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輝:為B肝患者帶來福音

2021-01-09 中國網財經

  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的一間工作室裡,一位研究員在緊張地工作著,時而觀察,時而記錄,專注而又堅定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的喧囂與他無關。

  三年多前,41歲的他在生命科學綜合學術期刊《eLife》雜誌上發表有關B肝病毒受體的研究結果,轟動學界,因為這一發現被認為是「真正在中國做出的生命科學重大突破」。

  他就是李文輝,北生所資深研究員。

  學成歸來投身北生所

  甘肅長大,蘭州求學,協和讀博,哈佛博後,情定北生所。這是李文輝四十多年來的軌跡。

  李文輝生長於一個生物醫學世家,「我父母是學生物和醫學的,我小時候家住在鄉村衛生院的後院。」李文輝說,在這樣的地方長大,他目睹許多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醫生要幫助病人解決問題,然而卻常常受限於目前醫學水平,出路在於基礎研究及發展醫學科學。」

  1993年,還在蘭州醫學院讀書的李文輝被分到一所醫院的傳染病科實習。每次隨著老師查房時,病人的痛苦總是觸動著李文輝。在我國,長期以來傳染病科的病人主要是B肝患者。李文輝暗下期許:早晚徵服B肝這個惡魔!

  自小便抱定治病救人信念的李文輝開始了自己漫長的學術徵程:2001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博士學位,2001至2007年在哈佛醫學院任博士後、講師工作,2007年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一步一個腳印,李文輝在學術的道路上走得踏實而穩重。

  在談及從美國回來,為何選擇北生所時,李文輝認為北生所有著廣闊且自由的學術研究空間,這是許多國內外科研機構所不具備的。「當時選擇北生所時,我看重的是王曉東所長巨大的號召力,他的願景和期望,以及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可看出北生所是能夠有所作為的。」

  北生所實行的是長期穩定支持,固定的研究經費使得研究人員不必在課題經費這方面耗費精力。在北生所,至上的是科研,而行政人員無條件為科研人員服務。

  然而,按照北生所的規定,在五年的時間內,研究員必須取得預期的成績,否則走人。回顧過去,李文輝一臉平和,「我們願意做有挑戰的事,如果做與其他人類似的東西,就沒有太大意義。人生能有幾回搏?前人沒有成功,但不管多高的山,只要一步一步向上走,總會到達山頂的!」

  五年的時間圓了一個夢想

  B肝是最古老的病毒之一,隨著人類的進化,有跡可循的B肝病毒已經存在上千年了。目前,全球B肝病毒攜帶者數量逾2.4億,我國是世界上感染B肝病毒人數最多的國家,約有1億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B肝感染危害重重,但它如何感染人類,是一個困擾科學家40多年的一個問題。回答這一問題的鑰匙就是發現B肝病毒的受體。

  發現肝臟膽酸轉運蛋白(NTCP)是B肝病毒的受體這一重大突破,李文輝團隊用了5年時間。2008年,團隊剛開始研究B肝的時候,幾乎是從零開始。「我們是一張白紙,但我們的目標挺高。」在前兩年因為缺乏經驗,李文輝團隊完全是處於打基礎的階段。比如,飼養的樹鼩在籠子裡莫名其妙地撞死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夜間外面有野生動物闖進來,把它們驚嚇了。後來,研究逐漸上了正軌,團隊也在不停積累經驗中前進。

  「雖然困難重重,我對我們的研究還是有信心的。科學發現很難預測, 但通過認真努力,自然的奧秘是可以揭開的。」在談到2012年底在《eLife》雜誌上發表有關B肝病毒受體研究結果的歷程時,李文輝如今依然難掩興奮之情。那篇題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是B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功能性受體》文章,有力地證明了NTCP是HBV(B型肝炎病毒)和HDV(丁型肝炎病毒)的受體。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找HBV和HDV受體,NTCP的發現是該領域的一項巨大進步,對於病毒性肝炎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李文輝和他的研究團隊給B肝的治癒帶來一線新的希望。

