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中國!「諾亞方舟」起航了!

2021-01-17 央視網
在西方神話中,諾亞建造了一艘方舟,帶著各種牲畜、鳥類等,躲避了大洪水,安然渡過「世界末日」。一粒種子、一個細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脫氧核糖核酸、一條數據……這些不起眼的「現在」可能是構建未來生物科技和產業的磚石。在現實世界中,美國、歐盟和日本都擁有世界級基因庫,由此掌握生命經濟時代的戰略性資源。9月22日,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開啟運營。自此,中國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什麼是國家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除了「幹庫」(即基因、蛋白、分子、影像等多組學生物信息資料庫)、「溼庫」(多樣性生物樣本和物種遺傳資源庫),國家基因庫還引入了「活庫」,即生物活體庫,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微生物資源和海洋資源等。


為何又稱「生命銀行」?


國家基因庫看似遙遠,其實跟每個人息息相關。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說,每個人一生中所有關鍵階段的標本都應該永久保存:從出生時的幹細胞,到20歲時的免疫細胞,到30歲時的生殖細胞……國家基因庫就是儲存這些樣本和數據的地方,像我們的「生命銀行」。


創歷史!我國國家基因庫是綜合升級版


在基因時代,這樣的未來可期:到醫院看病,只需自己的基因作為「身份證」和病歷;想「返老還童」,保存完好的幹細胞就能輕鬆搞定;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不再稀奇,就在你家庭院裡懶洋洋地打盹;遠古的恐龍、猛獁象不只活在特效裡,它們在博物館奇妙之夜真實復活……


通向這樣的未來,需要一些堅實的「磚石」——生物樣本和數據。這正是我國唯一一座國家基因庫的定位:有效保護、開發、利用遺傳資源,提高我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水平,維護國家生物信息安全,助力全球生命科學發展。


2011年,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批覆同意深圳依託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國家基因庫。



9月20日拍攝的國家基因庫。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據介紹,基因庫佔地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1.6萬平方米,即將投入使用的Ⅰ期建築面積4.75萬平方米。這裡幾乎與外界隔離,恍若世外桃源。走進建在層層梯田之上、室內綠意盎然的建築,從一層上三層,依次會看到龐大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



國家基因庫外觀。 深圳國家基因庫 供圖


據介紹,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除了「幹庫」(即基因、蛋白、分子、影像等多組學生物信息資料庫)、「溼庫」(多樣性生物樣本和物種遺傳資源庫)之外,國家基因庫還引入了「活庫」,即生物活體庫,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微生物資源和海洋資源等。


我們不妨把它想像成這樣一個載體:它是人類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海洋館、微生物館的集合,這裡存儲的將不僅是一個個標本原型和實物,還有一粒種子、一個細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脫氧核糖核酸、一條數據……


裡面都存了啥?


深圳國家基因庫初步建成「三庫兩平臺」的業務結構和功能,「三庫」即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信息資料庫和生物活體庫,「兩平臺」為數位化平臺、合成與編輯平臺。「三庫兩平臺」的建設,最終為的是解決生命數據的「存、讀、懂、寫、用」5個作用。


「通俗地說,就是我們要把全球的生物資源都收集起來,用測序儀讀取萬物的遺傳數據,用超級計算機算出結果,用合成與編輯平臺寫出生命代碼,最後用來為人類服務。」據國家基因庫主任梅永紅介紹說。



9月20日,工作人員在國家基因庫從超低溫冰箱內拿取血漿樣本。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目前,國家基因庫已存儲多種生物資源樣本1000萬份;初步建立基因信息數據和生物樣本採集、存儲、管理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發布深圳市地方標準5項,申請國際、國內標準10項,申請國內外專利46項,出版基因資源專著8本。目前已開展國際/國家重點科研項目20餘項,合作項目共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在《自然》《科學》《細胞》等知名科研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


基因庫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高大上」的國家基因庫看似很遙遠,但其實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說,每個人一生中所有關鍵階段的標本都應該永久保存起來:從出生時的幹細胞,到20歲時的免疫細胞,到30歲時的生殖細胞……而國家基因庫,就是儲存這些樣本和數據的地方,像我們的「生命銀行」。


