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鯛的演化大爆炸聽起來很炫,但是你知道嗎?中國臺灣就有數百種慈鯛,而且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它們。慈鯛不只在科學議題是「狠角色」,從食用、外觀、行為等各方面來看,它們都是實用又「促咪」的生物!
■慈鯛是中國臺灣常見的物種,曾經輸入中國臺灣的慈鯛約有430種,佔目前科學家已描述的慈鯛物種數的25%。
■慈鯛對水域的適應力佳、肉少刺,極具養殖和食用價值;多樣化外觀以及特殊的親代撫育行為,常是教科書中的經典題材,也吸引飼養同好的目光;然而人為因素也衍生入侵種問題。
■以往認為慈鯛分化可代表陸塊漂移歷史,但近代研究證據顯示,慈鯛分化是在板塊漂移之後,再進行跨洋性播遷。
「慈鯛」的迷人形態和有趣的生物習性,總是生態學、演化學、生物地理學、動物生理學等教科書中的經典題材。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群多樣性極高的魚,許久以前就因為各種用途而以眾多面貌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大多數中國臺灣人都吃過吳郭魚、紅尼羅魚、臺灣鯛或淡水石斑,它們都是慈鯛;你可能在電視頻道的科普影片中看過一種魚,能在小魚遇到危險的時候,張開大嘴讓小魚統統躲進去;你或許也聽說過中國臺灣的河川與湖泊滿是以慈鯛為主的外來入侵種;如果你想要養熱帶魚,一到水族寵物店,放眼望去,至少有30%的常見種類都屬於慈鯛。另外,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國臺灣因食用與觀賞目的所建立的慈鯛產業,極為龐大,截至2015年12月止,曾經輸入中國臺灣的慈鯛約有430種,佔目前已被科學家描述的慈鯛物種數的25%。
慈鯛科的物種數目繁多,現生慈鯛大致包含九個亞科,已被科學描述的約有1700種,如果包含尚未描述的物種,總數可能高達2000~3000種。它們的天然分布範圍包括:非洲、歐亞大陸(西亞與中亞地區)、馬達加斯加、印度、北美洲南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其中以非洲與南美洲的物種多樣性最高,也是科學家研究的重心。
以上資料來源於中國臺灣水族論壇收集整理。如果有侵權及版權問題請於本公司聯繫!
如果大家有感興趣的關於水族\寵物\爬鳥\植物組培技術知識及行業標準法規方面的,可以留言我們的公眾號,我們將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解答,如果有解答矛盾及不專業的地方,歡迎指正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