  依然在科研的路上

  李文輝在科研上的認真勁有目共睹。每天上班,他都會和學生交流進展,一起分析原始數據,討論研究方案。「因為我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的,很多時候無處可以借鑑,需要絕對尊重實驗事實,仔細分析所得結果,努力嘗試,才能在迷霧中走出一條路來。」李文輝的認真精神深深感染到周圍的人。按照北生所的規定,晚上12點出門需要登記,在研究最忙碌時全是李文輝實驗室的人。

  李文輝在躬耕於科研沃土的同時,也收穫了社會的認可:2012獲得周光召基金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2013年獲得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傑出成就獎;201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不少青年學子成為李文輝的粉絲。然而,始終謙和的他卻認為,「在科學領域裡,是不該有粉絲的,因為任何人都可能出錯。在我們這裡,我鼓勵大家提出意見,並坦率指出錯誤。」

  在李文輝看來,目前研究展示給人們的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還有大量的東西尚待挖掘。這樣一種探索性的工作註定會遇到不少坎坷。對於此,李文輝認為,即便是失敗,也有很大的價值。「失敗95%也沒關係,我們的實驗絕大多數都失敗了。關鍵是要找到失敗的原因,把挫敗轉成動力和能力,在不停的失敗中去學習和探索。對於盡最大努力後的失敗,我們不會後悔。」

  有時李文輝會覺得工作相當折磨人,但心態放平和就不是問題。「生物醫學是實驗性的科學,同時需要想像力和邏輯性,我每天都會留出自由思考的時間。我也喜歡經常和同學們討論新的想法,大家都在不停摸索。」

