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試用。
劉筱敏在線演示。
張曉林在推介會上發言。
5月12日,「ScienceChina——中國科學文獻服務系統」推介會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隆重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京內外部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期刊編輯部,以及科學院京區各研究所圖書情報機構的領導和專家300餘名代表參會。全體代表非常熱情而專注地傾聽了解該服務系統的功能和發展前景,之後,紛紛表示極大的合作興趣。
ScienceChina(http://sciencechina.cn)是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的重點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中國科學院內多家單位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和中國科學文獻資料庫的基礎上,歷經兩年多時間終於建成並開始面向廣大科研用戶提供服務。
ScienceChina是一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它能提供1985年以來國內優秀科技期刊論文目次、文摘、引文及全文連結服務。目前文摘數據總量已經達到130多萬條,引文總量達400萬條,並將以每年20萬篇文摘和100萬條的引文數量增長。
ScienceChina集科技文獻快速報導、引證關係揭示、學科深度加工、外部資源開放連結於一體,旨在建立基於網際網路的以中國核心科技期刊論文為基礎的整合的數位化的學術研究環境。
具有完全版權的現期目次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科文獻資料庫是ScienceChina的核心資源。
現期目次資料庫(CCC)提供快捷的期刊論文題錄、文摘信息,用戶可以由它追蹤中國科學研究活動的動態發展,了解期刊的最新內容,也可以從一個作者、一個機構入手,了解該作者或機構近20年來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除一般的文獻查詢功能以外,重要的是通過引文的連結關係為用戶描述了中國科學研究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包括用戶了解一個作者、一篇文章、一個機構研究的基礎、方法和歷史狀況;獲得與一篇文獻在內容上存在聯繫的一批文獻;通過若干篇文獻共同引用同一篇參考文獻而把握或了解科研活動在不同研究領域甚至是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擴展度;通過 「被引情況」了解基於當前文獻的研究動態;通過引文連結,科學研究的發展脈絡即時掌握在手中。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推出了被引作者、被引書刊、被引機構等查詢方式,從此入手可以關注個人、機構、期刊、圖書等已有的科研成果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影響。2002年開始,文後的所有參考文獻全部提供檢索,用戶可以看到世界科學研究對中國科學活動的影響。
中國學科文獻資料庫(CSDD)以中國科學院內專業人員為依託,對每一篇文獻進行深入的主題揭示,幫助用戶從文獻的主題內容上獲取更多的信息。CSDD營造學科化的文獻資源環境。
ScienceChina的絕大部分數據提供中、英文雙語內容,為世界了解中國打開了方便之門。
ScienceChina自主版權的數據既可以獨立使用,又有靈活的內在連結,通過一篇論文提供的信息可以靈活地連結到同一作者、關鍵詞、主題詞、資助基金、學科分類的其他論文,並實現內部的跨庫檢索。ScienceChina在保證內部資料庫靈活、充分連結的同時,採用開放機制與外部資源的連結,提供延伸服務。用戶可獲取電子版全文、其他文摘資料庫的連結、原文傳遞服務,也可獲取Web資源和館藏信息,還與參考諮詢服務系統相連結而隨時諮詢圖書館員。因此,ScienceChina為用戶構造的是一個由文獻查詢開始,能以引文為基礎,梳理論文之間的內在聯繫;以知識為核心,建立學科信息的聚類與整合;以開放連結指向原始文獻獲取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科研人員、圖書館及情報研究人員、科研管理和科學評價者都能通過關鍵詞定製、定題管理,獲得個性化服務。
ScienceChina體現了最新的數字圖書館的技術和理念,諸如開放連結技術、系統觀、知識服務、「一站式」服務、聯合服務理念等,專家稱讚它是中國的「Web of Knowledge」。
在推介會之後,ScienceChina繼續提供免費試用服務,並期望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收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