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喜歡掙錢,但卻苦於沒有掙錢的門道。掙錢真的那麼難嗎?為什麼那些明星都那麼有錢?他們的錢是怎麼掙的呢?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有句口號「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當時的中國貧窮落後,人口眾多,家裡人口多成了社會的負擔,吃喝都供養不起,不得已國家實行計劃生育。
到了七、八十年代,還有句口號「要想富,先修路」,那時社會整體落後,交通尤為不便,人們站在家門口沒有掙錢的門道,交通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富不起來,與交通不便有很大關係。
而到了八、九十年代,隨著港、臺歌星、影星的興起,臺前風光,幕後閃光,明星們率先成為社會群體中最富裕的人群,追星成為一代的夢想。
到了我國國內明星,從九十年代開始,進入大紅大紫的高速發展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明星靠一首歌曲、一部電影,一夜爆紅,走上人生的轉折,開啟了大富大貴的生活。
從此以後,出行必有保安、隨從,左護右衛,記者、歌迷、影迷如影隨行,所到之處人山人海,都為一睹明星芳採。明星的風頭蓋過了企業家、科學家,成為社會上最受關注的人群。
明星的收入高得嚇人
而他們的收入更是駭人聽聞,驚掉下巴。一部電影片酬從幾百萬漲到上千萬,一個明星代言幾秒鐘就是千萬、百萬計算,一場商業活動的出場費百萬、千萬也是常事。明星們在這種社會氛圍中快速地脫離普通群體,走向高端人群,身上處處閃耀著光環。
中國的影視業培養起了很多的草根明星,很多無名小卒跟上影視業成為了巨人。王某強演了幾部電影,直到離婚案的曝光,人們才驚訝地知道他的資產和收入;某星直到偷稅、漏稅被揭露,才露出冰山一角,8個億的罰金輕鬆交納,沒有顯出多少痛苦。
明星掙錢效應,催生人們思想的改變
明星效應的出現,催生了一個快速掙錢的行業,改變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理念,徹底顛覆了過去人們所害怕的「人怕出名豬怕壯」的老思想。他們認為想要富,要先出名,這是掙錢最快的門道,不管採取何種手段,只要出了名,就有錢掙。
有多少人就開始踐行這種邏輯,為了出名不擇手段,啥招都使上。尤其是現代進入粉絲經濟時代,博人眼球、吸引關注成為了出名的手段。有吃出世界水平的,有喝出無人能敵的,有唱歌搞怪的,有故意裝慘的,這背後的邏輯都是為了出名。
當然開放的環境也為草根們創造了公平的環境,央視頻道星光大道、黃金100秒等也開始走群體路線,為草根藝人們敞開大門,提供舞臺。
人設對明星有多重要
明星掙錢有多種渠道。只要成為明星,有了知名度,掙錢就成為捎帶的事。有人請,就有錢掙。不論是出席某場活動,還是參加某人的紀念;不論是吃飯、陪客,還是站臺、表演,錢就是敲門磚,錢就在身邊。
那麼明星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請,人們為什麼願意出這麼高的價錢請呢?這跟明星的知名度有關,跟明星的影響力有關,還跟明星背後的關係有關。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明星的個人人設。人設不僅僅是明星維持自己知名度,保持形象的一種手段,如果沒有人設做基礎,明星恐怕紅不長,紫不久。
李谷一、成龍、李連杰等明星為何長盛不衰,與他們始終在人民群體心目中的光輝形象有關,與他們嚴格自律有關,也與他們維護自己的人設有關。
而那些曇花一現,只有短暫風光的明星多數因人設崩塌、形象損毀,了自己的前程。比如成名後開始吸毒、玩女人、賭博等行為,不需舉例,你我心中有數。
社會流行趨勢,印證了人們的思潮方向,能被廣大人民群體接受的形式,就是最接地氣,最有群眾基礎的形式。當今社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市場環境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期。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做明星,當名人也是人人都可以實現的理想了,靠當明星掙錢,也是一種流行趨勢和人間正道。你只要維護好個人人設,保持好良好形象,注意公眾影響,做個人人喜歡明星,開啟你的掙錢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