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 「90後」的他破解了

2020-12-01 人民網

  從初中開始,數學難題集就伴隨著王驍威。

  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半年時間內獨自成功論證數學界自上個世紀提出的一個著名猜想——「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的素數猜想」的不成立性

  我不崇拜任何人,我崇拜我自己。因為我堅持勇敢追求自己的數學夢,這對於很多學數學的人而言,正是缺少的一點。

  ——王驍威

  本報韶關訊(記者卜瑜、黃子寧 通訊員陳顯昶攝影報導)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在6個月的時間裡,獨自成功論證了世界數學界自上個世紀提出的一個著名猜想——「僅用1表示數問題中的素數猜想」的不成立性。在屢經一些相關雜誌退稿、學者漠視後,他的論文成功被國際著名數論雜誌《Journal of Number Theory》選定,將在2013年2月出版的雜誌上刊發。

  昨天,韶關學院正式向媒體確認了這一學術成果。

  他的「數學史」

  初中老師啟蒙他

  初三自學完成高中數學課程

  出生於1990年的王驍威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韶關人。談起對數學的迷戀,王驍威說:「我小時候並沒有對數學特別感興趣,這一切都應該源於初中時候的數學教師李崇英對我的指導與關愛。當時我在一間普通中學上初中,教數學的李老師對我所有的問題幾乎有問必答,每次都不厭其煩地為我解析。碰上一時無法回答的,他也會自己回去解題後,再找時間細心地為我解釋。他啟發了我對數學的熱愛,他告訴我數學永遠不止一個正確答案。正是有了李老師的引導,讓我對數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第一次感覺這些數字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和絢麗多彩。」

  但是在升初三那一年,王驍威的數學考砸了。「當時我的數學成績還是全班第一,但無論是對比級裡的最好成績還是我自己的設想都仍有一段距離。」這讓他深深地感到愧對李老師,為此王驍威才下決心在數學上苦下工夫。待到初三畢業時,他已經成功自學完成了高中的數學課程並開始接觸大學的高等數學課程。

  進入韶關一家重點高中後,相比對數學的濃厚興趣,王驍威對應試教育開始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我的興趣非常廣泛,在研究數學的同時在文學、計算機、醫學、德語、法語等方面也花了許多時間。我認為考試並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的才華與能力,人類的進步與創新並不能在一份試題中得到體現。而高中的課程卻是一切為了高考,老實說我並不適應這種學習,所以高考分數也不盡理想。」

