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大家對聰明的標準也不太一致,比較多的看法是:記憶力好、理解能力強、能夠換位思考、嘴巴甜、能察言觀色等。
這些都是聰明的範圍,都能體現一個的思維能力非常出眾,但是這不是聰明的判斷標準。
聰明人的特徵1:大格局
愛因斯坦、牛頓這些頂級科學家的記憶力都不太好,但是他們的學習都非常好,愛因斯坦在瑞士讀書時,中學的理科成績都是滿分。
那麼他們是憑著什麼能力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並且在未來的一生中獲得無與倫比的成就呢?
格局,一個人看得多遠,他的成就就多大。愛因斯坦和牛頓等人,他們給人類留下的不是單個的科學突破,而是留下了一系列的科學體系,相對論、牛頓力學體系等。
一旦格局高了,很多大家關注的問題,他們都不太關注,他們更關注事情的本質。對他們來說,三百塊元的手錶和三百萬元的手錶顯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即他們更關注時間而不是關注手錶。
如果你身邊有人看問題更喜歡追根溯源,那麼他的格局就會比別人更高,他喜歡從問題的源頭找到一系列的解決方案,給別人的一個完整解決方案體系。(具體方法和標準,請看我前面寫的「提升格局」系列文章。)
聰明人的特徵2:趨勢洞察力
很多時候,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與別人格格不入: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謀生的時候,他卻在憂國憂民;別人都在思考賺快錢的時候,他卻做起了平臺類生意;大家都在考慮利潤,他卻開始降價。
1915年9月,毛澤東在長沙發起了個「徵友啟事」,尋求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討論救國救民的策略,但是很多人認為這是譁眾取寵。
在格局低的人看來,只要別人的言行舉止只要不在自己的框架中,都是驚世駭俗的瘋子,都是給自己帶來不安的威脅。
從數量上來說,格局高的人只佔少數,如果每一個格局不高的人都會發光的話,那麼中國的城市一定五光十色,像璀璨的星空一樣美麗無比。
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真聰明,就看他是否有驚人的言論和想法,是否有讓你覺得感受到不可思議的動作,例如他總是說要改變世界,他要讓每個家庭的桌子上都放上一臺電腦,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雲像水一樣隨意使用並連續幾十次的降價。
如果有這些言行和想法,這個人就是真的聰明人,他已經提前看到了未來的趨勢,並開始動手做起來。
聰明人的特徵3:系統思維
很多學霸都出書了,記錄了自己的學習經驗,我最近看了幾本,發現他們有個共同特點:筆記記得特別好。
他們的筆記不是記錄流水帳,即不是將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都複製下來,而且也不是只做一份筆記,而是做兩份筆記。
一份是課堂的隨堂筆記,記錄當前課堂的知識點和例題,大家的記錄格式各有千秋,但是也有一個共同點,即知識點下面會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可能就是一兩個關鍵字,但是這個就與其他人只做簡單的記錄和複製就拉開了一個臺階。有思考與沒有思考的筆記能力,體現出不同的治學境界和融會貫通能力。
另一份筆記是系統性的梳理筆記,有些人喜歡使用一張思維導圖來總結,有些人喜歡使用金字塔方式來梳理,還有些人喜歡將關聯的錯題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性的總結,提煉出知識體系出來。這份系統性筆記更有含金量,體現出「我要學、我會學」的高境界。
兩份筆記,拉開了學霸與普通學生的差距,這些學霸已經從學霸晉升為學神。
聰明人的特徵4:守住底線
小聰明的人,在很多時候也會展現出自己的優勢一面,並且在部門競爭、績效考核中獲得很不錯的成果。
但是在「守住底線」這方面,就不是人人都能經得住考驗了。換句話說,只有能夠「守住底線」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大多數公司的銷售崗位是會涉及到很多灰色收入,這些灰色收入大多是以損害公司利益來擴大個人私利。如果守不住底線,就會出現悲劇。
馬雲創業之初,他在與重要投資人商討條款時,對方加了一個限制條件,從字面上看對阿里的影響很小,但是馬雲覺得這個限制條件違背阿里的原則,於是就放棄這次融資。這為阿里以後的企業文化奠定了基礎。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利益和誘惑面前守住底線,那麼他既聰明又靠譜,無論如何,他的未來都會比別人更輝煌、更有趣一些。
堅持底線的人聰明又靠譜
一句話總結
看一個人是否是真聰明,就看他這四個方面:
1、格局巨大:從源頭看問題,更關注本質。
2、洞察趨勢:言行驚人,看到未來的趨勢,並著手去做。
3、系統思維:從系統角度梳理問題,並進行關聯思考。
4、守住底線:在利益和誘惑面前堅持原則、守住底線。
如果有這樣的朋友,一定要和他做老鐵。和他在一起,你的一生也會很有意思。
(請關注鐳師兄,華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