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只羊「咩咩」地叫著,各個都膘肥體壯。看到眼前的一切,臨河農場五分場村民王常鎖心裡樂開了花,放在五年前,他想都不敢想能有這樣的生活。
今年61歲的王常鎖是一個木匠手藝人,早前一直依靠做木工維生,2014年時身體突患疾病,看病治療用光了王常鎖所有積蓄,但病卻不見好。回憶起生病的時候,王常鎖說:「當時已經是等死的心理了」。
2015年,臨河農場駐場扶貧工作組駐村幹部得知他的情況後,多次上門了解情況,核定收入,最後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並給他發放了健康扶貧證,這一救助,真正減輕了王常鎖看病治療的負擔。2016年時王常鎖大病痊癒,有了正常人的生活。
臨河農場駐場扶貧幹部胡建軍介紹: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我們精準施策,幫助他申請辦理了社會兜底保障,2016年政府給他補貼5000元,建起了24平米的羊圈併購買了兩隻種羊。
有了國家的好政策,王常鎖抓住機遇,用心餵養自己的羊。想著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過上富足的好日子。
最初的2隻羊經過王常鎖的細心培育,到2018年底,發展為大小17隻,價值約2萬元,當年銷售羊羔6隻,收入3000元;到2019年底,發展為大小27隻,價值約3.5萬元,當年銷售羊羔8隻,收入4500元,銷售成羊2隻,收入3000元;到目前為止羊群發展為53隻,市場價約6萬元。這一筆筆明白帳,不僅改善了王常鎖的生活水平,也讓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藉助國家扶貧政策的東風,王常鎖憑著自己的勤勞付出,順利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如今,由於羊只的增多,踩死小羊羔的現象時有發生,24平米的羊圈已不能容納53隻羊,為了避免羊只的損失,王常鎖計劃在新的地片上建設一個大羊圈,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計劃養殖存欄量在200隻羊左右,擴大養殖規模後可年增收入約10萬元。
能有如今的成果,王常鎖激動的跟記者說道:想都沒有想過會有這麼好的生活,國家政策好,我趕上了好時候,有了這群羊養老也不愁了!
文字、視頻:李恩澤 徐嫣璐
編輯:劉曼容
校對:屈加曼 王娜
審核:屈強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