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2021年1月8日《彌勒新聞》視頻,時長10分14秒
新聞視頻內容提示
1.彌勒:加快文旅融合 樹立全域旅遊新標杆
2.彌勒市第二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五次會議
3.彌勒市艾樂幼兒園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4.彌勒又迎來新一輪降溫天氣
5.彌勒市推進愛國衛生「7+2專項行動」應知應會 推進愛國衛生「7+2專項行動」單位應該做什麼?
彌勒市中小學生「講文明、愛衛生、眾參與」主題演講比賽投票
▽以下是正文
彌勒「冰封」!緊急通知!嚴防冰雪災害
1月8日,彌勒市發布《關於切實做好寒潮降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視寒潮降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千方百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少寒潮降溫天氣造成的損失。
彌勒寒潮降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緊急通知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我市將出現持續性強降溫天氣,最高氣溫將累積下降14—18℃。東山、西一、西二、西三、五山等高海拔地區最低氣溫低於0℃。
1月9日,冷空氣稍減弱,大部地區最高氣溫回升2—4℃。
1月10日夜間至12日,冷空氣將繼續加強,給我市帶來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全市最高氣溫再次下降4—6℃,最冷時段出現在10日夜間至11日,全市大部地區最低氣溫低於0℃,東山、西一等高海拔地區最低氣溫低於-2℃,出現小雪或雨夾雪的可能性較大。
為切實做好全市寒潮降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寒潮降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
此次寒潮降溫將使我市大部分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當前正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春節臨近的關鍵時期,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全力確保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全力做好糧油、肉、蛋、菜、奶等農副產品供應,加強物價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持價格穩定。
紮實做好睏難群眾防寒保暖工作,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點優撫對象、困難殘疾人以及高寒山區、邊遠偏僻地區群眾為重點,加強救災救援物資儲備,做好防寒保暖物資和生活物資保障,及時提供救濟救助,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加強對電力、通信、供水、供氣、供油等設備設施的檢查、巡查和整修,做好防凍防雪防風工作,強化市場調度和故障搶修,防止出現大面積、長時間停供現象。
三、抓好重點領域防災減災工作。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迅速制定實施防範應對寒潮降溫天氣的有效措施,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重點部位和重要環節的監控和隱患排查整改,把防寒防凍措施落實到位。
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要加強聯動,持續強化道路冬季養護和交通秩序管控,加強對團霧多發路段、易積雪結冰路段、事故多發路段、特長隧道橋梁的巡查管控,及時組織除冰除雪、發布實時路況信息,強化道路疏導和交通指揮,做好公路滯留車輛及其司乘人員疏通安置,確保安全暢通。
教育體育、衛生健康、民政、消防救援等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醫院、養老院、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及城市綜合體、大型公共建築等重點區域的安全檢查,確保不因惡劣天氣發生安全事故。
住房城鄉建設、水利部門要及時通知在建工程單位,惡劣天氣要立即停止室外作業,嚴防設施倒塌、高空墜落等事故發生,加強對大型模板工程、腳手架支撐體系等危險性較大建築設施的現場管理和維護,加強對大跨度輕質結構房屋、臨時用房、危舊房屋的安全管理,及時清除房屋積雪凝冰,防止發生垮塌事故。
自然資源部門要有效防範礦山地質滑坡等造成的次生災害。
應急管理部門要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統籌做好安全生產和寒潮降溫的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危化品運輸等其他行業領域也要結合實際,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
四、抓好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
各鄉鎮及農科、林草等部門要加強對種植、畜牧、水產、漁業等方面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技術指導,及時組織專業人員,深入一線指導幫助群眾科學防災。
切實做好農業和城鎮綠化、園林防寒防凍工作,防止發生農作物、牲畜、花卉苗木凍死凍傷等災害事故。
要做好災情收集和評估,組織受災群眾生產自救幫扶,盡最大努力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
五、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值守工作。
應急、氣象、自然資源、農科、水利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信息共享和會商研判,強化對鄉鎮的統籌指導,進一步加強降雨低溫冰凍天氣預報和監測預警,努力提高預報預警精度。
各鄉鎮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手段,及時準確發布預測預警信息,做到災情早預報、災害早預防、隱患早排除,及時組織可能受影響的群眾做好防範應對工作。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在崗帶班、重要崗位 24 小時專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員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密切跟蹤災情,確保通信聯絡暢通。一旦出現災情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和救災救濟,確保災情得到妥善應對和有效處置。
重要情況、重大災情及時按照規定上報,切實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
彌勒東山零下3.4℃,「冰凌」美如畫!多條道路結冰,注意防範
彌勒東山零下3.4℃,冰凌美景如畫!
