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滑坡成因公布 專家組認定是碎屑流地質災害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4月5日電 (貢桑拉姆)西藏「3·29」山體滑坡災害現場救援指揮部5日發布消息,通報專家組關於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普朗溝「3·29」滑坡災害形成原因的論證意見(全文如下)。意見稱,「3·29」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巖石破碎、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關於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普朗溝「3·29」滑坡災害形成原因的論證意見

  一、基本情況

  2013年3月29日6時許,普朗溝澤日山東坡約30萬立方米塊碎石土體失穩形成滑坡,帶動下遊溝道鬆散堆積物形成長約2千米的碎屑流,其中,溝口段堆積體長約600米、寬70—180米、厚15—25米,總體積約200萬立方米。滑坡災害造成66人死亡、17人失蹤。

  「3·29」滑坡災害發生後,滑坡體後緣臨空,出現多條拉張裂縫,最長達600餘米,形成不穩定斜坡,體積約350萬立方米。4月1日以來多次發生局部滑動,對下遊2000多名施救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二、成因分析

  1、滑坡位於普朗溝源頭,地形陡峻,坡度達42—45°,呈「V」型狹長溝谷,滑坡源頭到堆積區長約1980米。滑坡後緣高程5359米,前緣高程4535米,高差824米。

  2、區內地質條件複雜,推覆構造、滑覆構造發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出露地層主要有多期形成的火成巖、沉積巖,巖石蝕變強烈,巖體破碎。表層第四系主要為塊碎石層,被當地群眾稱為「澤日山」(意即「碎石山」)。

  3、2012年11月至今年2月期間,極度乾燥;3月以來,連續多次陣雪,雪水滲透,降低斜坡體穩定性。

  4、滑坡的啟動過程系後緣殘坡積體失穩滑動,推動前緣鬆散堆積體,形成整體滑動。

  綜上所述,「3·29」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巖石破碎、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三、建議

  1、加強對滑坡災害的監測預警,在滑坡源頭、搜救現場設立警戒標誌;對滑坡後緣不穩定斜坡加以防範,避免再次發生地質災害;對搶險搜救區進行整理,消除次生災害隱患。

  2、高度重視全面排查居民區、工程建設區、工礦企業、旅遊區和臨時人員居駐地等場址的地質安全,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災預案和責任制,嚴防地質災害造成群死群傷。

  專家組組長:岑嘉法

  2013年4月4日

  西藏「3·29」滑坡災情論證專家組名單

  岑嘉法,國土資源部諮詢中心研究員,專家組組長;

  殷躍平,國土資源部地災應急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研究員,專家組副組長;

  多吉,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總工、教授級高工,專家組副組長;

  侯金武,國土資源部地質監測院院長、研究員;

  劉傳正,國土資源部地災應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魏雲傑,國土資源部地災應急中教授級高工。

