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地質災害博物館」

2020-12-05 人民網

在波密縣易貢鄉加拉村附近,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左二)和同事一起向當地村民了解2015年發生在易貢湖邊上的泥石流情況(4月1日攝)。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一批科研人員在易貢藏布流域等區域開展扎木弄溝地質災害鏈誘發下遊河道滑坡泥石流災害調查與危險性評價的調查。該調查以西藏波密縣易貢湖扎木弄溝2000年及歷史上其它地質災害鏈事件為背景,調查該災害鏈誘發下遊河道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特徵、位置、範圍及災害損失,以預測該區域災害發展趨勢,對誘發下遊河道災害危險性進行預測,並評價災害鏈對易貢湖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工程的影響並提出減災措施與建議。據介紹,該流域在1902年和2000年分別發生大型滑坡泥石流,自2000年以來的17年裡,每年發生滑坡泥石流多達10餘次,被稱為「地質災害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在波密縣易貢鄉扎木弄溝,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中)和項目組成員蹇麗娟(左)、劉麗紅(右)在討論扎木弄溝滑坡泥石流災害發生情況(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在波密縣易貢鄉加拉村附近,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右)和項目組成員劉麗紅在採集易貢湖邊上的泥石流堆積物(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在波密縣易貢鄉加拉村附近,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右)和項目組成員蹇麗娟在採集易貢湖邊上的泥石流堆積物(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在波密縣易貢鄉加拉村附近,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寧生(左一)和項目組成員劉麗紅(左二)、蹇麗娟(左三)、佘德彬(左四)在測量匯入易貢湖的山泉流速(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責編:帥筠、邱燁)

相關焦點

  • 這處災害治理「博物館」,藏著235處地質隱患
    作為北京市惟一的純山區,門頭溝區的山區總面積佔98.5%,而其中公路總裡程的93.8%為山區線路,500多公裡的公路沿線分布有23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數量位居全市16區之首。由於門頭溝山區地質災害的複雜性和治理手段的多樣性,也使得這裡的國道沿線被喻為地質災害治理的「博物館」。
  • 截至目前 我州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涼山,地質構造複雜、地質環境脆弱,降水不均衡且夜雨居多,再加之近年來人類工程活動強烈,造成了我州地質災害風險較大。目前,我州錄入省平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達3930個、重點監控區域為410個。夯實機制 提前防範地災風險今年涼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始於4月19日。當日,涼山州政府組織召開了2020年全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
  • 地質災害分類、分級
    一、地質災害分類分級原則(1)地質災害是依據地質災害概念和涵義進行全面的科學分類。凡是與內動力地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人類工程動力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以巖石圈自然地質作用為主導因素形成的自然災害都歸入地質災害類型。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
    地質災害監測系統解決方案的提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全國各地的地質災害治理水平得到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概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通過結合專業的地質災害監測設備和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地質災害的監測及預警功能。
  • 市應急局組織召開《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地質災害...
    近期,市應急局組織召開地震地質災害項目編制工作驗收會,驗收通過了《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地質災害現場應急救援技術規範》項目。市應急管理局防汛處、安科院,項目實施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驗收會議。會上,市應急局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關於項目編制背景、編制思路、主要內容、實施情況、完成成果等情況的匯報,審閱了相關的成果報告,一致認為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同意通過驗收,並對《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徵求意見稿)、《地質災害現場應急救援技術規範》(報審稿)中主要內容提出了修改建議。
  • 2020年11月份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12月份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1-11月份,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7809起,其中滑坡4794起、崩塌1790起、泥石流897起、地面塌陷178起、地裂縫142起、地面沉降8起,造成117人死亡、22人失蹤、5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50.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增加26.5%和81.4%,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減少37.9%(表1)。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三、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及地質環境區劃(一)市級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1.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易發區是指具備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環境條件,容易或者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是地質災害監測和防治的重點區域。
  • 《面對》——地質災害科教紀錄片
    《面對》——地質災害科教紀錄片 2020-07-13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10月份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11月份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1-10月份,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7771起,其中滑坡4775起、崩塌1775起、泥石流897起、地面塌陷174起、地裂縫142起、地面沉降
  • 深海地質災害有哪些?
    隨著我國海洋科技戰略的實施,海洋地質人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未知的深海。在這片未知的區域——深海底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生了或者將會發生哪些不為人知的地質災害呢?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國深水技術發展較為迅速。最近幾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動員、組織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地質災害現場進行踏勘,並出具踏勘意見,為地方政府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範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本標準適用於重慶市因人身財產和環境保護、城鎮規劃及工程建設等需要而進行的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塌岸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不適用於其它工程勘察。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一、四川省地質災害概況及災害頻發的原因四川省是我國地質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這些外在因素進一步加劇了我省地質災害的發生。二、我省地質災害防治舉措與成效為了有效防範地質災害,我省提出了「以調查評價為先導、以預案建設為基礎、以監測預警為關鍵、以工程防治為主體、以應急管理為支撐。」的地質災害防治理念和思路。
  • 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 監測儀器儀表大顯身手
    中國領土廣闊,地質較為複雜,一旦遇到暴雨等惡劣天氣,有些省份會經常發生地質災害。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每一場兇猛的災害都來得地裂山崩,因此,對地質災害進行防治,已經刻不容緩。在過去幾十年裡,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數量眾多,導致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損害。為此,亟需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據統計,2019年發生地質災害其中滑坡4220起、崩塌1238起、泥石流599起、地面塌陷121起、地裂縫1起和地面沉降2起,全年地質災害共造成211人死亡、13人失蹤、7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7.7億元。
  • 巴中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
    面對嚴峻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我市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領導防災減災指示批示精神和決策部署,創新機制,突出重點,壓實責任,嚴密防範,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突出,亮點紛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形成「五縱五橫」防災格局,凝聚齊抓共管合力。
  • 青島地質院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及風險排查工作
    接到預報信息後,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緊急調集技術人員,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及風險排查工作。  圖4 7月23日發布青島市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黃色預警)  7月22日-23日,青島地質院有序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全市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工作,3名專家及6名技術人員組成3個巡查工作小組,分別趕赴城陽區、市南區和嶗山區開展地質災害巡查工作。
  • 科普:何謂地質災害及如何為之分類?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王立彬)自然的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其產生的後果便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稱為地質災害。    表面上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溼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等都屬於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就其成因而論,主要由自然變異導致的地質災害稱自然地質災害;主要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人為地質災害。
  • 山西確定2020年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1月16日上午,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組織省住建、交通、水利、應急、氣象、地震等有關部門,舉行山西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會商會。根據山西地質災害的分布特點和發育特徵,經專家預測會商,確定晉西黃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等4個地區為2020年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 龍門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
    龍門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 2020-06-02 02: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全國地質勘查行業首屆地質調查員(地質災害方向)職業技能競賽總...
    黃強攝&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柳州11月14日電 11月13日,全國地質勘查行業首屆地質調查員(地質災害方向)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在廣西柳州閉幕。競賽閉幕式頒發團體獎、個人獎及其他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