「這類似於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給自己拍照片,如果我們不拍,那就永遠拍不到了。」汪建說,「老照片只能拿來做留念,但是我們在不同階段存進『生命銀行』的年輕樣本,卻是在我們越老的時候越有用,甚至可能在關鍵時刻救命。」



8月10日,國家基因庫細胞存儲平臺中級實驗師鄭東敏將人源組織細胞樣本經過培養,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當中保存。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我國基因庫將與國外基因庫緊密合作


深圳國家基因庫是繼美國、歐洲、日本之後的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未來,這裡將依照相關規定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有序與國際上現有的三大基因庫交換與共享數據,形成全球聯盟體系,推動國家基因庫向國際基因庫轉變,支撐引領生物大健康產業和生物經濟快速發展。

  

「國家基因庫是一個開放平臺,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希望通過更好的機制,讓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基因資源能被充分地認知和利用。」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說。

  

作為合作夥伴的史密斯森尼學會的科研部秘書W·克雷斯表示,保存物種多樣性是當代科學研究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史密斯森尼學會與華大基因、中國國家基因庫等國際領先研究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的重要目標。



國家基因庫的150臺基因測序儀(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人類存儲數據有何用?


了解自身健康


存儲這些數據到底有什麼作用?從數年前開始,汪建就開始有意識地存儲自己的健康數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對自己身體變化狀況了如指掌,並且根據這些數據設計自己的飲食、運動和生活節奏,「對抗」衰老。他說,隨著國家基因庫存儲容量的增加,未來將會有更多人可以儲存和掌握自己的健康數據,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儲存生物多樣性數據,保護生存環境


人類越來越認識到基因資源以及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徐訊說:「中國亟須這樣一個平臺,從國家層面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物樣本和基因數據進行有效保存、管理和合理利用。」除了對個人,國家基因庫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有重要意義。目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已刻不容緩。


生命科學的「國庫」比金庫寶貴


「國家基因庫是真正的國庫,某種程度上,比銀行的金庫還要寶貴。」梅永紅說,在農業時代,一個國家擁有的耕地越多優勢越大;在工業時代,擁有的石油、礦產等能源越多優勢越大;而在生命時代,擁有更多的基因資源,同時還能對基因資源進行認知和利用,就意味著擁有更大的優勢。


「我們希望搭建起基因資源挖掘的基礎性支撐平臺,形成生命密碼的存、讀、懂、寫、用能力於一體,聚焦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領域,極大地縮短基礎科研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周期。」梅永紅說。

  

國家基因庫同時也關係著人類的未來。「能夠把寶貴的基因資源為全社會,尤其是普通的百姓所共享、共用,這才是根本目的。」梅永紅說。國家基因庫對百姓的意義,主要是通過促進基因測序和基因科學發展,通過促進生物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來間接實現。



揚名於世:什麼都不要說了,先給我一個女朋友。


頠曦:不好意思我們又拿第一了。


九天攬月Sunday:造福人類社會。


十四年後的彩虹:不明覺厲!


