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我國科學家李文輝博士,
首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可喜可賀!
有B肝的朋友就問,得了最高獎,
是不是治癒B肝的藥物快出來了?
接下來咱從醫藥學角度給大家講講,
為什麼李博士會成為中國的驕傲,
藥物是不是快出來的問題。
B肝病毒,從20世紀70年代就被確認了
但是經過40多年的醫學發展
世界頂尖科學家都沒能找到
它是通過什麼受體進入肝細胞的
這就好比有一個人經常進我家偷東西
我卻連這個小偷從哪裡進來的都不知道。
這樣不講武德,跑來偷襲
這好嗎?我勸這位病毒好自為之,好好反思一下
這麼一個小小的B肝病毒,只有40納米
比一根頭髮絲還要萬倍以上,
為了找到這個受體通道,
李文輝博士的團隊花了5年多的時間,
終於在2012年年初發現了這個受體
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
又稱「肝臟膽酸轉運蛋白」(英文簡寫NTCP)
這時,正值新春佳節
凌晨兩點的實驗室卻比窗外的花火更絢爛
科研是艱辛的
但其中的樂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發現這個受體有什麼意義?
找到B肝病毒受體,等於打開了一扇門
我們把肝細胞內外,分為三層,
最外層,就是病毒要進入肝細胞膜的地方--血液,
中間層,病毒進行組裝的地方--細胞質,
最內層,病毒進行複製與寄生的地方—細胞核。
那麼這個受體就是在細胞膜這些位置。
現在我們使用的一些核苷(酸)類似物的藥物,
例如恩替卡韋,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TAF等,
都是在細胞質對B肝病毒進行阻擊,阻止其複製,
現在發現了這個B肝受體,
那麼,是否可以把病毒擋在細胞膜外面,
在它侵入細胞之前,
讓免疫細胞或者藥物,對其進行絞殺。
那這個怎麼實現呢?
就是通過
1, 直接降低NTCP受體蛋白表達,
2, 藥物與B肝病毒競爭受體
讓受體關上B肝病毒進來的大門,
現在研發的代表藥物有 myrcludex B
(圖中最後一個),
已經進入臨床二期了。
屬於入胞抑制劑,
如果研發成功,除了抗病毒的直接效果,
也可以聯合用藥,
例如,與恩替卡韋聯用,與幹擾素聯用等,
在細胞外與細胞質進行共同殺病毒,
阻止新細胞受到感染,
並減少cccDNA的形成可能。
具體怎麼產生作用的,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我們,
我在這一期:張文宏說B肝能臨床治癒,那為什麼還有攜帶者7000多萬?
有講過。
細心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發現,
肝細胞質內與細胞外,我們都有抗病毒藥物,
但是作用細胞核內的藥物,才是清除病毒的關鍵,
因為B肝病毒最麻煩的是持續躲在肝細胞核,
沒有藥物進去核內破壞,它還是有重新複製的可能。
個人覺得更加期待的藥物,
是能夠進入細胞核內,
剪除另B肝感染的cccDNA或整合DNA ,
讓病毒從源頭上連根拔起
這兩個在研基因藥物,
其中一個是發明了C肝治癒的吉利德公司在研發。
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臨床使用了
B肝受體的發現,
除了提供抗B肝病毒研發藥物的可能,
還提供了其他靶向藥物進入肝細胞的遞送系統。
多了這個系統通道,
未來針對肝細胞的藥物可能會更加精準與有效。
也引來了許多的科學家投入到B肝的治療藥物當中。
因此,李文輝博士能得到全球B肝領域的最高獎,
是當之無愧的,雖然不是發明了治癒B肝的藥物。
我查了一下資料,他正在研發B肝的治療藥物。
希望他能成功研發抗B肝藥物。
好了,這期就和大家講到這裡了,喜歡本視頻的可以關注我們並轉發,
接下來希望做通俗易懂的醫藥學科普,讓大家更易接受,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