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現場
一名95后土家族小姑娘引起了眾人注意
她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指導員
同時也是嫦娥五號
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
這位小姑娘還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
這個看似離咱們挺遙遠的小姑娘
曾經就讀於貴陽市清華中學
她在這裡度過了自己人生的關鍵「轉折點」
——初中和高中
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那麼當年的她在老師眼裡
是一個怎樣的學生呢?
她在清華中學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今天
記者有幸採訪了「大姐」的
初中班主任江莉老師
高中班主任趙雯老師
一起來聽聽「大姐」中學時代的「青蔥故事」
(以下為老師口述)
初中:一個讓人不操心的女孩子
▲ 周承鈺:第二排左數第三個
2008年,古靈精怪的周承鈺進入清華中學初中精品班學習。印象中的她看起來蠻「迷你」,但是卻有很大的「能量」。記得有一次校運會入場式,隊列中喊口號的班長臨時有事請假了,她被選出緊急「上任」,她不但沒有怯場,反而吼出了洪亮的聲音帶著全班順利走完入場式。她這種「大姐」的氣質也算是打小就有。
▲ 周承鈺:第三排右數第一個
當然,她當時還是一個率真、可愛的女孩子,偶爾也會犯一些小錯誤。初中時期,也正值孩子們的青春期,在批評孩子時,孩子們總會有千奇百怪的理由來搪塞你,可是每次批評周承鈺,她都不會反駁我,反而是十分欣然地去接受並改正。每年的運動會,她都會主動參與,去為班級爭光,有著強烈的班級榮譽感。初中三年,她從來沒讓我操半點心,做什麼都很自覺,遇到這樣的學生我也覺得很欣慰。
▲ 周承鈺:第三排左數第一個
說起來,我最欣賞她那陽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比如看到好吃的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去發出「哇」的感嘆;聽到好玩的會主動地去嘗試新事物;碰到小困難也會迎刃而上不去逃避……她不僅自己在「發光」,也在用自身的「光芒」去影響著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團結他們,甚至成為班上的「開心果」。
高中:愛笑、愛哭、愛思考的女孩子
有了初中的基礎,高中的周承鈺也順其自然地進入了理科實驗班。如果一定要問我對周承鈺的印象,那我最忘不了的一定是她那甜甜的微笑,她一直是個性格開朗且活潑的女孩子。看到同學們贏得校運會的比賽她會笑、做對一道自己不會解的數學題她會笑、填對了一句默寫的古詩詞她也會笑……笑容便是她對待學習和生活的「工具」。
愛笑的她也愛哭。回憶中她哭得較多的便是看到考試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時,她會流下自責的眼淚,自責自己為何不好好複習?為何要如此粗心?但並不是說她會一直哭下去,眼淚只不過是她對自己的「總結」,哭完之後,你就會看到她釋然的笑,然後再繼續為自己的目標默默努力。
距離她畢業已經6年了,但是她那股愛思考的勁兒我仍舊能夠感受的到。當年在學校,她就十分喜歡參加學校很多拓展活動,那時候她就有一個「科研夢」。高中三年,她也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高考結束後,根據她的分數和相關情況,她毅然決然地選擇投身於「航天事業」。畢業之後,我們一直保持著微信的聯繫,從微信便可以看出她跟很多95後不一樣,微信名是「學習使我快樂」,不像其他95的網名,看都看不懂。她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工作日常,她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也把在高中的拼搏精神帶到了工作上。
聽到周承鈺成為最年輕的首位女指揮員,清華全體師生都十分自豪和激動,我們都以她為榮。當然,也希望她能夠承載著這份榮譽,再接再厲,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成為中國航天歷史的創造者和書寫者。
聽完二位老師對「大姐」的回憶
記者不禁想感嘆
優秀的人都是從小開始的
而現在的「大姐」也在不斷成長
完善自己
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默默奮鬥
一起去看看這個火爆了的「大姐」
在工作崗位上如果俘獲眾人「芳心」呢
(以下內容整理至中國青年報)
工作:「大姐」不大 「大姐」很強
工作中,這個96年的小姑娘不僅是敢攀天梯的「大姐」、甚至還託舉嫦娥的「大姐」。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測試任務中,周承鈺被定崗在位於臍帶塔15層的二級連接器配氣臺,而通往15層的路,是傾角接近90°的180多級鋼鐵臺階,很多地方根本無法直立行走,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爬得上去,堪比「天梯」。正常人就是單單跑這麼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可她有時候一天得來回四趟。這種能啃硬骨頭的工作作風,令單位的大部分男同事刮目相看。
而15層的工作環境,更是艱苦——不足8平米的測試間裡,設置了兩個配氣臺、4個轉接盒以及上百根電纜和供氣管路。工作期間,這個地方只能容納3個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而且充滿了高壓氣體流動的嘈雜聲,也沒有空調。
這種工作環境讓好多人都不敢去嘗試,而周承鈺在這裡整整幹了60天,從來沒有抱怨過一次,更沒有遲到過一次,成功把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這個「邊遠」崗位打造成了「黨員先鋒崗」,並順利完成了長徵五號火箭的復飛之戰。
此外,「大姐」還承擔了「國字號」的嫦娥五號任務,她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作用非常關鍵。連接器系統具有工作原理複雜,設備分布廣、協調接口多等特點,而且由於中國大型低溫連接器正在技術積累階段,經常發生各種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踩到「雷」,作為指揮員,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做指揮員並不容易,這一點,周承鈺在剛接手這份任務時就深切地感受到了。本次任務開始時的液氮調試階段,「大姐」每天在發射塔上下奔走,協調各種工作,幾天下來,腳也腫了,嗓子也啞了。但是歇了一宿後,她繼續帶著大家在塔上做測試。
在空調脫落測試過程中,由於管路太重,周承鈺看操作手幹著吃力,就直接上手幫忙搬運幾十斤的管路。正是在「大姐」的高效組織指揮下,連接器系統適應了本次任務以來的多次計劃調整,圓滿完成了各項測試任務。
衝得上,拉得出,打得贏!這就是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的真實寫照,這就是「大姐」周承鈺。「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強。
少年們
你們也想成為這樣的「大姐」嗎
那就加油鴨!
你一定能成功的呀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