小張仨:希望能克服癌症,給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


取盡三千弱水:基因,作為生類生存的密碼。對其研究有助於了解,解決新生兒的先天缺陷問題。但要注重相關信息的保護。畢竟,牽涉的是整個民族。


danny在青島:大國之必備!我們要有自己的一手資料,不必看美、日、歐的白眼,強國之舉。



編輯:卜勝男  責任編輯:陳晨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成都日報、新華網、央廣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諾亞方舟」起航——揭秘搭載生物遺傳密碼的國家基因庫
    (原標題:中國「諾亞方舟」起航——揭秘搭載生物遺傳密碼的國家基因庫)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雖然很多網友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諾亞方舟再一次受到熱議應該是在2012年,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世界末日只有諾亞方舟可以拯救人類。但是很多人對於諾亞方舟也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吧。
  • 中國諾亞方舟 內部詳細結構圖曝光
    第一項是「中國諾亞方舟」耐高溫的能力,該項目中一個同樣材質和構造的小圓球被用來替代「中國諾亞方舟」做實驗。工作人員拿來一箱冰塊,打開小圓球上的門,冰塊被放到裡面。隨後,工作人員拿來汽油,倒在小圓球外面,點燃,溫度急劇上升,直到火焰熄滅。工作人員打開門之後,裡面的冰塊沒有絲毫融化的跡象。「『中國諾亞方舟』最高可以承受17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主持人說。
  • 我敲打中國詩壇:十四行詩《諾亞方舟》解讀
    「然而橫生的亂象使我學會了反思」至「承載滄桑巨變的最初那一頁傳奇」,接下來的內容表達的是作為一個中國詩人對於西方現代派文學的應有的反思。在今天,在西風東漸日益影響甚至主宰中國文學命運的今天,表達這樣的一種反思態度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種決絕的勇氣。我時常想起梁啓超先生的一句著名斷言:「中華文明必將大興於天下。」
  • 諾亞方舟憑什麼該中國造?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最後拯救地球的諾亞方舟被赫然貼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籤。  筆者對瑪雅人的預言不敢苟同,但是傳說至少告訴人們,我們應該珍惜地球,珍惜生命。而預言與電影最近似乎正在成為現實生活的註腳。  在哥本哈根,拿出最大誠意與會、力促會議成果的中國,這兩天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歐洲人仍然在對中國高達40%至45%的減排目標指手劃腳。
  • 諾亞方舟遺址是真的嗎?諾亞方舟遺址具體位置在哪裡
    解答:諾亞方舟是西方的某個傳說,主要就是一個叫做諾亞的人成功製作了一艘大船,成功在洪水中拯救了人類文明和重要的火種。很多人覺得諾亞方舟確實存在,並且找到了很多所謂遺址,但是最終證實是虛假的。2010年某隻考察隊稱成功尋找到諾亞方舟遺址,下面探秘志帶大家共同了解下。
  •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
    隨著2012年世界末日的說法,人們調侃只有諾亞方舟才能救人類,於是製作了很多精美的諾亞方舟船票,對於這些我們都是一笑置之,但聖經中卻說諾亞方舟是存在的
  • 這遊輪比「諾亞方舟」還厲害,「擱淺」在懸崖上,房間非常豪華!
    不過好在主人公們也有應對的措施,那就是造一艘巨大的方舟,男主帶著一大波人最後登上方舟成功地逃離了這場末日。很顯然,影片當中的方舟就是在致敬各大神話當中的「諾亞方舟」。當然,這艘神秘的方舟並不是只存在於書本之中,據說在二戰期間,一位蘇聯的飛行員在飛越土耳其的山脈時,意外地發現了某座山頂上,橫亙著一艘巨大的船隻,後來就連美國的科學家也親赴實地去考察。
  • 遺失的諾亞方舟(三)
    哈嘍哈嘍,大家好,我是小霖,咱們今天繼續來接著上周的內容來講,諾亞方舟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的一部分。
  • 發現諾亞方舟遺址,諾亞方舟不是神話傳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在古代神話中,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有關於洪水的故事。例如《山海經》裡大禹治水,瑪雅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裡也都有提到過洪水。這些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那諾亞方舟聽過嗎?在西方,關於諾亞方舟的傳說非常流行。其實,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說的是為了讓諾亞、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地生物能夠順利逃過一場上帝故意製造的洪水災難而建造的。有人堅信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據美國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六十的美國人相信諾亞方舟是真實的。
