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衡量人類進步增加一項新指數

2021-01-11 讀創

12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近年來發生最嚴重的一次世界級危機,但這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除非人類停止對自然的貪婪掠奪。

▍把環境因素納入衡量發展與進步維度

報告建議各國領導人立即做出取捨與決策:立刻採取積極大膽的舉措,減少人類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否則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將停滯不前。該報告新增了一項衡量人類進步的指數:「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PHDI),該指數納入了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和「物質足跡」的概念。

一直以來,人類發展指數用于衡量各國的公共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本次「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PHDI)納入了兩個新指標: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物質足跡。新的指數揭示了如果把人民福祉和緩解地球壓力均定義為人類發展的核心,全球發展圖景會如何變化。

以「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簡稱 PHDI)來衡量,全球發展將呈現一幅新的景象,這副景象並不光鮮靚麗,但可以更清晰地衡量人類進步的情況。例如,根據新的指數,有 50 多個國家掉出了人類發展水平極高的組別,說明了這些國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及其物質足跡狀況。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阿奇姆·施泰納指出:「人類對地球施加的壓力史無前例。在人類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球氣溫再創新高、不平等狀況螺旋上升之後,人類必須把環境因素作為衡量發展與進步的維度之一,因為人類已經無法忽視碳足跡對地球的影響。」

報告認為,隨著人類和地球進入一個全新的地質年代,即人類世或人類紀,現在所有國家都應重新設計各自發展道路,為人類給地球帶來的壓力負起責任並做出改變。

▍中國選擇了一條更加綠色的發展道路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表示:「我們顯然需要一條更加綠色的發展道路,人類發展和保護自然並非只能二選一。地球承受的壓力重新校準了各國衡量自身進步的標尺。要想造福所有人,讓人類與地球共同繁榮,世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報告指出,一些國家對解決碳排放問題做出了新承諾,其中包括中國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來加速改變。中國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全球範圍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家制定政策來推動。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總金額高達901億美元。

中國還參與了世界普及碳定價的改革。2017年,基於其區域內經驗,中國啟動了首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該方案與中國根據《巴黎協定》擬定的國家自主貢獻掛鈎,包括了能源領域的3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幾乎是排名第二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兩倍。

▍與自然共存將成為人類發展新前沿

報告認為,人類發展的下一個前沿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不是對抗,與此同時需要改變社會規範、價值觀以及政府和財政激勵措施。

據最新預測,到2100年,由於氣候變化,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每年將經歷多達100多天的極端天氣。如果《巴黎協定》得到充分執行,這一數字或會減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辦公室主任佩德羅·孔塞桑說:「人類發展的下一個前沿不是在人和自然之間作出選擇,而是要在今天就認識到,碳密集型產業不僅會加劇不平等現象,也將難以繼續推動人類發展。通過解決不平等、利用創新和與自然合作,人類發展可以邁向革新,使社會發展和保護地球齊頭並進。」

