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年紅 太陽能電池技術大發展

2020-12-0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技術的進步,太陽能電池在轉換效率和生產技術傷均有突破,前不久王勃華在中國光伏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中提到我國光伏企業在PERC、TOPCon、異質結、IBC等高效晶矽電池生產技術、薄膜電池技術研發上先後取得突破,並不斷刷新世界記錄。201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記錄上榜17次,並仍有4個記錄保持。

2020開年,世界各地的太陽能電池技術取得了大發展:

1、華東理工大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實驗室小面積器件的最高光電轉化效率已經達到25.2%。為實現商業化應用,還需要解決鈣鈦礦電池的穩定性和大面積製作問題。基於空穴傳輸層的p-i-n型的大面積鈣鈦礦電池(1.02 cm2)和模塊電池(36 cm2)分別獲得了17.49%和12.67%的光電轉化效率。

2、松下輕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效率達16.1%

松下公司宣布其生產了一種輕質的30cmx30cm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效率為16.01%。該組件的總轉換表面積為802cm2,厚度為2mm,特別適合於難以安裝常規面板的位置,例如由於重量限制而無法安裝光伏系統的屋頂上。松下公司聲稱,使用噴墨塗料的方法達到了它所謂的創紀錄的效率。它還減少了面板重量使用薄玻璃基板。

3、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陳永華和黃維團隊採用離子液體MAAc作為溶劑,製備了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陳永華表示,相對於三維鈣鈦礦,二維層狀鈣鈦礦的優勢包括提高的耐溼性、優異光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超低的自摻雜行為和顯著降低的離子遷移效應等。在一個個分子嘗試、選擇以及器件製備過程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從12%提升到了17%。在經歷多次失敗之後,效率提升到了18%以上,成為一個破紀錄的效率。

4、鈣鈦礦/矽串聯電池效率接近30%

柏林Helmholtz Zentrum(HZB)的一組科學家生產了鈣鈦礦/矽串聯電池,其效率為29.15%,是該技術的新世界紀錄。HZB之前保持PS / Si串聯電池效率的效率記錄為25.5%,此後英國/德國初創公司Oxford光伏進一步推動,到2018年底生產了28%的效率電池。HZB的新記錄已由德國Fraunhofer ISE正式認證, 該小組說,現在它將針對該技術的30%的目標。

5、能在夜間工作的反太陽能電池

為了在日落後產生電能,該項目考慮了另一種光伏概念,使用地球作為熱源,將夜空用作散熱器,從而形成了一個「夜間光伏電池」,該電池採用了熱輻射光伏技術和輻射冷卻的發展領域。目前,這種系統可產生的電量是太陽能電池板一天產生的能量的約25%。儘管如此,這實際上是可以捕獲和使用的「自由」能量,並且在足夠大的範圍內。

6、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預計接近40%

近年來,太陽能電池在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高轉換效率。然而,雜化鈣鈦礦本質上是不穩定的,為了尋找鈣鈦礦材料的替代品,岐阜大學的Hiroyuki Fujiwara教授研究團隊與東京工業大學的Hidenori Hiramatsu和Hideo Hosono教授一起對硫屬鈣鈦礦材料進行了新的研究。這種材料具有巨大的潛力,在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結構中,其理論最大轉換效率高達38%。

7、法國太陽能研究所和Enel宣布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4.63%

法國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員會(CEA)的下屬部門,國家太陽能研究所(INES)聲稱,基於標準M2矽片的異質結(HJT)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能達到24.63%。這一成果是與義大利國有電力公司Enel Green Power可再生能源事業部以及天然氣分銷商Enel共同實現的。

這家義大利公司表示,基於Enel和INES合作開發的異質結工藝,使用改進的無主柵絲網印刷金屬化工藝,並藉助瑞士專家Meyer Burger提供的製造設備,雙面電池的正面效率得以提高了約0.7%。