  • 諾亞方舟在哪裡?
    諾亞方舟在哪裡? 舉世驚愕,瞪大眼睛尋覓。 在哪裡? 在哪裡?! 諾亞方舟在哪裡? 諾亞方舟,東方雄雞, 諾亞方舟,雄雞挺立! 諾亞方舟,中華大地!! (程湛馨,筆名燕山童,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秦皇島市撫寧區作家協會主席、網絡作家協會主席。)
  • 中國版諾亞方舟
    義烏商人楊宗福製造的「諾亞方舟」是一個直徑4米的不鏽鋼大圓球,其自稱可以耐1700℃高溫、承受350噸撞擊力、可以在水面上航行,隔離核輻射和宇宙射線。而目前他已經接到了21個確定的生產製造訂單。每個「諾亞方舟」的售價在100萬至500萬元之間。
  • 電影2012觸發災難經濟 中國版諾亞方舟訂單不斷
    「末日」臨近,各路「方舟」大PK  中國版「諾亞方舟」訂單不斷  11月20日,《2012》3D版公映,作為災難類型史上投資最大、效果最震撼的作品,《2012》於2009年公映時,曾刷新多項中國票房紀錄,此次該影片的3D版本再度襲來,首周便以超過9000萬的票房成績再度成為票房冠軍。
  • 中國版諾亞方舟熱賣 最終解釋權歸聯合國?
    2012諾亞方舟船票  隨著電影《2012》災難大片的熱播,引起社會上的熱議和追捧,也引發了「2012諾亞方舟船票」網上銷售熱潮。淘寶商城不少賣家也紛紛上架叫賣,宣傳說2012年世界末日將來臨,購票從速登月可逃生。
  • 諾亞方舟是神話還是真實存在?專家:別糾結了,諾亞方舟已找到!
    一艘根據上帝指示建造而成的大船,其建造的目的就是讓諾亞和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各種生物能夠躲避一場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災難,這段神奇的故事被記錄在《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中。那麼究竟諾亞方舟是神話還是確實存在?
  • 尋找傳說中的諾亞方舟|諾亞方舟|諾亞|亞拉臘山_網易科技
    《聖經·創世紀》中不僅明確記載了大洪水的起因、過程和結果,還詳細說明了諾亞方舟的製作方法及最終停靠的地點和時間。「經過了一百五十日,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停靠方舟的山峰這些傳說如此具有誘惑,以至於人們探尋諾亞方舟的熱情從未消減。想要證明諾亞方舟的存在,找到它是最好的辦法。因此,《聖經》中出現的方舟停靠地亞拉臘山成為人們熱衷的地方。聖經裡並沒有確切指明方舟停放在昔日亞拉臘山的哪座山峰上。
  • 橫斷山上的「諾亞方舟」
    「SEE諾亞方舟項目是蕭今老師一手創立的,我們在她的領導下工作,她全身心投入,啥事都管啥事都問,還和我們年輕人一起跑保護區……我最佩服她。過去幾十年做社會科學的教授,老了愛上環保了,愛上動物了,不斷學習不斷地請教,查閱資料,有很多資料內地不全她就跑到香港去找,現在她快成了動物學家了。」
  • 亞拉臘山:2012尋找諾亞方舟
    但是,為了解開 「諾亞方舟之謎」,從19世紀起,人們便不斷登上亞拉臘山尋找傳說中的方舟。,不少專家懷疑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諾亞揭開「諾亞方舟」之謎的最終團隊則是來自中國香港的探險隊,他們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附近找著了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殘骸
  • 兒童 諾亞方舟的故事(下)
    現在,在風暴肆虐的方舟之內,大家都感覺到不適和生活困難. 許多人甚至後悔自己被救了. 他們說: "沒有什麼比這更糟了."And Noah's heart was heavy.諾亞的內心感到很沉重.絕望的怨言充斥著方舟. 就連屋頂也開始漏水. 一切都變得沉悶起來.And life became a burden to the Noah family.方舟上的生活成了諾亞一家人的負擔.
  • 聖經中的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中國考古隊員聲稱確有其事
    諾亞方舟的故事出自聖經的一個典故,大致講的是諾亞建造了一艘巨船搭載自己的家人和世界上的所有動物品種躲避一場即將到來的滅世大洪水。我們都知道,諾亞方舟是一個西方的神話而已,我本不把它當真。但是,一支考古隊2010年在公開媒體表明,自己發現了諾亞方舟遺址。這是由中國香港和土耳其共同組成的一支考古隊。他們在土耳其境內的海拔將近4000米高的亞拉臘山脈發現疑似諾亞方舟的七個掩埋在積雪和火山灰燼下面的較大遠古木質結構。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