相關焦點

  • 西藏公布墨竹工卡縣滑坡災害形成原因 成因有4點
    新華社拉薩4月5日電(記者王軍)西藏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山體滑坡災害現場救援指揮部5日公布以國土資源部高級諮詢中心研究員岑嘉法為組長的專家組形成的《關於西藏「3·29」滑坡災害形成原因的論證意見》。《意見》認為,這次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巖石碎坡、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 談茂縣山體垮塌成因:警報能否在災害到來前拉響?
    6月24日5時45分,四川阿壩州茂縣疊溪鎮突發山體垮塌災害,經專家現場踏勘初步分析,這是一次降雨誘發的高位遠程崩滑碎屑流災害,垮塌山體為當地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山體,塌方量約為800萬立方米。截至25日14時,災害已造成62戶被埋、93人失聯。
  • 西藏易貢山體滑坡搶險減災取得巨大成功 - 東方網
    12日全部下洩,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西藏易貢滑坡搶險減災工作取得巨大成功。今年4月9日,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易貢藏布江(雅魯藏布江的二級支流)扎木弄溝因氣溫變暖、冰雪融化發生舉世罕見的巨型高速滑坡,形成長、寬各約2500米,平均高約60米,體積約3億立方米的滑坡堆積體。
  • 我國雲貴高原是地質災害最為多發地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並存
    雲貴高原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通常具有複雜性、周期性、潛在性、突發性、群發性和多因性的特徵。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和發生過程我們可以將自然災害劃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氣象災害,包括颱風、洪澇、乾旱、低溫凍害、冰雹等災害;第二類是地質(地貌)災害,包括火山噴發、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第三類是生物災害,包括鼠災、蟲災等災害;第四類是海洋災害,包括海嘯、海冰、災害性海浪、風暴潮等災害。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啟動並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力量進行搶險救災。 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1.什麼是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 摸底「地質災害博物館」
    在波密縣易貢鄉加拉村附近,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一批科研人員在易貢藏布流域等區域開展扎木弄溝地質災害鏈誘發下遊河道滑坡泥石流災害調查與危險性評價的調查。
  • 專家初步分析三大原因造成陝西子洲山體滑坡災害
    新華社西安3月12日電(記者陳鋼、霍思穎)記者從陝西省政府了解到,3月10日凌晨發生在陝西子洲縣的黃土崩塌災害成因已初步認定,為自然形成的大型黃土崩塌地質災害。    根據國土資源部、陝西省國土資源廳應急調查工作組的實地初步調查,認為造成此次山體滑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 武警黃金部隊地質專家抵達茂縣滑坡高點,獲取第一手勘查資料
    武警黃金部隊地質專家抵達茂縣滑坡高點,獲取第一手勘查資料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7-06-27 20:47 來源:澎湃新聞
  • 南方暴雨致多地山體滑坡,這種地質災害如何預警?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入汛以來,南方部分省份持續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險情。7月8日凌晨4時許,受特大暴雨影響,湖北黃梅縣大河鎮袁山村3組突發山體滑坡,致8人死亡。同日,貴州銅仁松桃苗族自治縣甘龍鎮石板村田堡組發生山體滑坡,目前仍有6人失聯。
  • ...重點專項「強震區滑坡崩塌災害防治技術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2020-07-08  瀏覽: 2020年7月4日,由同濟大學石振明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強震區滑坡崩塌災害防治技術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以騰訊視頻會議形式召開。
  • 都江堰關於「中興鎮7·10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最新通報
    都江堰關於「中興鎮7·10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最新通報 來源: 人民網 【字體:大 中 小】   人民網成都7月11日電 (王思涵)記者從都江堰市中興鎮7·10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情況通報會上獲悉
  • 恩施通報沙子壩地質災害處置情況 堰塞湖瞬間潰壩風險有所緩解
    7月22日凌晨,恩施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沙子壩地質災害處置情況。7月22日凌晨,恩施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沙子壩滑坡應急處置指揮部副指揮長、恩施市委副書記、市長蘇勇,自然資源部駐湖北地質災害專家組組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潘偉,湖北省地質局第二地質大隊隊長助理、高級工程師付強通報了該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地質災害處置情況。本次地質滑坡點位於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是該市167個地質災害監測點之一。由於地處清江河谷,地質特殊,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該片區域不同程度發生過地質滑坡現象。
  • 滑坡是陝西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如何防治?
    陝西黃土分布極為廣泛,黃土滑坡是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陝西關中及北部均被黃土大面積連續覆蓋。典型黃土在外荷作用下會發生顯著附加下沉變形的工程特性,以及在雨水作用下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山西鄉寧致20死山體滑坡調查報告發布:系自然成因災情
    本文轉自【中國應急管理報】;中國應急管理報·中國安全生產網5月14日消息,近日,山西省應急管理廳發布了山西鄉寧「3·15」山體滑坡調查評估報告,報告認定鄉寧「3·15」山體滑坡是黃土自身特性和自然因素長期作用下自然演化的結果,是自然成因的災情為大型的滑坡地質災害。
  • 中國基於北鬥一號衛星系統建13個地質災害監測示範區
    中新社福州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此間舉行的第12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獲悉,利用北鬥一號衛星系統作為信息傳輸系統,中國在全國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應力等4類地質災害類型,已建成北京、上海、三峽庫區、西藏拉薩、汶川地震帶等13個地質災害監測示範區,基於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的示範監測系統運行穩定、良好。
  • 新餘市副市長何慕良督導湖陂村中屋組地質災害滑坡治理工程
    12月2日,新餘市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何慕良來到仙女湖區仰天崗辦事處湖陂村中屋組地質災害滑坡治理施工現場督查指導。市政府副秘書長盧永寧、市自然資源局四級調研員溫桂林、省地礦局九〇二地質大隊副大隊長李文勝等陪同。
  • 地質災害監測員發滑坡預警 一張裂縫照片救了全村人
    陳光明(中)和村民吃盒飯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俊)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山體滑坡前,地質災害監測員陳光明巡查時,發現地面出現一道裂縫。他及時發出預警,成為這次滑坡災害的「吹哨人」。58歲的陳光明是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組組長。今年4月,汛期來臨,村裡組織地質災害應急培訓和演練,陳光明再次幹起「老行當」——地質災害監測員。「每逢下雨,我都要到處看一看。」昨日,陳光明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他負責監測的範圍,轉一圈大約需要2個小時。
  • 深圳山體滑坡災害發生後,救援工作迅速展開
    原標題:深圳山體滑坡災害發生後,救援工作迅速展開   綜合新華社深圳12月20日電 20日11時40分許,廣東深圳市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恆泰裕工業園發生山體滑坡,附近西氣東輸管道發生爆炸。深圳市應急辦主任楊峰20日晚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日深圳光明新區滑坡造成59人失聯、33棟建築被毀。
  • 切坡蓋房導致山體滑坡,村民房屋被掩埋,損失達...
    就在切坡整理的第六天,一場塌天大禍從「天」而降,距離自家地基幾十米遠的變電站發生爆炸,進而山體產生大面積滑坡,附近村民房屋被掩埋,經濟損失高達百萬元。事發後,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國土資源局第一時間委託地質勘查部門做了《地質災害成因分析論證報告》,並依照這個報告出具了《地質災害治理責任認定書》,認定這起事故主要起因是翁俊明切坡建房導致的山體滑坡,然而翁俊明並不服這份地質災害責任認定,認為自己在這起事故中自己也是受害者,而責任認定書認定自己為事故全部責任人,顯然不合理,他認為縣電力公司的變電站爆炸是這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 西藏江達山體滑坡詳情曝光 西藏江達山體滑坡原因是什麼後果嚴重嗎
    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與四川甘孜州白玉縣交界處發生的山體滑坡造成金沙江斷流並形成堰塞湖。那麼現在救援情況如何,在救援路上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昨天(11號)深夜11點50分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編輯聯繫到當時正在前往災區的 康定市消防大隊 爐城路 中隊政治指導員 黎禎 ,他介紹了昨天夜間的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