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發現B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受體獲B肝研究領域國際最高獎

2020-11-14 DeepTech深科技

11 月 12 日,北京生命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的李文輝教授,因發現了B肝(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病毒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為B肝病毒研究及相關B肝疾病治療領域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被美國B肝基金會授予了全球B肝研究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屬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科學家。

圖 | 李文輝教授

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由美國B肝基金會設立,是一項專門針對B肝領域研究的獎項,其命名旨在紀念於上世紀 70 年代發現B肝病毒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

李文輝教授於 2007 年進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並開始對B肝及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的過程展開研究,歷時 5 年於 2012 年年底時發現了這兩種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 NTCP (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這一成果對於B肝病理學研究之意義深遠,得到了肝病研究領域各方的廣泛認可,被認為或能在未來用於開發新一代B肝類藥物。

據悉,B肝屬一種肆虐全球的嚴重疾病,全球估計有B肝病毒感染者 2.4 億人,我國約有 9300 萬人。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 30 萬人因患B肝或B肝導致的其他疾病死亡,但目前世界上尚無能根除B肝問題的藥物,患者如確診B肝需終身服藥。此外,慢性B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而丁型肝炎病毒( HDV )還是B肝病毒的衛星病毒 , 在所有B肝病毒感染者中,約有 1500 萬人同時感染 HDV 。

2020 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美國病理學家哈維・阿爾特及查爾斯・賴斯,都對李文輝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 NTCP 的發現為困擾B肝病毒研究領域數十年的受體難題畫上了句號,或象徵著B肝研究的新一個階段的開始。

李文輝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對自己能獲此獎項感到非常榮幸,非常高興能看到自己和團隊的研究能對B肝研究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但認為該獎應由他與研究團隊的成員共享。此外,李文輝還表示,自己將在未來與同事繼續努力,爭取能再次在B肝病毒研究及藥物開發上有新的突破。

目前,對B肝感染的科學研究及藥物開發已進入一個充滿生機的新時代。據悉,李文輝所在實驗室的研究興趣集中於重要病毒感染的分子機制及其防治。近年來,其主要致力於B肝病毒研究。

該實驗室綜合運用病毒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學科方法深入剖析B肝病毒及 丁肝病毒感染過程的分子基礎,以幫助理解其病理機制。

李文輝實驗室在其官網表示:「(我們)希望研發新的抗病毒藥物,為最終有效解除患者的病痛而努力。此外,我們也與相關實驗室合作研究 NTCP/ 膽酸等分子在感染及機體代謝過程中的相關作用。」