來源:科技日報、聯合國微信公眾號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衡量人類進步又添新指數
    近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近年來發生的非常嚴重的一次全球危機,除非人類停止對自然的破壞。把環境因素納入衡量發展與進步維度報告建議各國領導人立即做出取捨與決策:立刻採取積極大膽的舉措,減少人類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否則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將停滯不前。該報告新增了一項衡量人類進步的指數:「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PHDI),該指數納入了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和「物質足跡」的概念。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警告:疫情可能導致人類發展指數首次出現衰退
    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5月20日警告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通過全球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等綜合指標衡量的人類發展指數可能在今年出現衰退,這也將是「人類發展」這一概念自1990年引入以來的首次衰退。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
    《多米尼克新聞在線》2020年12月16日報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5日發布題為「下一個前沿:人類發展與人類紀」的《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 2020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The Next Frontier: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Anthropocene )。
  •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報告:智利繼續領跑拉美地區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報告:智利繼續領跑拉美地區 2018-09-19 18:25: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UN發布人類發展指數排行 中國進步速度全球第二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5日訊(王紅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周四發表了《2010年人類發展報告》,對1970年至2010年間的人類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評價。
  • 聯合國最新發布2020人類發展指數,荷蘭排名全球第八!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日發布了《2020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對全球189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評估排名。在本次排名中,荷蘭排名第八位! 聯合國自1990年起對《人類發展指數》進行編制排名,專家們通過研究大量的數據信息對全球各個國家進行評估分析,而結果於次年公布。聯合國每年都計算人類發展指數,以衡量國家的進步。
  • 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國人類發展水平取得巨大進步
    來源:人民日報聯合國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國的人類發展水平取得巨大進步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陳尚文、程是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9日發布的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從1990年的0.501躍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長了近
  • 聯合國公布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挪威第一中國101
    本報訊 (記者張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日公布了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挪威在排名中名列第一,中國排名第101位。  記者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辦公室獲悉,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記述了1980年至今30多年的人類發展的進步和挑戰,強調了可持續發展與公平、社會公正以及高質量生活存在著重大關聯。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表示,人類發展指數是平衡人類發展三大基本維度平均成就的綜合指數,這三大基本維度是健康長壽的生活、知識以及體面的生活水平。
  • 王玲書記會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圖們倡議」來賓
    11月8日下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圖們倡議」秘書處崔勳主任、高級項目官員朱澍、項目官員瓦爾婭一行3人來訪我校。我校黨委書記王玲與來賓座談。  王玲書記與來賓會談  崔勳主任首先介紹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圖們倡議
  • 報告稱中國是人類發展領域進步最快國家之一
    04:30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8月22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歷時兩年完成的《2016
  •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公布:香港列第4,是全球最長壽地區
    【文/觀察者網 鄧睿侃】當地時間12月9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發布《2019人類發展報告》。該報告每年發布,旨在關注人類發展主要問題,並公布各國家和地區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排名情況。報告數據顯示,在參加評選的189個國家與地區中,挪威的生活水平位列榜首,瑞士緊隨其後。
  • 2018數據更新:人類發展指數和指標報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4日發布的「2018數據更新:人類發展指數和指標」顯示,人類發展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不均衡發展仍是制約因素。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植物醫生籤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備忘錄
    2020年10月14日,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今天與北京植物醫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致力於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打造基於各自專業領域的公共-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探索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榜中國排101位
    2011-11-05 09:01:59 | 來源:人民網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
  • 聯合國發布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
    vodfile9.news.cn/data/cdn_transfer/B1/22/b125d03ebf5cb6f1f7c5bbe9fb51a1c43a5af222.mp4; 聯合國發布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
  • 2019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榜,挪威長期位居榜首
    人類發展指數(HDI)是評估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的標準,每年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是非常權威的數據。HDI共有有三項基本指標:預期壽命、教育水平、生活質量,通過相應的公式計算,得出綜合數據而形成。其中,預期壽命比較好理解,教育水平是由平均受教育年限、預期受教育年限來衡量,生活質量是由人均國民收入來衡量。隨著社會的發展,HDI的評估方式也在不斷地調整和完善。由於數據是英文版,看起來不太方便,所以特意為大家標註上了中文。榜單前十名分別為:挪威、瑞士、愛爾蘭、德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冰島、瑞典、新加坡、荷蘭。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專家將走進綠A螺旋藻養殖基地
    日前,從綠A方面得知,近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及駐朝鮮代表處官員將與朝方螺旋藻專家共同走進位於中國程海湖畔世界規模最大的綠A天然螺旋藻養殖基地進行考察學習,以推動UNDP螺旋藻項目在朝鮮等國家的落地。
  • 2013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挪威居首 中國第101
    (中國發展門戶網 焦夢 攝)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15日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發布了《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在187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類發展指數最新排名中,挪威、澳大利亞和美國名列前三甲,而飽受衝突煎熬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遭受乾旱影響的尼日在健康、教育和收入方面的人類發展指數得分最低。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對衡量性別平等、極端貧困和人類發展指數不平等的指標進行了更新。
  • 30年來首次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月17日報導,人類發展指數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教育和生活標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在該指數推出30周年之際,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並應對阻礙變化的權利和機遇不平等。
  • 「人類世」時代,地球怎麼辦?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董沛12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在該指數推出30周年之際,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所謂材料足跡,是指為滿足最終消費需求而提取的原材料總量,能夠顯示出為支持經濟增長和滿足人類物質需求而對環境所施加的壓力。報告稱,這麼做的目的是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這份報告提出,目前,人類和地球已經進入了一個被稱為「人類世」的全新地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