8、可持續飛行一年的太陽能飛機完成首次測飛,採用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據外媒報導,由BAE Systems子公司Prismatic打造的持久高空太陽能飛機(PHASA-35)在南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的Woomera測試靶場上空進行了首次全集成飛行測試。

據了解,PHASA-35翼展35米、使用專用的碳複合整體承載結構、重150公斤,得益於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陣列和鋰離子電池系統,該飛行器可以在空中持續飛行長達一年的時間。此外,PHASA-35可以飛到7萬英尺(21000米)的高空、實現50-78節(93km/h-145km/h)的飛行速度且可逆風飛行。

9、美國發明新光伏技術用於隔離鈣鈦礦光伏電池中的鉛

日前,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和北伊利諾伊大學(NI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高效的新興光伏技術,用於隔離鈣鈦礦光伏電池中的鉛。研究人員通過在鈣鈦礦電池的正面和背面覆蓋鉛吸收膜的辦法,使得在實驗室環境中太陽能電池受到嚴重損壞的情況下,吸鉛膜隔離了96%的鉛洩漏。研究人員表示鉛吸收膜不影響這種高效新興光伏電池技術的發電性能。

10、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至25%

比利時納米技術研究小組Imec和PERCISTAND聯盟的合作夥伴首次使用薄膜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5%的能效,與傳統矽太陽能電池的能效相當。

協調員Bart Vermang說,在打破紀錄之後,該聯盟還沒有達到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上限。他補充說,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實現30%的能源效率。