  「每一個研究B肝的人都希望能夠攻克這個難題。我們現在走兩條路,一是認識B肝病毒本身,側重於基礎,二是推動改善未來治療手段,側重於應用。」「所裡很早提出,做好基礎研究,促進應用研究。」李文輝說。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中國研發B肝新藥曙光初現!中國科學家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2.4億慢性B肝患者,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B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B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肝病學界認為,該研究對B肝基礎和應用領域有重大和深遠影響,將可能幫助B肝治療新藥的發現而為B肝病人造福。
  • 蘭州大學校友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11月12日,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來好消息:1989級預防醫學校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我國科學家李文輝獲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系B肝研究領域最高獎
    經過5年的潛心攻關,他的團隊終於發現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B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億人曾感染B肝。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2.4億慢性B肝患者,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B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B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 發現病毒入侵人體「入口」清華大學李文輝教授獲B肝研究最高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根據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這一獎項,旨在獎勵給對B肝相關科研和治療做出重要推動和顯著貢獻的個人,被譽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自巴魯克·布隆伯格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B肝病毒後,全球的科學家就前赴後繼、尋找B肝病毒感染人類肝臟的「入口」。2007年,李文輝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開始聚焦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
  • 我國科學家李文輝首次獲得B肝研究最高獎項
    李文輝博士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的教授,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傑出貢獻,2020年11月12日獲得全球B肝治療和研究領域最高獎項-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感染者中,約有1500萬人同時感染HDVB肝病毒受體的發現
  • 李文輝首次發現B肝受體分子 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
    原標題:李文輝博士首次發現B肝受體分子 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雷湘平):近日,首個由中國科研企業在生命化學領域設立的「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李文輝博士因為對B肝病毒感染機制的研究獲得了2013年度「傑出成就獎」。專業人士稱,李博士的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人類感染B肝病毒的功能受體分子,這一重要發現為進一步深入研究B肝病毒及相關致病機制打開了新的大門,並為研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提供了可能。
  • 倒計3日|B肝新藥曙光初現,李文輝教授將出席BiG年會!
    我發現李文輝是個很二的科學家。二不申:不申獎項,不申院士。科學發現有二:冠狀病毒受體為ACE2;B肝病毒受體為NTCP。不申原因有二:B肝尚未治癒。新冠還在施虐。——引自:北生所所長-王曉東院士朋友圈。2020年11月12日,全國雙11狂歡過後的第二日,醫藥圈迎來一件刷屏盛事。
  • 是他帶的團隊,發現了B肝病毒受體
    >B肝病毒感染研究「迷宮」中找到了「門」:發現B肝病毒受體,為新藥研髮帶來曙光——記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得主李文輝教授》的報導。2007年,他回國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從事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選擇做B肝研究,是希望能幫助揭示B肝病毒感染的機制,推動對B肝的治療。」李文輝介紹,B肝病毒基因組僅為人類基因組的百萬分之一,該比例相當於一名一米二的學生站在地球上,而且B肝病毒外形為「地堡」狀,與冠狀的SARS病毒相比,其外部蛋白結構更加複雜。要想明確B肝病毒感染機制,首先需找到B肝病毒的受體。
  • 他在B肝病毒感染研究「迷宮」中找到了「門」
    發現B肝病毒受體,為新藥研髮帶來曙光——記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得主李文輝教授 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自2007年回國至今,李文輝及其團隊一直潛心致力於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的發現,為攻克病毒性肝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李文輝博士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有著傑出貢獻。
  • 發現B肝受體,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最高獎,這受體有什麼特別?
    11月12日,我國科學家李文輝博士,首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可喜可賀!有B肝的朋友就問,得了最高獎,是不是治癒B肝的藥物快出來了?接下來咱從醫藥學角度給大家講講,為什麼李博士會成為中國的驕傲,藥物是不是快出來的問題。
  • 璧醫「追光者」為患者帶來福音
    璧山區人民醫院供圖  72歲的陳女士出現皮膚、鞏膜黃染,自行前往重慶市某醫院進行診治後,考慮診斷為「乙型病毒性肝炎、B肝後肝硬化、糖尿病」,對症治療後好轉出院。2020年12月,患者突發暈厥,隨即到璧山區人民醫院進一步診療,活檢結果診斷為「十二指腸乳頭腺癌」。
  • 蘭大校友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蘭大校友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每日甘肅網11月14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蘭州大學1989級衛生系(現公共衛生學院)校友李文輝博士11月12日榮膺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 中國學者發現B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受體獲B肝研究領域國際最高獎
    >的共同受體,為B肝病毒研究及相關B肝疾病治療領域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被美國B肝基金會授予了全球B肝研究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屬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科學家。據悉,B肝屬一種肆虐全球的嚴重疾病,全球估計有B肝病毒感染者 2.4 億人,我國約有 9300 萬人。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 30 萬人因患B肝或B肝導致的其他疾病死亡,但目前世界上尚無能根除B肝問題的藥物,患者如確診B肝需終身服藥。
  • 發現病毒入侵人體「入口」,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自2007年回國至今,李文輝及其團隊一直潛心致力於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的發現,為攻克病毒性肝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揭示B肝感染奧秘 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2.4億慢性B肝患者,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B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B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B肝和丁肝病毒必須先與肝臟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才能進入到宿主細胞內,實現對人體的感染。因此,找到病毒的受體,對於深入了解B肝的感染機制、建立更好的體外和動物研究模型,以及研發出有效的新藥,都至關重要。
  • 中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2007年,李文輝回國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開始聚焦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億人曾感染B肝。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2.4億慢性B肝患者,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B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B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 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2.4億慢性B肝患者,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B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B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B肝和丁肝病毒必須先與肝臟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才能進入到宿主細胞內,實現對人體的感染。因此,找到病毒的受體,對於深入了解B肝的感染機制、建立更好的體外和動物研究模型,以及研發出有效的新藥,都至關重要。
  • 他在B肝治療領域獲重大突破,引發國際轟動,斬獲全球最高獎!
    龐大的數據背後,是無數患者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每況愈下的身體素質、周圍人厭棄不解的眼光,都讓B肝患者們無比渴望能夠擺脫這種疾病。想要研發出有效地的B肝藥物,找到病毒背後的"金鑰匙"——受體,就是非常關鍵的突破點。
  • 發現病毒受體揭示感染奧秘,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全球最高獎
    B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億人曾感染B肝。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2.4億慢性B肝患者,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B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B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