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記錄足夠多的數據,使工作更加針對化和精準化,這是大數據嗎?這不是大數據而只是數據化。
什麼是大數據呢?例如洛杉磯警方曾對以往的刑事案件做了統計,通過算法得出了第二天的高概率犯罪地點,然後有針對性的派警察去該處巡邏,從而使得當地的犯罪現象下降20%。這是大數據。
再比如,經濟學家都認為股票無法預測,而一位劍橋大學畢業的博士搞了個公司,對有史以來幾乎所有的證券交易的數據進行記錄,然後通過算法進行分析。
他對什麼國家政策、公司業績、行業走向等等一眼都不看,100%地排除主觀意志的,只根據計算結果來進行投資,最後賺了大錢。這是大數據。
大數據的精髓並不在於數據的精準和數量,而在於對內在規律的挖掘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其思路是:一個結果是有很多原因的,原因作用的強度可能是隨機的,我們對其中作用的機理並不清楚。
我們難以找出規律性,但知道規律性就蘊含在結果數據之中,如果我們能建設合適的模型,寫出好的算法,就有可能把這個規律性提煉出來,從而能科學地發現真相和預測未來。
今天上午在貴州省大數據中心看到了大數據應用的事例。
金潤建設和鵬潤達這兩家企業分別投標200多次,一次也沒中過,依然積極地投。投標是要成本的,這兩家公司那裡來的動力?
通過大數據的知識挖掘技術,發現了它們總是陪著固定的一家公司一同招標,最後總是那家公司中標。圍標、串標、陪標的秘密被大數據挖掘出來了
數據蘊含著無窮的價值,大數據就是「鑽石礦」,但必須善於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