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的歲月痕跡:月球表面上的物質簡析

2020-09-03 怯怯史語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開始嘗試首次載人登月。目標著陸點是靜海的某一區域,這裡看起來足夠平坦,從而也就比較安全。引力場不規則性對早期「阿波羅」任務太空飛行器進入環月軌道的軌跡造成了攝動。

通過無線電跟蹤這些軌跡並進行分析,可以更新重力異常編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在目標著陸點著陸是有信心的,但是軌跡攝動使著陸器著陸在了預期地點以西幾千米處。

月塵

在尼爾・阿姆斯特朗把飛船著陸到月球上的幾秒鐘前,由於發動機噴出的羽流吹到月球表面上,月塵呈放射狀揚起,月球表面變得模糊而難以看清。月球上是真空狀態,月塵不能翻騰著包圍飛船,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飛船沿著淺彈道弧飛行了一段距離。

穿過這一薄層月塵,阿姆斯特朗僅僅看到了一些巖石。這些月塵是第一個讓他感到驚異的事物,緊接著,發動機關閉時,月塵消失的方式也讓他感到驚奇,「就好像它已經關閉了一周」。

在飛船梯子的底部,阿姆斯特朗向後跳,他的雙腳落在了飛船支撐腿的大圓形腳墊上。

飛船腳墊被壓進了表面幾釐米的深度,他說近距離觀察月面時,會發現表面物質看起來非常非常細,很像粉末。在將左腳放到月面上之後,阿姆斯特朗說出了他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他的靴子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不到2.5cm厚度的印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位置上的大部分月塵已經被發動機吹走了,但仍然留下了足夠的物質來形成印記。

巴茲・奧爾德林也跟阿姆斯特朗一起在月面上行走,他的一個任務是拍攝一張他的靴子在月球上留下的腳印的照片,他在著陸器的西側拍了照片,這裡月塵受到發動機的影響最小。月面是一些細粉塵,但是這些月塵不同於託馬斯・金想像的那樣會像液體一樣流動,它們很緊密地聚集在一起,位於表層的正下方,當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舉起星條旗後費了很大勁才把旗子插到月面5cm以下的位置。

同樣,為了獲得巖芯樣品,奧爾德林將一個空心管敲進月面裡,其插人深度遠沒有達到預期的40cm 。

深色的月塵非常黏,就像微小的木炭一樣。在拖著繫繩在著陸器和月面之間來回運送物品之後,這兩位太空人的白色太空服已經變得很髒了。

一些科學家認為當登月艙被加壓的時候,月塵裡的富鐵物質在接觸到氧氣後可能會突然著火,並且擔心最後從太空人那裡獲知的將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一系列詳細描述。

當抬起頭盔的時候,可以聞到裡面有一種氣味,阿姆斯特朗把它比作「壁爐裡的溼灰」的氣味,奧爾德林則說它像是「用完了的火藥」的味道。

月巖

羅德・尤裡支持「冷月」假說,他認為月球內部是由來自太陽星雲的「原始」物質均勻分布組成的,月海則是大範圍的「撞擊熔體」的飛濺物。在進行月面行走期間,太空人沒有報告說發現了傑拉德・柯伊伯的「熱月」假說中預測的「起泡的真空熔巖」,哈羅德・尤裡對此感到非常高興。

「熱月」假說認為月海是巖漿穿過斷裂的月幔上湧形成的。對尤裡來說,不幸的是,這些巖石被證明是玄武巖的一種,富含鎂和鐵。它的構造跟地球上的玄武巖非常相似,不是撞擊熔融物。

「地表實況」證實月球經歷了熱分化,質量輕的鋁礦物遷移到表面,質量重的礦物則下降到內部。事實上,這些緻密物質當中的一部分後來噴發到月面,這確切地表明月球內部在一段重要的時期裡保持了「熱」的狀態。

然而,與地球上的玄武巖相比,月球上的玄武巖富含鈦一一正如安東尼・圖爾克維奇基於「探測者」5號數據預測的一樣。此外,它缺乏揮發性鹼金屬,如鈉。這些都會使它在熔融狀態時黏性低,使它能夠流動很遠的距離,從而形成非常平坦的平原。最令人驚奇的是在礦物晶體中沒有發現化學意義上的水,月球上的物質是無水的。

同位素測年顯示這些玄武巖在38.4億年前到357億年前就已經結晶了。這些玄武巖在化學性質方面的不同表明,靜海在數億年間累積了一系列上升流,其間巖漿庫經歷了化學演化。

在仔細思考月球表面的性質時,阿姆斯特朗說:「我的印象是,我們正在為一個穩定過程拍「快照'。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表面的巖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損,一些深層的巖石由於近處或遠處所發生的新事件而不斷被拋到月面。換句話說,無論你在一千年前還是一百年前曾經訪問過這個地方,或者是你在一百萬年以後回到這裡,也許你每次看見的東西都不同,但它們看起來又似乎都一樣。