相關焦點

  • 90後大四學生「破解」60年未解世界數學難題—新聞—科學網
    在屢經一些相關雜誌退稿、學者漠視後,他的論文成功被國際著名數論雜誌《Journal of Number Theory》選定,將在2013年2月出版的雜誌上刊發。 昨天(11月5日),韶關學院正式向媒體確認了這一學術成果。
  • 90後破解60年未解數學難題 因未過四級不能保研
    圖為:王驍威   名不見經傳的廣東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成功破解了國際數論學界的一個猜想,學術論文屢經國內期刊退稿後,最終發表在國際最權威的數論期刊上。但他偏科,英語沒過四級,還錯過了考研報名,想繼續研究數學的他如今面臨無學可上的尷尬。   鑽研4個月發現反例   成功推翻國際猜想   王驍威出生於1990年,是韶關學院數學系大四學生。
  •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11月6日,廣州一家媒體以《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後」的他破解了》為題,刊發了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的報導。王驍威本不願意接受採訪,他說,過多的採訪沒意義。但近來網絡上對他的質疑聲,讓他願意面對媒體並回復質疑。這是一個原本被視為又一個劉路(22歲破解「西塔潘猜想」,現為中南大學學生)的年輕人。剛被媒體報導時,外界發現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生於1990年,同樣並非優等生,同樣據媒體稱破解了懸而未決的「世界數學難題」而引起轟動,同樣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 60歲老人「破解」3800年數學死題
    四大數學難題     1.畫圓為方:求做一正方形使其面積等於一個已知圓  2.三等分任意角  3.倍立方:求做一立方體使其體積是一已知立方體的二倍  4.做正十七邊形  昨日,60歲的崔榮琰在科學會堂召開「3800年世界頂級四大數學難題破解會」,公布了自己對四大頂級數學難題的破解方法
  • 餘建春:當過快遞員,破解數學百年難題後,被知名公司高薪聘請
    一般認為辛苦跑腿的快遞員只能幹辛苦的體力活,百年未解的數學難題只有天才數學家們來解決,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快遞員破解數學百年難題演繹小角色的華麗轉身。這個快遞小哥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餘建春。學習普通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餘建春,河南信陽人,因為偏科的原因,從小學習成績並不突出,加上家境貧寒,只上了職高,後來考上了鄭州牧專。
  • 90後學渣破解世界難題,三位院士致信中央,破格成為最年輕教授
    他上學以來一直成績平平,初中的時候甚至母親和老師都已經打算放棄他,可是最後卻成功考入重點高中,後又考上中南大學成為一名中南學子,可是大學期間的他成績依然不出眾。可就是這樣的學渣,卻破解了世界知名的數學難題,破格成為中南大學的教授,他就是劉路。
  • 20年過去,千禧年數學七大難題仍有六題未解,唯一的解題者已隱退
    2000年5月,由美國富豪出資建立的克萊數學研究所,精心挑選了7大未解數學難題,無論你是數學家還是流浪漢,任何人只要解決其中一題,都可以領走100萬美金。美國希望通過懸賞的方式高效解決問題,對數學家而言,無疑也是一次揚名立萬的機會。這七道題也被稱為「千禧年數學七大難題」。
  • 世界5大數學難題,破解一個得100萬美元,網友:躍躍欲試
    導語:世界5大數學難題,破解一個得100萬美元,網友:躍躍欲試。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我們很常見的一門學科了,而且相信大家都有學習過數學。不過我們小學中學時候學習的數學,就是比較入門級別的。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中南大學「數學天才」:大三時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獲得獎金100萬
    2010年,一名大三的學生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讓很多人都難以置信。劉路,當時中南大學大三的學生,參加美國芝加哥數理邏輯學術會議時,破解了西塔潘的猜想——一個曾困擾了國際數學界十幾年的難解之題。「玩」出來的數學天才據了解,劉路出生在遼寧大連一個普通的家庭。
  • 破解困惑人類兩千年的世界數學難題!曾經的餐廳服務生如何厚積薄發?
    作為一位美國高校數學講師他為何蟄伏几十年發表論文的數量寥寥?破解「孿生素數」難題他躋身世界重量級數學家行列「一步登天」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甚至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等數學難題△張益唐童年照因環境中斷教育的十年中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看數學書上
  • 劉路:不是「天才」,卻在大四時破解世界難題,23歲成最年輕教授
    至於其中原因,自然是因為他成為了「達者」——成功破解了世界性難題,西塔潘猜想。儘管他的中學生涯留下的喜歡數學、喜歡鑽研的習慣,讓他在考入大學後完美復刻,儘管對於自己未解的數學問題,他總要刨根問底,甚至為此時常研究到凌晨兩三點,再有不解就去諮詢老師,也終是於事無補。
  • 劉路:不是「天才」,卻在大四時破解世界難題,23歲成最年輕教授
    2012年,對於年輕僅為23歲的劉路而言,可以說是「豐收」的一年。 這一年,原本求學路上一直寂寂無聞的他,先是在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的宣布中被破格聘任為正教授級研究員,還獲得了100萬元獎勵,而這也讓他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教授;隨後從「2012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到「希望之星」、「影響世界華人」等大獎他盡收囊中,他也因此名動天下。
  • 他是掛科的天才數學家,卻輕鬆破解世界難題,學校直接獎100萬
    但是有一個22歲的大學生,卻創造了一向歷史性紀錄,輕鬆破解一個世界性難題,學校不僅直接將還是本科生的他,提升為教授級研究員,還直接給出了100萬的獎金。   他就是被稱作「天才數學家」的劉路,當年還在湖南中南大學讀本科的他,因為成功地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
  • 俄數學家獲世界數學最高獎-破解七大難題之一—龐加萊猜想
    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斯蒂克洛夫數學研究所的數學家格裡戈裡•斐裡曼,將在8月22日於西班牙馬德裡舉行的第25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世界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據稱,國際數學聯盟一致認為,斐裡曼成功破解了「世界數學七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英國《衛報》甚至驚嘆,斐裡曼可能是本星球最聰明的人。斐裡曼就職於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斯蒂克洛夫數學研究所,多年來一直從事對「龐加萊猜想」的研究。1992年11月,他的研究報告首次公開就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關注,多位世界知名數學大師曾與其探討過。
  • 50年都未解開的蛋白質摺疊難題被AI破解了
    197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克裡斯蒂安·安芬森在獲獎感言中提出了一個假設來說明酶進行化學合成的可能性。他猜測蛋白質複雜的三維結構是由它的一維結構所決定的,也就是說,由DNA控制細胞內RNA所搭建的特定胺基酸序列,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決定了這類蛋白質擁有怎樣的結構。
  • 張益唐:不願回國當教授,在美洗盤子遭質疑,20年後破解世界難題
    而引起許多人對他憤怒的是,他說的那句話「願在美國洗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傷了國人的感情了。如今,28年過去了,當年的數學天才張益唐早在幾年前破解了半世紀的數學難題——孿生素數猜想,並一舉成名。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件事?
  • 中國數學天才,大三破解世界級難題,22歲破格成中國最年輕正教授
    而今天要說的這個數學天才,年僅22歲就破解了世界性數學難題,他的成就讓世界矚目,他的名字叫劉路。熱愛執著劉路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上過大學的高知分子,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閱讀的愛好。初三時就讀完了對初中生來說等同於「天書」的《古今數學思想集》。到了高中,劉路開始涉獵國外一些數學著作,閱讀全英文數學書籍,看了許多數學家的猜想和一些未解的數學難題。平日裡,他和其他同學並無特別之處,學習成績頂多算中等。唯一不同的就是,劉路常常在圖書館裡一待就到大半夜,寢室裡也堆滿了數學書籍。
  • 世界第一數學難題:一夜暴富的機會來了!
    答案是有的,他就是著名的「千禧難題」。千禧年大獎難題(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又稱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是七個由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CMI)於2000年5月24日公布的數學猜想。這些都是極難的問題,其中大多數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甚至光理解題目就很吃力了。
  • 最長數學證明破解世界難題:看完需要100億年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數學家羅伯特-格拉漢姆懸賞100美元,請數學愛好者幫助他解決一個數學難題,這道數學難題困擾了格拉漢姆很長時間。三十多年來,一直未能有人拿出破解方案前來領賞。近日,一個由美英兩國三位數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應該得到這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