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市副市長何慕良督導湖陂村中屋組地質災害滑坡治理工程

2020-12-04 瀟湘晨報

12月2日,新餘市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何慕良來到仙女湖區仰天崗辦事處湖陂村中屋組地質災害滑坡治理施工現場督查指導。市政府副秘書長盧永寧、市自然資源局四級調研員溫桂林、省地礦局九〇二地質大隊副大隊長李文勝等陪同。

在現場,何慕良認真聽取了技術人員對工程施工進展情況的介紹,詳細了解了治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何慕良指出,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始終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作為一項民生大事來抓,要把中屋組地質災害滑坡治理工程建成全市的一項民心工程、示範工程。

何慕良就進一步做好工程後續建設提出了四點工作要求:一是各方要通力合作,落實責任,有序推進中屋組滑坡治理工程的進度。對混凝土等施工材料運輸進場公路管制問題,由仰天崗辦事處負責與交警部門的溝通聯繫,立即著手解決。二是堅持質量工期兩不誤原則。在抓好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爭取年前竣工,讓中屋組村民過一個「安心年」。三是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我們不僅要宣傳中屋組這項滑坡治理工程為民舒心解憂的做法,重要的是要大力宣傳全市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建設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因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四是要加強安全防範。要提高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要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安全有序作業。

據了解,仰天崗辦事處湖陂村中屋組地質災害隱患點滑坡規模約 10000立方米,穩定性較差,威脅村民36戶144人,潛在經濟損失約1800萬元。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多次深入湖陂現場調研和督促指導,今年9月份申報了中央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資金項目,已通過了省級專家評審,核定投資496萬元。目前,由江西省新達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施工建設。