據彌勒氣象局消息,8日凌晨以來,我市最低氣溫出現在東山鎮,零下3.4℃。
東山鎮「冰凌」美如大片 ↓↓
△(以上圖片源自彌勒市足跡戶外俱樂部)
彌勒多地出現大霧天氣,道路結冰!注意安全
1月8日,受寒潮影響,彌勒東山、西一、西三等高海拔地區出現大霧天氣,道路結冰。
G326秀河線西三大麥地路段霧大,新新線東山路段有部分路面出現結冰,民警加強道路巡查,對結冰路面撒鹽除冰,確保道路通行安全暢通。
交警提示:天冷、霧大、路滑,開車騎車注意觀察路面,注意控制車速車距,注意跟車會車安全。
彌勒未來一周天氣預報
10日,冷空氣加強,陰有零星小雨,高海拔地區伴有霧凇和結冰。
11日,受強冷空氣影響,陰有雨夾雪或小雪,高海拔地區伴有霧凇和結冰。
12日,冷空氣減弱,陰轉多雲。
13~14日,受偏西氣流影響,多雲間晴,氣溫回升。
道路結冰黃色預警
【雲南預警發布中心】彌勒市氣象臺2021年1月8日20時37分繼續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我市中北部及高海拔地區的部分道路地面溫度將低於0℃,可能出現道路結冰,會對道路交通造成較大影響,請注意防範。
為什麼這次「寒潮」這麼冷?因為它真是從北極「發貨」的
1月7日北京出現1966年3月以來最冷早晨,不止北京,各地網友曬出的零下十幾攝氏度、零下二十攝氏度甚至更低的氣溫後,話題「感覺北極也沒有那麼冷了」穩坐微博熱搜榜。
這兩天北方不少地方的冷,不能說跟北極類似,體驗上簡直是一模一樣,畢竟原本在北極上空盤旋的極地渦旋真的「出圈」,影響到我們了。
△1月6日傍晚,山東威海風雪交加。(圖/宋永強)
大家都知道北極冷,它不僅是地球的冷極之一,也是大氣的冷源,那裡聚集了大量冷氣團,導致極地低空形成冷性高壓,高空則形成冷性低壓,這個極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渦旋系統,就是極地渦旋,它也是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來源之一。
在冬季,當極地渦旋四周的高空急流實力強,極地渦旋就老實窩在北極地區上空逆時針轉圈圈,極地以外地區的寒潮、冷空氣就相對不會那麼活躍,那麼這一年就可能是暖冬了;當高空急流減弱,裹挾了大量極地冷氣團的極地渦旋就有了南下的機會,影響北半球的冷空氣就更為活躍。
△2017年影響美國的極地渦旋示意圖。來源:NOAA網站
之前的跨年寒潮和這次凍哭我們的寒潮,之所以這麼冷,一方面是因為兩次寒潮間隔時間不遠,前一波剛凍透了土地,還沒來得及回暖,後一波緊跟而至,基礎氣溫本就低,再降溫,就雪上加霜,冷上加冷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實力強勁,這兩股寒潮都是極地渦旋的部分主體南下,路過西伯利亞地區這個冷空氣「加油站」積蓄了更多能量,讓冷氣團的氣溫更低,降溫能力更強。
以這次寒潮為例,上圖是今天北半球500hPa風場+氣溫圖,可以明顯看到,極地渦旋已經南下延伸到了我國東北地區,來自數千公裡之外的極地冷氣團正順著這個通道(圖中粗紅箭頭)滾滾而來。
總之,四捨五入一下,我們也是體驗過極地冷空氣的人了,也無怪大家這兩天說出門如闖北極了。
預計1月9日開始,這波寒潮影響趨向尾聲,這個極地的冷氣團通道也將逐漸減弱,但之後仍有補充冷空氣活動,所以未來一段時間裡,大家依然逃不過冷的感受,防寒保暖不能大意!
總編/孔令勇
編輯排版/孔德雲
綜合/中國天氣網、彌勒氣象、彌勒交警大隊等
彌勒愛國衛生「7+2」專項行動曝光監督
1.打開「彌勒頭條」APP,點擊「便民圈」,點擊右上角「小相機」標識。↓↓
2.進入發布界面,如發布微信朋友圈一樣,發布曝光內容。 ↓↓
原標題:《彌勒「冰封」!緊急通知!嚴防冰雪災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