這很有見地。月球上沒有空氣,幾乎沒有化學腐蝕。大的撞擊僅僅「挖掘」出了基巖,這些基巖受到一些較小的撞擊形成風化層。主要由非常細的粉塵構成,這些粉塵是在悠久的歲月中形成的。

在「靜海基地」,這些基巖大部分是玄武巖碎片。有少量隕石物質可以證明這一點。這就是尤裡在看到第一個「徘徊者」任務所拍攝的照片時所描述的「翻騰作用」。

相關焦點

  • 月球表面發現「黑色彎曲物」,和地球上的鉤子相似,是誰留下的?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不斷地走出地球,探索其他的星球,可是受到了科技的限制,我們的探索領域也僅僅在太陽系範圍之內,研究最多的應該就是月球這個星球了,因為它距離我們比較近,各國都在用不同的手段探索著同樣一個天體,這不僅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大國實力,更重要的是月球上面的物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未來到底哪國能首先佔領月球,我們無從得知。
  • 月球表面越來越紅,疑似「生鏽」了,科學家為何甩鍋給地球?
    月球表面越來越紅,疑似「生鏽」了,科學家為何甩鍋給地球?曾經民間流傳著嫦娥奔月的傳說,以至於不少人單純的認為,嫦娥生活在月球上,月球上早已孕育無數的生命。直到人類有機會登陸月球,才顛覆以往的認知,月球表面一片死寂,沒有生機可言,環境惡劣,存在生命的概率太低了。於是人類將目光轉移到火星上,試圖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存在的證據。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月球表面發生了異象,它有了生鏽的痕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月球表面為什麼會有大量的,面積很大的隕石坑?
    同處在一個太陽系裡,水星和月球都有著大量的隕石坑,甚至大的在地球上用肉眼都能依稀可辨!然而地球上卻難以難找到類似的痕跡....為何會這樣?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環形山,其實月球背面的環形山更多,正面還有比較暗淡的「月海」!反面卻鮮有這樣的區域,都是反射率很高的各種高原與環形山!
  • 氣態行星表面存在小行星撞擊痕跡嗎?
    另一種是被吸引的星球會狠狠地撞在產生引力的星球上,這也是目前宇宙中較為常見的現象。根據天文學家長期對太陽系內行星進行研究,發現每一顆行星都曾遭受過小行星的撞擊。只不過,對於大多數行星來說,撞擊並沒有在其表面留下明顯的痕跡。
  • 天文學家認為:外星物質可能存在於月球上,重點是空間考古學
    有沒有證據表明外星人在我們的月球上存在?一些天文學家認為,我們的衛星月球也可能提供外星生命的證據。雖然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並試圖定位存在外星生命的恆星,但可能還有其他別的一些途徑,就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還沒有考慮。
  • 日本月球探測器未發現美國人登月痕跡(圖)
    美國的登月車沒在月球表面留下車轍痕跡日本月球探測器拍攝到的阿波羅11號登月點附近照片日前,日本「月亮女神」號月球探測器發回美國阿波羅15號和阿波羅17號登月點的照片,日本科學家稱,沒有發現任何人類停留過的跡象,美國人是否真的曾經登上月球,再次受到質疑。日本「月亮女神」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到達美國1971年和1972年宣布的月球登陸點。如果美國太空人真的曾經在那裡登月,他們應該遺留下大量裝備儀器,包括登陸車。
  • 日本月球車未發現美國人登月痕跡(圖)
    美國的登月車沒在月球表面留下車轍痕跡國際在線專稿:據《真理報》5月25日報導,美國傳奇般的太空登月壯舉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謎,許多人認為美國太空人根本從未登上過月球。日前,日本「月女神」號月球探測器發回美國阿波羅15號和阿波羅17號登月點的照片,日本科學家稱,沒有發現任何人類停留過的跡象,美國人是否真的曾經登上月球,再次受到質疑。日本「月女神」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到達美國1971年和1972年宣布的月球登陸點。如果美國太空人真的曾經在那裡登月,他們應該遺留下大量裝備儀器,包括登陸車。
  • 月球表面下30公裡有超硬結構,擋住了所有隕石撞擊
    而每一次潮汐衝刷都會在地質上留下痕跡,經年累月這些潮汐在地層上就會形成非常顯著的痕跡。比較這些潮汐的痕跡,我們就知道海洋漲潮的情況,由此可以反推出造成這些潮汐的外力。有些科學家就根據潮汐在地質學上留下的痕跡,認為月球進入地球軌道的時間短得多。但是由於太陽也會影響海洋的潮汐,精確界定太陽引起的潮汐和月球引起的潮汐對地層的影響,還需要假以時日。
  • 月球上滾滾巨石,是發生地震了?
    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車並不是唯一在月球表面滾動的東西,一項新的研究發現,1975年一次強烈的月球地震可能導致巨石從火山口壁上滾下來。阿波羅地震儀在1975年1月3日探測到這一淺層的4.1級地震。現在,發表在AGU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月球地震來自巨大洛倫茲隕石坑盆地邊緣的小懸崖,正好位於月球可見一側的西北邊緣。
  • 科學家在月球表面發現來自地球植物合成的氧
    近日的研究發現,日本的月球女神探測器(Kaguya)檢測到來自地球的氧氣痕跡,並且存在於月球表面的土壤中。科學家們以前在研究阿波羅計劃從月球取回的巖石時,發現裡面有和地球同位素相匹配的痕量氮、氧及其它稀有氣體,不過並不清楚它們是否來自地球。由於月球沒有磁場,會受到太陽風的直接轟炸,因此土壤中氧同位素的成分應該和太陽風一樣。