相關焦點

  • 發現病毒入侵人體「入口」,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自2007年回國至今,李文輝及其團隊一直潛心致力於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的發現,為攻克病毒性肝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發現病毒受體揭示感染奧秘,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全球最高獎
    2011年去世的巴魯克•布隆伯格因發現B肝病毒而獲得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也是B肝基金會的共同創立者。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在國際相關學術領域享有盛譽。經過5年的潛心攻關,他的團隊終於發現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B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億人曾感染B肝。
  • 發現病毒入侵人體「入口」,中國科學家獲全球B肝研究最高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找到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 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醫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李文輝於今天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我國科學家李文輝獲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系B肝研究領域最高獎
    趙永新 圖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根據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這一獎項,由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B肝基金會設立,旨在獎勵給對B肝相關科研和治療做出重要推動和顯著貢獻的個人,被譽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2011年去世的巴魯克布隆伯格因發現B肝病毒而獲得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也是B肝基金會的共同創立者。
  • 中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經過5年的潛心攻關,他的團隊終於發現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 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
  • 揭示B肝感染奧秘 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經過5年的潛心攻關,他的團隊終於發現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B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億人曾感染B肝。
  • 發現病毒入侵人體「入口」清華大學李文輝教授獲B肝研究最高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根據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這一獎項,旨在獎勵給對B肝相關科研和治療做出重要推動和顯著貢獻的個人,被譽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自巴魯克·布隆伯格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B肝病毒後,全球的科學家就前赴後繼、尋找B肝病毒感染人類肝臟的「入口」。2007年,李文輝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開始聚焦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
  • 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趙永新攝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根據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這一獎項,由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B肝基金會設立,旨在獎勵給對B肝相關科研和治療做出重要推動和顯著貢獻的個人,被譽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2011年去世的巴魯克•布隆伯格因發現B肝病毒而獲得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也是B肝基金會的共同創立者。
  • 中國研發B肝新藥曙光初現!中國科學家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2003年非典(SARS)爆發後,他和同事日夜奮戰,在國際上第一個發現了SARS病毒的受體ACE2,在國際同行中引發轟動。2007年,李文輝回國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開始聚焦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
  • 中國科學家獲全球B肝研究最高獎
    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張航)記者昨天從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獲悉,該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此前,李文輝帶領團隊成功找到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NTCP),這被譽為是找到了病毒入侵肝臟的「大門」。B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不能根治B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 是他帶的團隊,發現了B肝病毒受體
    病毒感染研究「迷宮」中找到了「門」:發現B肝病毒受體,為新藥研髮帶來曙光——記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得主李文輝教授》的報導。自2007年回國至今,李文輝及其團隊一直潛心致力於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的發現,為攻克病毒性肝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第一人!他在B肝治療領域獲重大突破,引發國際轟動,斬獲全球最高獎!
    11月12日,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989級校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李文輝教授,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李文輝博士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有著傑出貢獻。
  • 發現B肝受體,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最高獎,這受體有什麼特別?
    11月12日,我國科學家李文輝博士,首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可喜可賀!有B肝的朋友就問,得了最高獎,是不是治癒B肝的藥物快出來了?接下來咱從醫藥學角度給大家講講,為什麼李博士會成為中國的驕傲,藥物是不是快出來的問題。
  • 他在B肝病毒感染研究「迷宮」中找到了「門」
    發現B肝病毒受體,為新藥研髮帶來曙光——記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得主李文輝教授 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自2007年回國至今,李文輝及其團隊一直潛心致力於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的發現,為攻克病毒性肝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蘭州大學校友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11月12日,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來好消息:1989級預防醫學校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李文輝首次發現B肝受體分子 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
    原標題:李文輝博士首次發現B肝受體分子 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雷湘平):近日,首個由中國科研企業在生命化學領域設立的「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李文輝博士因為對B肝病毒感染機制的研究獲得了2013年度「傑出成就獎」。專業人士稱,李博士的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人類感染B肝病毒的功能受體分子,這一重要發現為進一步深入研究B肝病毒及相關致病機制打開了新的大門,並為研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提供了可能。
  • 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的中國科學家,他是蘭大校友!
    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蘭州大學1989級衛生系(現公共衛生學院)校友李文輝博士 11月12日榮膺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截至目前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 B肝病毒入侵過程,需受體識別進入細胞,消化道有強大免疫系統
    B肝病毒需要宿主,宿主就是人體肝臟。都知道,感染B肝病毒後較難清除,這裡特指慢性B肝患者,而急性感染則可以在6個月內通過自身免疫系統或及時的藥物幹預徹底清除,俗稱急性B肝的自愈現象。B肝病毒入侵過程,需受體識別進入細胞,消化道有強大免疫系統B肝病毒進入人體會做什麼呢?B肝病毒會通過血液的循環來直達人體肝臟,B肝病毒屬於DNA病毒,DNA病毒有一種本領,即和細胞緊密結合到一起,即整合人體肝細胞。
  • 中國科學家,首獲此殊榮!
    2011年去世的巴魯克·布隆伯格因發現B肝病毒而獲得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也是B肝基金會的共同創立者。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在國際相關學術領域享有盛譽。2007年,李文輝回國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開始聚焦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經過5年的潛心攻關,他的團隊終於發現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