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報國初心,牢記地質使命-青島地質院助力全市防災減災
文/張健 圖/顧朝傑 5月12日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多年來,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局黨委工作要求,積極發揮事業職能,堅定初心,攻堅克難,不斷提高地質技術保障能力,持續築牢防災減災安全防線,切實做好青島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為政府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承擔保護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任
-
青島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嶗山區橙色預警
青島新聞網8月6日訊(記者 朱穎)8月6日下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青島市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2020年8月6日13時-2020年8月7日13時)及提示信息》。根據前期實際降雨量、未來24小時降雨預報及地質環境等影響因素綜合分析,嶗山區大部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橙色預警),青島市區、城陽區東部、即墨區東南部、平度市北部、西海岸中東部等地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請當地政府和相關單位做好地質災害防範工作。
-
防汛衝在前 救災顯擔當——青島地質院環境黨支部防汛抗災工作側記
汛期開始前,結合青島市降雨預警級別和院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提供的信息,冷靜分析不同降雨等級地區的地質災害發育狀況,按照易發程度進行分區,並對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可能危及的範圍及造成的損失進行了詳細估算。積極進行技術力量和物資調配,購買了麻袋、砂石、手電、尖木樁等物資對各項目部及潛在隱患點進行發放。
-
青島發布24小時地質災害黃色預警 市區、嶗山區等地要注意了
半島記者 於紅靚23日下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青島市氣象局聯合發布青島市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報時段為2020年7月23日19時~2020年7月24日19時,預警等級為黃色預警。
-
龍門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
龍門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 2020-06-02 02: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降水量疊加地質災害風險較常年偏高 青島市防指組織專家研討具體方案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警惕7處水庫洩洪導致河道護岸衝毀、堤防破壞等風險,重點關注即墨東京山、鶴山等重要地質災害點……日前,市防指辦公室組織市防汛有關專家和市氣象、水文、水務、應急、自然資源和規劃、海洋、農業農村等部門,召開防汛會商會議。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技術!空天地一體化應對地災防治難題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地質災害具有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特徵複雜等特點。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要求,我國正在按照研究原理、發現隱患、監測隱患、發布預警「四步」工作方案,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的風險調查、重點隱患排查、綜合監測以及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等能力。
-
巴中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
建立市、區縣、鄉鎮、村社、監測員「縱向到底」和黨委政府、職能監管部門、責任單位人員「橫向到邊」的防災責任體系,層層壓緊壓實防災減災救災責任;召開地質災害指揮部全體會議2次,主汛期召開一月一次專題調度會,強化重點工作落地落實;汛期安排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交通等12個部門牽頭開展一月一次督查,對發現的問題跟蹤督辦,限期整改;建立「管轄區必管地災」「管行業必管地災」的防災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地質災害合力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完成文成、樂清、泰順、永嘉4 個縣(市)農村山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通過農村山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以及其他專項調查評價工作,進一步查明地質災害隱患的分布規律、發育特徵、形成條件和影響因素等,為防災減災奠定了基礎。監測預警體系日臻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人員力量不斷加強。「十二五」期間共發布預報(警)信息1129 次,其中預報預警692 次,實時預警信息437 次。
-
四川發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10市州黃色預警(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29日訊(記者 雷茲)7月29日,四川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全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結合四川省氣象臺天氣預報情況,7月29日20時至7月30日20時,全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為3級(黃色預警,注意級)。
-
這個研討會瞄準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如何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江芸涵)5月18-19日,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專題研討會在成都理工大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對重大地質災害潛在隱患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進行專題研討,重點研討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哪裡?」、「什麼時候可能發生?」
-
6月18日-19日廣東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結果
湖東鎮、博美鎮、內湖鎮、陂洋鎮、八萬鎮、金廂鎮、橋衝鎮、銅鑼湖農場,河源市紫金縣紫城鎮、附城鎮、龍窩鎮、九和鎮、烏石鎮、水墩鎮、南嶺鎮、蘇區鎮、瓦溪鎮,河源市龍川縣鶴市鎮、黃布鎮、紫市鎮、通衢鎮、登雲鎮、豐稔鎮、四都鎮、鐵場鎮、龍母鎮、田心鎮、黎咀鎮、黃石鎮、赤光鎮、新田鎮、車田鎮、巖鎮鎮、麻布鎮、貝嶺鎮,河源市東源縣錫場鎮,東莞市鳳崗鎮,揭陽市普寧市 請上述地區政府、部門和群眾根據預警等級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1999年起,我省配合國家相關部門開展了縣域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已累計開展縣域地質災害調查800餘次,初步摸清了我省地質災害發育分布狀況。十八大以後,全國又組織開展了縣域1:50000地質災害詳細調查。
-
魯南院開展崩塌地質災害專項勘查工作完成野外初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影 通訊員 張燕 王元新 濟寧報導近日,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與新疆地勘局第一地質大隊合作的崩塌地質災害專項勘查項目完成了全部的野外工作及野外資料整理工作,並通過了主管單位組織專家進行的初步驗收。
-
山東繼續發布颱風橙色預警,部分地區需警惕地質災害!
省氣象臺於8月25日17時繼續發布颱風橙色預警信號: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今天16時中心位於東海北部海面,距離韓國濟州偏南方向約380公裡(北緯30.1度、東經125.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強颱風級)。
-
浙江省衢州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
衢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衢州市氣象局2020年6月25日09時00分聯合更新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預計6月25日09時至6月26日09時,開化縣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高(橙色預警);常山縣、衢江區、柯城區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黃色預警)。
-
2號颱風「鸚鵡」來臨,地質災害防治如何做?省自然資源廳有這一套「組合拳」
由於巡排查落實到位、預警及時,赤獅坑村實現成功避險,未造成人員傷亡。同樣是在清遠市清城區,轄內龍塘鎮國營銀盞林場墨斗塱村從6月6日開始持續不斷地下雨乃至大暴雨。發現墨斗塱村後山體有異常後,龍塘鎮自然資源所及鎮政府工作人員主動進村動員地處危險區域的村民撤離。8日凌晨3點,村後山突發泥石流,衝毀2棟、損毀1棟泥磚房。
-
地質環境監測院開展災害普適型監測預警儀器示範試用工作
普適型多功能地質災害智能監測預警儀簡稱普適型預警儀。內置位移傳感器、傾角傳感器及加速度傳感器,可適應於滑坡、危巖崩塌和落石感知等多種工況場景之下的監測工作。其體積小、功耗低、易安裝的特性能滿足臨災應急環境下的監測需要。適型預警儀支持預警閾值設置,內置蜂鳴器和LED燈,一旦超過預警閾值可自動啟用聲光報警功能。
-
渠縣局紮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生命工程,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2020年渠縣「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活動中,渠縣自然資源局收到地質災害類群眾訴求8件,主要是反映屋前房後及渠江兩岸發生地質災害等有關問題。渠縣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業地勘單位現場踏勘,進行逐一核實。
-
嶽西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嶽西縣包家鄉人民政府-嶽西...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氣象、水利、交通等部門和有關單位,應在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人口密集區、公路幹線、礦山及建設工程等重要地段,加強巡查、排查,開展綜合監測預警工作。4.1.4 地質災害險情排查和巡查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鄉鎮人民政府要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的定期排查和不定期的檢查與巡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範,劃定災害危險區,設置危險區警示標識,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