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學]硝酸合成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021-01-09 搜狐網

  硝酸不僅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化工原料,而且也是製造炸藥的重要戰爭物資。

  當初製造硝酸 的方法是普通硝石法,即是硝石與硫酸反應,來製取硝酸的。但是硝石的貯量有限,因此硝酸的產量刀受到限制。

  早在1913年之前,人們發現德國有屐世界大戰的可能,便開始限制德國進口硝石。

這樣理以為世界會太平無事了。1914年德國終於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人們又錯誤地估計,戰爭頂多只會打半年,原因是德國的硝酸不足,火藥生產受到了限制,由於人們的種種錯誤分析,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蔓延開來,戰爭打了四個多年頭,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奪去了人們無數的生命財產。德國為什麼能堅持這麼久的戰爭呢?是什麼力量在支持著它呢?這就是化學,德國人早就對合成硝酸進行了研究。

  1908年,德國化學家哈柏首先在實驗室用氫和氮氣在600℃200大氣壓下合成了氨,產率雖只有2%,這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後由布希提高了產率,完成了工業化設計、建立了年產1000噸氨的生產裝置、用氨氧化法可生產3000噸,硝酸,利用這些硝酸可製造3500噸烈性炸藥TNT。這項工作已在大戰前的1913年便完成了。這就揭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謎。

 

 