從研究結果來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進步空間極大,其具有有更高的光電轉換率和低成本等優勢,但穩定性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並含有小量的鉛,這兩個問題成為各實驗室研究解決的重點。接下來鈣鈦礦還會給光伏行業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太陽能電池公司和太陽能電池行業相關項目現狀、太陽能電池未來發展潛力,太陽能電池投資進入機會、太陽能電池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2020年全球與中國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
    《2020年全球與中國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是目前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2020年全球與中國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首先介紹了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的背景知識,包括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行業的影響,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組件行業市場行情監測與發展...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組件行業市場行情監測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是專門針對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產業的調研報告,採用客觀公正的方式對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客戶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本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得到了眾多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產業鏈各環節技術人員及營銷人員的支持和幫助
  • 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產量規模有...
    目前研究領域開發出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可分成矽基薄膜電池、化合物半導體電池以及新技術新材料電池。   前瞻結合First Solar公司以及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進行測算得到,2019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約為6670MW,主要是由於First Solar公司在2019年擴大了CdTe的產能,使得CdTe的產量暴增,從而拉大了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整體產量。
  • 太陽能電池技術的成熟與發展
    打開APP 太陽能電池技術的成熟與發展 發表於 2019-09-01 10:03:34 自2000年以來,世界市場每年平均增長44%。在同一時期,太陽能組件的價格下降了約90%,每瓦安裝不到50美分。截至2014年底,全球光伏系統的裝機容量總計183千兆瓦,其中略超過五分之一。目前,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市場份額為92%,效率在21%至26%之間。   不到90%,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生產重點已從歐洲和美國轉移到亞洲,特別是中國和臺灣。
  • 202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5年產量規模...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單晶PERC電池即為P型單晶矽電池,而TOPCon、異質結、IBC等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主要是指N型單晶矽電池。在太陽能電池市場上,多晶矽片經濟型層一度領先單晶。但從2015-2016年開始,以隆基為首的單晶廠商實現技術突破,大幅降低了單晶矽片成本。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針對當前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第十二章 ,分析中國與歐美日等地區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對比,同時探討未來銷售模式與渠道的發展趨勢。  第十三章 ,是《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的總結部分,《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的總體內容、主要觀點以及對未來發展的看法。
  • 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
    光伏技術的關鍵元件光伏發電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是矽系太陽能電池;第二代是薄膜太陽能電池;高倍聚光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納米太陽能電池等新技術則統稱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新趨勢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新趨勢 佚名 發表於 2009-12-28 09:26:20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新趨勢
  • PECVD: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技術
    組件及180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四期項目備案的通知》,該通知書有效期2年。PECVD和PVD設備的工藝技術路線、設計理念和發展現狀,探究了HJT設備產業化的發展潛力,認為通過多角度挖潛,PECVD和PVD設備降本提效仍具挖潛空間,看好國產設備廠商與下遊電池廠商共同...
  • 高效光伏驅動綠色發展 | 正泰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發布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公示期結束,正泰新能源「太陽能PERC+ P型單晶電池技術」入選,成為光伏行業少數入選的技術之一,代表了PERC太陽能電池量產的先進水平。1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率專家團隊赴正泰海寧工廠參觀調研PERC電池車間及實驗室,現場給予充分肯定。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美國提出「太陽能先導計劃」意在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使其**年達到商業化競爭的水平;日本也提出了在**年達到28GW的光伏發電總量;歐洲光伏協會提出了「set for 2020」規劃,規劃在**年讓光伏發電做到商業化競爭。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各國政府對光伏發電的認可度逐漸提高。
  • 太陽能電池板下竟然開出荷花?
    最近一組圖片在網上很火爆,圖片無一不是太陽能電池板底下的多姿多彩的景象!太陽能板底下不僅開出了一片荷塘,還養羊,種菜,令人大開眼界!就如上圖這樣,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的底下,竟然是很大的一片荷塘!荷花競相開放,真的是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感覺!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國外發展現狀國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研究,並創造了多次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已經開始產業化推進。英國牛津大學製備出全球首個介孔超結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實現從傳統介觀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向平面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過渡。2010年12月,牛津大學的Henry J.
  •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
    薄膜太陽電池除了平面之外,也因為具有可撓性可以製作成非平面構造其應用範圍大,可與建築物結合或是變成建築體的一部份,在薄膜太陽電池製造上,則可使用各式各樣的沉積(deposition)技術,一層又一層地把p-型或n-型材料長上去,常見的薄膜太陽電池有非晶矽、CuInSe2 (CIS)、CuInGaSe2 (CIGS)、和CdTe.。等。
  • 太陽能電池介紹
    月1日,公開一種「光波轉換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公開號為:CN109988370B,申請時間為2017年12月29日。(宿遷)光電有限公司在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大矽片高效光伏電池項目,年產能達8GW,項目總投資約43.5億元(包括流動資金)。
  • 2020年全球與中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C)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
    C  第十三章 ,是《2020年全球與中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C)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的總結部分,《2020年全球與中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C)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的總體內容、主要觀點以及對未來發展的看法。
  • 2020-2026年中國太陽能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從發電、取暖、供水到各種各樣的太陽能動力裝置,其應用十分廣泛,在某些領域,太陽能的利用已開始進入實用階段。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太陽能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認為,近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製造產業迅猛發展,產業體系快速形成,生產能力迅速擴大,技術經濟優勢明顯提高。光伏電池製造產業基本形成。
  • 世界能源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3D列印技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
    世界能源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3D列印技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興起,應對氣候變化達成全球共識,能源技術成為引領能源產業變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源動力。歐盟科研創新資助計劃「地平線2020」2018 ~ 2020 年度支出方案中,「低碳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未來」領域將獲 33 億歐元預算,按年度工作計劃,可再生能源、能效建築、電動運輸和儲存方案 4個清潔能源領域的項目將獲 22 億歐元撥款。俄能源部宣布支持設立遠東聯邦區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並將制訂具體建議。
  • 技術|科技先鋒:葉綠素太陽能電池
    1950年代,太陽能利用領域取得兩項重大技術突破:一是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6%的實用型單晶矽電池,二是1955年以色列Tabor提出選擇性吸收表面概念和理論並研製成功選擇性太陽吸收塗層。這兩項突破為太陽能利用的普遍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1970年代以來,鑑於常規能源供給的有限性和環保壓力的增加,許多國家掀起了開發利用太陽能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