼事還一直讓著我。
有一次,電視劇《西遊記》導演楊潔通過科教電影廠的朋友找到我,想讓老閻為《西遊記》創作主題歌。當時老閻還有別的任務,但礙於我的面子,他還是把創作《西遊記》主題歌當作首要任務來完成,沒想到他竟然又創作出了《敢問路在何方》這樣廣泛流傳的經典歌曲。這是第一次有人找我「走後門」。後來又有許多人通過我找老閻創作市歌、企業主題歌曲等,不少都成了膾炙人口的歌曲,如江蘇興化的市歌《夢裡水鄉》、遼河油田曙光電機廠的主題歌《曙光》、北安農墾局的局歌、遼寧鳳城的市歌等。老閻還為許多部隊創作了師歌、旅歌、團歌、營歌,還有連歌。
不允許妻子辦文化公司
閆肅夫婦和孫兒在一起。圖片來源:人民網
老閻很正直,有時也很古板。現在好多了,以前要是孩子們在家講一些不良社會現象,說一些時弊,他不愛聽,就訓斥孩子們,有時孩子們不服氣,結果就吵了起來。他聽不得人們說政府不好,講黨的「壞話」。有朋友建議我辦個文化公司,我想還真行,一來我喜歡文藝,二來我對自己的組織溝通能力很自信,三呢,我對文藝界很熟,很多明星大腕都是我的好朋友。老閻聽說後堅決反對,根本就不允許。不用說我辦這個文化公司,就連兒子辦都不行。他有他的原則,我們拗不過他。
兒媳婦是軍藝畢業的,學唱歌的,一直想進空政文工團。老閻是文工團的元老級人物,兒媳婦希望他能跟團領導說說情,但他一直沒開這個口。
工作不覺得累、生活不覺得苦、飯菜不好也覺得好吃。從年輕時到現在,他都很願意到部隊去採風、去體驗生活,去尋找創作的靈感。像《我愛祖國的藍天》、《軍營男子漢》都是他在部隊找到的靈感。他從不浪費時間,除了創作就是學習。(摘自人民網《採訪閻肅夫人李文輝筆錄》 人民日報《德藝雙馨 放歌時代——記空政文工團藝術家閻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