【來源:新餘市地災應急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物探隊中標的信宜市梅崗公園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開工
    1月6日,物探隊中標的「信宜市梅崗公園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在施工現場舉行開工儀式,省地質局副局長陳周平、物探隊大隊長張杏清、茂名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李明、信宜市副市長梁志毅、信宜市自然資源局總工賴平等有關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
  • 截至目前 我州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涼山,地質構造複雜、地質環境脆弱,降水不均衡且夜雨居多,再加之近年來人類工程活動強烈,造成了我州地質災害風險較大。目前,我州錄入省平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達3930個、重點監控區域為410個。今年以來,全州成功避讓了木裡縣項腳鄉項腳村阿牛窩子泥石流、西昌市安哈鎮響水溝2、3號泥石流、布拖縣羅家坪鄉愛國村1、2組滑坡、木裡縣白碉苗族鄉呷米坪村麥架坪組滑坡等24起地質災害,提前組織撤離避讓2759人,避免傷亡431人,避免經濟損失3224.32萬元。
  • 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2010年,我省首次創建汛期駐守督導機制,組建了四川省地震重災區2010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督導組及應急搶險小分隊。工程治理是徹底消除災害隱患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省在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方面,提出了「生命安全、生態修復、生活改善、生產促進」多目標整合推進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理念和思路,將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險、避險搬遷、監測預警等防災措施與生態治理、區域復綠、土地復墾有機結合。
  •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範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本標準適用於重慶市因人身財產和環境保護、城鎮規劃及工程建設等需要而進行的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塌岸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不適用於其它工程勘察。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規則。
  • 滑坡是陝西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如何防治?
    陝西黃土分布極為廣泛,黃土滑坡是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陝西關中及北部均被黃土大面積連續覆蓋。典型黃土在外荷作用下會發生顯著附加下沉變形的工程特性,以及在雨水作用下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溫泉鎮2020年地質災害防災方案-應急預案-嶽西縣溫泉鎮人民政府...
    鎮道和通村道路)為主;(2)重要地質災害點或隱患點有:桃嶺村寨巖組山體滑坡、桃嶺村石橋組山體滑坡、桃嶺村竹園組山體滑坡;,實行分級網格化管理和鎮村督導組成員包村負責的原則、誰受益,誰引發、誰治理」方針,組織好重點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申報工作
  • [分享]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資料下載
    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專題為您提供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西藏滑坡成因公布 專家組認定是碎屑流地質災害
    中新網拉薩4月5日電 (貢桑拉姆)西藏「3·29」山體滑坡災害現場救援指揮部5日發布消息,通報專家組關於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普朗溝「3·29」滑坡災害形成原因的論證意見(全文如下)。意見稱,「3·29」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巖石破碎、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 南方暴雨致多地山體滑坡,這種地質災害如何預警?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入汛以來,南方部分省份持續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險情。7月8日凌晨4時許,受特大暴雨影響,湖北黃梅縣大河鎮袁山村3組突發山體滑坡,致8人死亡。同日,貴州銅仁松桃苗族自治縣甘龍鎮石板村田堡組發生山體滑坡,目前仍有6人失聯。
  • 百色市2億元投入地質災害治理 為1萬多人消除安全隱患
    廣西新聞網百色12月3日訊(通訊員 林珊 陸軍生)近日,筆者從百色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近年來,百色市累計投入地質災害工程治理資金22189萬元,對109個隱患點治理項目進行治理,為1萬多群眾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恩施通報沙子壩地質災害處置情況 堰塞湖瞬間潰壩風險有所緩解
    7月22日凌晨,恩施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沙子壩地質災害處置情況。7月22日凌晨,恩施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沙子壩滑坡應急處置指揮部副指揮長、恩施市委副書記、市長蘇勇,自然資源部駐湖北地質災害專家組組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潘偉,湖北省地質局第二地質大隊隊長助理、高級工程師付強通報了該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地質災害處置情況。本次地質滑坡點位於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是該市167個地質災害監測點之一。由於地處清江河谷,地質特殊,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該片區域不同程度發生過地質滑坡現象。
  • 山體滑坡防護施工方案_2020年山體滑坡防護施工方案資料下載_築龍...
    地質災害防治依然是地 查看詳情 瀏覽數:13 關鍵詞: 易地扶貧搬遷 地質災害隱患點
  • 都江堰關於「中興鎮7·10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最新通報
    都江堰關於「中興鎮7·10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最新通報 人民網成都7月11日電 (王思涵)記者從都江堰市中興鎮7·10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情況通報會上獲悉,7月10日,都江堰市中興鎮三溪村一組五裡坡發生特大高位山體滑坡超200萬立方,造成嚴重危害。
  • 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 監測儀器儀表大顯身手
    在過去幾十年裡,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數量眾多,導致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損害。為此,亟需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據統計,2019年發生地質災害其中滑坡4220起、崩塌1238起、泥石流599起、地面塌陷121起、地裂縫1起和地面沉降2起,全年地質災害共造成211人死亡、13人失蹤、7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7.7億元。
  • 鄭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馬義中深夜帶隊督導檢查大貨車查控情況...
    為進一步完善市區道路通行結構、加大重汙染天氣的治理力度,近年來,鄭州交警部門均加大了對貨運車輛進入市區通行的管控力度,對確需通行市區的貨運車輛實行了通行證管理制度,針對不同車輛運輸需求,實行限定時間、限定路線允許貨車通行。但是,個別貨車司機為了通行便利,存在偽造通行證的違法行為。
  • 近五年,四川20萬人搬出地質災害危險區域
    蒲江縣西來鎮銅鼓村1組村民王龍高,心底滿滿的幸福。「終於不再提心弔膽地過日子了,能住進這麼漂亮的小區,以前根本不敢想!」王龍高是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戶,和王龍高一樣,「十三五」期間,四川已有54946戶近20萬人告別了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老屋,搬進小區住進新房。
  • 巴中連續九年地質災害「零傷亡」
    制定「值班值守十問五告知」「人為引發地質災害追責措施」「隱患點三牌格式標準」「地質災害防治VI識別系統和應急物資標準」等制度,推行地質災害防治巡查排查、監測預警、值班值守、應急救援、工程地質災害防範等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落實「分級量化」響應辦法,施行靶向預警管控。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備考十餘年,篇篇是經典 地質災害是指在地球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由各種地質作用形成的災害性地質事件。地質災害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變化規律,既受制於自然環境,又與人類活動有關,往往是人類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
  • 地質災害監測員發滑坡預警 一張裂縫照片救了全村人
    陳光明(中)和村民吃盒飯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俊)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山體滑坡前,地質災害監測員陳光明巡查時,發現地面出現一道裂縫。他及時發出預警,成為這次滑坡災害的「吹哨人」。58歲的陳光明是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組組長。今年4月,汛期來臨,村裡組織地質災害應急培訓和演練,陳光明再次幹起「老行當」——地質災害監測員。「每逢下雨,我都要到處看一看。」昨日,陳光明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他負責監測的範圍,轉一圈大約需要2個小時。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地質災害類型以滑坡為主,佔比86.6%,規模以小型為主,多發生於強降雨過程中。災害主要集中在湘中地區的寧鄉市、新化縣、安化縣,湘西地區的瀘溪縣、麻陽縣以及湘東北地區的瀏陽市、平江縣等地,多發生於切坡建房、公路交通沿線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