  • 月球表面發現黑色「鐵鉤」,不像地球產物,月球上真有外星人嗎?
    在1969年,人類也終於第1次登上了月球。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在月球的表面似乎出現了一個不明黑色物體,就像一根鐵鉤一樣,它是什麼呢?月球表面的「黑色鐵鉤」月球對地球來說,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它與太陽是地球最親密的兩個「小夥伴」。正是有了月亮的存在,我們才能夠看到日升日落、潮汐變化。
  •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
    這些都是月球億萬年來被隕石撞擊的痕跡,但是為什麼在隕石坑中沒有隕石的存在呢?其實,這些隕石來源於外太空,只是碰巧在隕落的時候被月球的引力捕獲而墜入月球,它們在墜落過程中是以高速撞向月球表面的,當碰撞的瞬間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
  • 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 月球上的水從哪裡來?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6日報導,一群科學家利用美國NASA的望遠鏡在月球受陽光照射的部分發現了水的存在。與此同時,另一群科學家計算出,冷阱(冷到足以使水凍結數十億年的區域)比此前認為的要豐富得多。這些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為未來的月球任務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報導指出,科學家曾懷疑,月球南北兩極的隕石坑中隱藏著大量的冰凍水,這些隕石坑從未被太陽照射過。
  • 月球存在水源:美國宇航局確認月球上液態物質的存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周一證實,他們在月球上多座火山口中發現了液體的存在。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稱,「我們尚不確定是否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資源,但是了解月球上的水資源是我們外星勘探的關鍵一步。」這些發現是在索菲亞觀測臺(SOFIA)的幫助下觀察月球發光表面發現的,索菲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平流層紅外天文望遠鏡,也是一個飛翔中的天文臺。
  • 月球表面的地形
    月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環形山、月海、月陸和山脈、月球表面輻射紋、月谷(月隙)。  1.環形山  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徵,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表面。環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於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環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
  • 法國人拍攝到月球上空的UFO,成功飛越月球表面,它們要去哪?
    20世紀時,世界上出現了不少神秘事件,比如麥田怪圈和UFO,一系列神秘事件讓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外星人上。有人說麥田怪圈就是UFO降臨地球時留下來的痕跡,除此之外,還有許多UFO視頻在網上流傳,幾分真幾分假或許只有視頻拍攝者才知道了。
  • 月球上也有氧氣?科學家發現月球赤鐵礦被腐蝕,只有氧氣能腐蝕它
    在地球上面這些赤鐵礦的成分實際上是一種金屬氧化物,而這種氧化物就是三氧化二鐵,也就是Fe2O3,而這樣的金屬氧化物,表面則是呈現出紅色。也因此我們稱其為赤鐵礦。而在古時候,這樣的金屬氧化物並不是這一個名字,而是被叫做「雲子鐵」,或者是被叫做「赭石」。
  • 月球坑坑窪窪的表面隱藏著地球和太陽系的歷史
    因此,一項新的研究利用了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來追溯物質撞擊月球和地球的歷史,研究發現我們的鄰居月球在2.9億年前的處境要糟糕得多。密西根阿爾比恩學院的物理學家Nicolle Zellner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但他說:「這是一項很炫酷的研究,主要研究我們動態的太陽系,它的存在是件好事,這會讓人們思考和測試它,所以這很令人興奮。」
  • 印證實美國人確曾登月 印首個月球探測器拍到痕跡
    印度科學家2日說,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拍攝照片顯示,美國「阿波羅15號」飛船在月球表面登陸的痕跡迄今清晰可見,足可證明美國人確曾登月。照片為證「月船1號」是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今年8月底結束探月任務。這次探月任務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實施。
  • 月球地球手牽手,月球表面鐵生鏽,竟然是地球背後磁尾搞的鬼
    月球竟然會生鏽!月亮上沒有氧氣,再加上本身處於太陽風所帶來的富氫環境,幾乎不可能會讓鐵鏽蝕,但月球探測器近來的數據出現赤鐵礦(氧化鐵的礦物形式)痕跡,讓天文學家全都傻眼,因為在這之前他們打死都不會相信月球上的鐵竟然會生鏽,而這可能是地球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