 來源:搜狐教育社區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三分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表,了解戰爭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至1918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致命和最具破壞性的戰爭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僅供參考!   與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現象:藍色沉澱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 糖衣化學之三莊稼一枝花,全靠我當家!
    不管是一場雷雨一場肥還是魔鬼谷的傳說都與"雷"有關,這是因為在雷雨閃電的作用下空氣中本來非常懶惰(穩定)的氮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與氧氣再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落入地下形成的硝酸鹽是植物可以吸收的硝態氮肥,真的是"雷雨肥莊稼"啊!在化學上我們把這種氮元素有單質(游離態)轉化為含氮化合物(化合態)的過程稱為氮的固定。
  • [趣味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許多重要化工產品的製造,如合成氨、合成鹽酸、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食鹽水電解制燒鹼等,主要反應也都是氧化還原反應。石油化工裡的催化去氫、催化加氫、鏈烴氧化制羧酸、環氧樹脂的合成等也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在農業生產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   CuO+2HNO3==Cu(NO3)2+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5個秘密
    持續了四年,在歐洲的戰壕中輾轉,在她的天空中掃蕩,第一次世界大戰給這個鄉村留下的不僅僅是傷痕。它使國家支離破碎,家庭失去了孩子。 它也留下了我們永遠無法解開的戰爭之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未解之謎沒有人有時間去調查。大多數都歸結為誰殺了誰,但也有一些更吸引人。
  • 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策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在西線,所以這次把焦點放在西線上,其他地方交錯帶過。這篇的焦點放在主要國家,德國、法國、英國的戰略失策上。 這個侵犯中立國家比利時的計劃,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施裡芬計劃」。 而這個計劃,在小毛奇任內,不斷地修改,使得右翼兵力沒有達到原先評估的水準,以至於功敗垂成,在巴黎城外停下了腳步。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與硝酸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不鏽鋼硝酸與檸檬酸鈍化的工藝介紹
    用諸如硝酸或檸檬酸之類的氧化性酸對不鏽鋼進行適當的鈍化處理會除去這種游離鐵,並促進薄而緻密的保護性氧化層的生長,從而使不鏽鋼的耐腐蝕性最大化。對於不鏽鋼的類型和最終應用,某些鈍化工藝可能會比其他鈍化工藝表現更好。就讓我們傑昌電鍍來說說吧,我們將比較硝酸和檸檬酸的鈍化作用,這是ASTM A967主要2種化學方法。
  •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古典音樂造成了什麼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古典音樂也不例外。許多優秀的作曲家、演奏家或在戰爭中死去,或留下了不可逆的損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產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作品。可以設想,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特殊的時代,這些作品恐怕不會誕生。
  • 硝酸價格大漲 熔鹽面臨進一步漲價壓力
    環保壓力或促硝酸價格持續走高針對此次硝酸價格上漲,市場分析認為:原料成本上行,硝酸得到成本提振,下遊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究其原因是下遊生產收緊,造成貨少價漲。供需偏緊是此次硝酸上漲的主因,加之上遊的成本提振,更加速了硝酸提價的速度,預計短期內硝酸價格或持續拉升。
  • 硝酸複習
    的硝酸,由於其中溶有二氧化氮(N02)氣體而呈紅棕色,叫做發煙硝酸。硝酸的化學式:HN03用蘸過濃硝酸的玻璃棒接觸玻璃片,然後於接蝕處加水一滴使其成稀硝酸,用玻璃棒蘸稀硝酸接觸藍色石蕊試紙,可以看見有酸性反應,即使藍色石蕊試紙變成紅色.硝酸的性質1.硝酸的不穩定性硝酸的特性是它的分子不穩定,純硝酸或濃硝酸在常溫下見光就會分解,受熱時分解更快。
  • 魔戒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景象
    託爾金構建《指環王》中土世界的真正動力源於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血腥經歷。託爾金於1892年出生在南非奧蘭志自由邦布隆泉市的一戶普通英國家庭裡。後來他還成功的考入了著名的愛德華國王學校,託爾金在那兒遇到了三位生活和學習上的摯友:吉爾森、惠斯曼和斯密斯,四人還一起組建了巴洛範茶社(T.C.B.S)。
  • 【趣味實驗】10個最經典化學趣味實驗,讓學生一秒愛上化學!
    如何讓你的學生愛上化學,是許多化學老師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下面選擇了幾個適合在課堂上做的化學趣味實驗,來幫助各位老師讓學生愛上化學!!! 以下實驗請在化學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合成氨工業
    1.原理2.生產簡述(1)原料合成氨的原料包括空氣、水和燃料。(2)原料氣體的製備氮氣的製備:氫氣的製備:(3)合成氨的反應(4)設備合成氨所用的設備主要是氨合成塔(5)過程(6)條件的選擇合成氨條件的選擇既要注意理論生產,又要注意實際可能性。適宜的條件為:溫度500℃,壓強10-30MPa,以鐵觸媒為催化劑,氮氣與氫氣比例為1:3。
  • 硝酸和氫氟酸尾氣怎麼處理?
    硝酸和氫氟酸合用,一般用在酸洗處理工藝上。在處理期間,會溢出黃色的氣體(NO2氣體),以及一些氟化氫(HF)氣體。這類廢氣,我們在處理時,大部分採用溼法循環噴淋,將含酸廢氣由抽風機抽送至噴淋塔,與噴淋的鹼液相接觸,進行酸鹼中和,最終達標排放。
  • 人工合成胰島素登頂化學合成之巔
    1958年,胰島素化學結構的解析工作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自然》發表評論文章說:合成胰島素將是遙遠的事情。可能是在同時,遙遠的中國卻正式開啟了這個「遙遠」的事情——人工合成胰島素。幾年後,由中國科學院生化所、有機所以及北京大學精幹技術力量組成的中國團隊成功將「遙遠」鎖定為7年。
  • 淺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海軍是如何重新建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公海艦隊曾經與英國皇家海軍在大西洋上浴血拼殺。儘管未能擊敗英國皇家海軍,但是德國艦隊的能力和勇氣得到了驗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公海艦隊的大多數戰艦均在1921年6月21日於斯卡帕灣自沉,這之後的德國海軍何去何從呢?又是如何重新建立的呢?
  • 一百多年後,科學家發現全球氣候變化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幫兇?
    一百多年後,科學家發現全球氣候變化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幫兇?通過對從瑞士-義大利阿爾卑斯山提取的冰芯進行詳細的分析,科學家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歐洲在1914年至1919年的氣候模式,並且第一次將其與戰爭和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聯繫起來。異常潮溼和寒冷的環境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人在戰場上失去生命,同時也會干擾鳥類的遷徙行為,這可能會讓鳥類和人類之間的距離更加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