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軍事用圖描述了很多如何繪製各種橋梁、建築、植被等地圖符號的詳細細節,如下圖(圖片來源於《紅色地圖集:蘇聯如何秘密繪製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約翰·戴維斯和亞歷山大·肯特):
(1968年題為「水文學」的畫冊解釋了用於水路和人造建築物(如橋梁和水壩)的地圖符號)
(展示不同類型的工廠、發電廠和其它一些建築)
(水能和風能,風車和風力渦輪機區分)
(鐵路及相關設施,包括表明尺寸和建築材料的數字和字母)
(高速公路和道路)
(「社區」畫冊展示如何將城市的特徵展現在一幅地圖上)
(詳細展示了公路上的車、花園綠地等)
Greg Miller在《國家地理》對此進行了揭秘,詳見:https://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7/10/maps-soviet-symbols-spy-cartography-posters/,內容如下:
冷戰期間,蘇聯軍隊對全球範圍進行了地圖繪製,這個秘密項目是有史以來最宏大的地圖製圖工程之一,生產製作了幾乎涵蓋全球每個角落數以百萬計幅的地圖。同時,也生產製作了這些用於指導地圖製圖的訓練畫冊,展示如何將現實世界中的各種地物以可視化的符號形式展現在蘇聯軍事地圖上。
這些畫冊提供了一系列用於蘇聯地圖製圖的各種符號,包括不同類型的發電廠、工廠和火車站等等。
約翰·戴維斯(John Davies)是一位英國地圖愛好者,他研究蘇聯軍事地圖已有十多年,他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一家地圖商店發現了大約2英尺到3英尺的這些畫冊。這家地圖商店的老闆在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獲得了這些畫冊和大量軍事地圖。這些畫冊收錄在坎特伯雷基督教堂大學地理學家戴維斯和亞歷山大·肯特的新書「紅色地圖集《The Red Atlas》」中。
肯特認為這些畫冊可能用來訓練地圖製圖員,「他們用這些符號繪製世界,創造了一個可以適用於任何地方的地圖符號詞彙」。這些畫冊就是這個詞彙表的視覺指導,它將每個地圖符號疊加在它所描繪的現實世界地物之上。
畫冊的繪製非常具有藝術性,例如,你能看到水中巖石和橋梁上幾乎所有石頭投射的陰影(如下圖)。另外還有一些具備軍事戰略價值的細節展示,如下圖的數字表明底橋長121米,寬6米,高出水面5米,課載重15噸。肯特說,融美觀與軍事襲擊中能被利用的各種細節描述於一體,形成了一個非常驚豔的組合。
(描述水文的畫冊上顯示了兩種不同類的橋梁,包括尺寸信息)
肯特和戴維斯認為,蘇聯的地圖製圖項目不僅僅用於軍事目標,同樣在蘇聯了解世界的一切中扮演前期數位化資料庫的作用。地圖顯示蘇聯對電網、製造中心、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特別感興趣,畫冊也反應了這一點。如一些具體的符號表示不同類型的工廠和發電廠,這些符號甚至可以區分風車和風力渦輪機,並能將電報和電話交換建築與電臺和電視臺區分開來。
雖然蘇聯創造了可用於描述整個世界的地圖符號詞彙,但肯特說,這些符號中的很多符號似乎並不出現在任何蘇聯的實際地圖上,「他們的目標是繪製所有的東西,但實際上,它們受到信息獲取的限制,尤其是境外的一些地方」。
歡迎關注「地圖可視化」公眾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