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

2021-01-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多米尼克新聞在線》2020年12月16日報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5日發布題為「下一個前沿:人類發展與人類紀」的《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 2020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The Next Frontier: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Anthropocene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世界面臨的最新危機,但除非人類釋放對自然的控制,否則它不會是最後一次。報告認為隨著人類和地球進入一個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紀時代,所有國家應通過考慮人類對地球帶來的危險壓力,消除阻礙變革的權力和機遇之間的嚴重失衡,來重新設計發展的道路。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辦公室主任、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佩德羅·孔塞考稱,人們對地球壓力的感受與社會如何運作息息相關。如今撕裂的社會正將人類和地球置於衝突的軌道上。要想以一種使所有人都能在這個新時代繁榮發展的方式減輕對地球的壓力,就需要消除阻礙轉型的不平等現象。為此《2020人類發展報告》除了繼續使用衡量一個國家衛生、教育和生活水平等發展指數外,引入了一個實驗性新視角指數,包括一個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材料足跡指標。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巴貝多和東加勒比地區代表Ugo Blanco表示,《2020人類發展報告》這種創新方法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加勒比區域特別有意義,因為脆弱性和依賴性的加劇需要作出緊急和明確的決策。由於發展指數的調整,有50多個國家退出了2020年人類高度發展組別,反映出這些國家對化石燃料和材料的依賴。但加勒比地區一些國家的排名提升了,表明通過努力減輕對地球的壓力是可能的。

《2020人類發展報告》進一步強調公共行動可以解決不平等現象,例如實行累進稅、通過預防性投資和保險保護沿海社區,可以更好地保護生活在世界海岸沿線8.4億居民的生活。但必須採取協調一致的努力,以確保上述行動不會使人類與地球進一步對立。佩德羅·孔塞考表示:人類發展下一個前沿領域不是在人與樹木之間做選擇,必須認識到那種不平等的、碳密集型的增長驅動的人類進步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只有通過解決不平等、利用創新和與自然合作,人類發展才可以向前邁出轉型的一步,支持人類社會和地球的共存。


相關焦點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警告:疫情可能導致人類發展指數首次出現衰退
    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5月20日警告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通過全球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等綜合指標衡量的人類發展指數可能在今年出現衰退,這也將是「人類發展」這一概念自1990年引入以來的首次衰退。
  • 聯合國發布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
    vodfile9.news.cn/data/cdn_transfer/B1/22/b125d03ebf5cb6f1f7c5bbe9fb51a1c43a5af222.mp4; 聯合國發布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衡量人類進步增加一項新指數
    12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近年來發生最嚴重的一次世界級危機,但這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除非人類停止對自然的貪婪掠奪。▍把環境因素納入衡量發展與進步維度報告建議各國領導人立即做出取捨與決策:立刻採取積極大膽的舉措,減少人類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否則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將停滯不前。該報告新增了一項衡量人類進步的指數:「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PHDI),該指數納入了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和「物質足跡」的概念。
  • 《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在京正式發布
    《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在京正式發布清華新聞網12月24日電 12月20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以下簡稱「規劃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發布會暨人類發展政策論壇在北京鳳凰國際媒體中心舉行。
  • 聯合國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賴比瑞亞排名176 處於低人類發展類別
    利《遺產報》12月10日消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賴比瑞亞國家辦事處於12月9日正式發布聯合國《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報告指出,賴比瑞亞2018年的人類發展指數(HDI)值為0.465,在189個國家中排名第176位,處於低人類發展類別。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18年,賴比瑞亞HDI值從0.422增加到0.465,增長了10.2%。
  •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報告:智利繼續領跑拉美地區
    孔慶玲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近日發布的最新「人類發展指數(Índice de Desarrollo Humano,英文縮寫為HDI)」報告顯示,智利得分0.843
  • 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國人類發展水平取得巨大進步
    來源:人民日報聯合國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國的人類發展水平取得巨大進步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陳尚文、程是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9日發布的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從1990年的0.501躍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長了近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植物醫生籤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備忘錄
    2020年10月14日,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今天與北京植物醫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致力於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打造基於各自專業領域的公共-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探索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聯合國最新發布2020人類發展指數,荷蘭排名全球第八!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日發布了《2020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對全球189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評估排名。在本次排名中,荷蘭排名第八位! 聯合國自1990年起對《人類發展指數》進行編制排名,專家們通過研究大量的數據信息對全球各個國家進行評估分析,而結果於次年公布。聯合國每年都計算人類發展指數,以衡量國家的進步。
  • 王玲書記會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圖們倡議」來賓
    11月8日下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圖們倡議」秘書處崔勳主任、高級項目官員朱澍、項目官員瓦爾婭一行3人來訪我校。我校黨委書記王玲與來賓座談。  王玲書記與來賓會談  崔勳主任首先介紹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圖們倡議
  •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入選《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來源: 紅星新聞1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日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等機構共同發布《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以下簡稱《報告》),立足人類發展視角,系統總結中國人類發展進程、評選代表中國人類發展成就的重要成功經驗,
  • 專訪:中非合作正在為非洲發展創造奇蹟——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
    新華社聯合國8月29日電專訪:中非合作正在為非洲發展創造奇蹟——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非洲區域局局長阿洪娜新華社記者馬建國「非洲國家與中國間的互利共贏合作將會在非洲續寫經濟社會發展傳奇。」剛剛出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非洲區域局局長的阿洪娜·埃齊亞孔瓦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阿洪娜即將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率領的代表團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2015年總體趨勢樂觀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邢靜)29日在北京發布的《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列入研究範圍的35個城市在生態投入指標上的表現均比2014年有所改善,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趨勢樂觀。  該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共同發布。
  • 2018數據更新:人類發展指數和指標報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4日發布的「2018數據更新:人類發展指數和指標」顯示,人類發展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不均衡發展仍是制約因素。
  • 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上海發展指數排國內榜首
    經濟日報2月18日訊 2002年在我國31個省、區和直轄市中,上海市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一;而位於前十名的其他省、市依次是北京、天津、廣東、遼寧、浙江、江蘇、福建、黑龍江和山東。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從1999年起,每年發表《人類發展報告》,並根據世界173個國家和地區的收入、教育、人均壽命和衛生保健狀況確定人類發展指數排名。
  • 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 中國進入「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之列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記者陳偲) 12月9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京發布《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主題為「超越收入、超越平均、超越當下:21世紀人類發展歷程中的不平等問題」 。
  • 《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北京2015年12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5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今日在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全方位對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調研和展示,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城市發展難題進行開創性的探索。
  • 多米尼克位列2020年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94位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2020年12月15日發布《2020人類發展報告:下一個前沿:人類發展與人類紀》顯示,綜合可採集數據及相關指標,2020多米尼克人類發展指數0.742,位列報告189個國家(地區)中的第94位,比2019年報告排名提高了4位,在加勒比地區排位仍然落後。
  • 尼日位列聯合國2016年人類發展指數倒數第二位
    3月21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PNUD)發布《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根據該報告,尼日人類發展指數(IDH)在188個參評國中排名第187位,中非排名最後一位。自2013年以來,尼已連續三年在該榜單排名末位。 人類發展指數(IDH)指數主要依據各國平均受教育年限、衛生服務可及性、人均收入和預期壽命等數據進行評估。
  • 聯合國報告:2030年全球或有超10億人極端貧困
    【聯合國報告:2030年全球或有超10億人極端貧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說,鑑於新冠疫情造成的長期嚴重影響,到2030年,全球或將再有2.07億人陷入極端貧困,從而使極端貧困總人數突破10億。 但報告也指出,如果抓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就有可能減緩極端貧困人口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