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作者史高拔,汽車電子工程師,供職於國內某汽車技術中心,從事汽車智能網聯技術研發。本文由雷鋒網獨家發布。
背景
HUD——head up display抬頭顯示器,最早出現在戰鬥機上,為了讓飛行員不用頻繁低頭看儀表集中注意力,將重要信息在視線前方的一塊透明玻璃上顯示。這項技術在幾年前也被引入了汽車裡,但目前標配這一技術的量產車卻寥寥無幾,顯示效果差、成本高,讓HUD技術一直不溫不火甚至被部分消費者評為雞肋。直到去年下半年,隨著AR技術的出現,HUD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阿里巴巴1800萬美元投資WayRay,更是讓人引發遐想。
↑ 奧迪A6 HUD拆解
由於這項技術的原理非常簡單,現在去網上搜索HUD,會有幾百到幾千多種價位幾百款產品,甚至有的app可以將手機屏幕反射到車窗上變成HUD。透明顯示屏+投影技術就可以實現抬頭顯示功能,基本與投影儀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由於所選投影技術和屏幕的差別,會有一些實現方法上的不同。
↑ HUD技術原理
按照顯示屏的不同,HUD可分為CHUD (Combiner HUD 組合型)和WHUD (Windshield HUD 擋風玻璃HUD)。CHUD顯示屏為放置於儀表上方的一塊透明樹脂玻璃,一般會根據成像條件對這塊玻璃進行特殊處理,通常做成楔形來避免玻璃兩面的反射重影,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顯示效果。但CHUD置於儀表上方,在車輛碰撞時會對駕駛員產生二次傷害,不利於車內安全。
↑ CHUD
WHUD顯示屏直接使用汽車的擋風玻璃,顯示效果更為一體化,也有助於造型布置。但由於擋風玻璃一般為曲面玻璃,因此WHUD一定要根據擋風玻璃的尺寸和曲率去適配高精度非球面反射鏡,這也直接導致了WHUD成本的升高。
↑ WHUD
目前運用在HUD上的投影技術,主要有LCD投影、DLP投影、雷射掃描投影、LCOS投影等技術。
LCD投影
最常見、技術最為成熟的投影技術,與LCD屏幕的原理類似,將白光光源用稜鏡分為紅、綠、藍三色,經過液晶單元,達到投影的效果。但光線在經過液晶後亮度會有一定程度的衰減,並且因為液晶之間會有一定的距離,其解析度也不高。但其技術成熟、成本低廉成為現階段很多HUD的首選。
↑ LCD投影技術原理
DLP投影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數字光處理技術是美國德州儀器的專利技術,通過集成了數十萬個超微型鏡片的DMD(數字微鏡晶片)可以將強光源經過數字反射後投影出來。
↑ DLP投影原理
DLP投影技術亮度高、解析度高、成像逼真,目前較多的前裝HUD均採用此種技術,德州儀器公司也一直在汽車行業推廣DLP。不過,由於DLP投影的是整個平面,為了提升顯示效果需要針對不同的擋風玻璃,定製高精度的反射非球面鏡,這也直接導致了DLP HUD成本的提高。而且汽車使用環境複雜,其核心部件DMD較易出現壞點,使用壽命有待提高。
雷射投影技術
簡言之,就是用雷射作為投影光源的技術,目前主要運用在室外大型投影和演出上,由於並不是全平面投影,雷射投影具有色域廣、亮度高、聚焦效果好的特點,非常適合投影信息簡單、亮度要求高的HUD場景。並且由於雷射投影屬於聚焦投影,並不需要HUD匹配複雜的光學系統。但目前雷射二極體對溫度較為敏感,不能達到車規要求的85℃的工作要求。
↑ 雷射投影原理
LCOS
LCOS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矽基液晶技術,是一種基於反射式的微型矩陣液晶顯示技術,可以在非常小的尺寸內顯示豐富的信息,亮度、解析度、對比度等性能都非常優越,Google Glass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顯示信息。但目前矽基液晶並不能大量量產,成本太高,僅有部分工程試驗HUD產品採用了這一技術。
↑ 各種投影技術對比
HUD技術被業界重新重視,不僅僅因為它能提高駕駛安全性和顯示效果,更重要的是AR技術的出現,讓HUD的使用場景有了更多可能,能更加有效的提高駕駛安全性。導航的時候可以直接將信息顯示到HUD上,並融合實際的路況場景進行顯示,左轉右轉一目了然。更能結合ADAS功能,及時預告路況和行人信息。
↑ AR HUD使用場景
VID
VID(Virtual Image Distance)虛擬圖像距離,可以理解為圖像焦點到眼睛的距離。實際駕駛情況下,HUD的顯示圖像和道路並不是在一個平面, 人眼在道路和HUD之間也需要來回切換,調整眼睛的焦點,雖然解決了低頭的問題,但頻繁調整焦點也會導致視覺疲勞,並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融合顯示。一般駕駛時關注的主要是前方20米左右的情況,但目前的HUD最多只能將VID做到3米,這一參數極大的限制著HUD的顯示效果。
↑ VID
高溫和散熱
HUD一般布置在儀表的前方,完全暴露在太陽光下,因此HUD雖然在駕駛艙內使用,但也經受著高溫環境的考驗。加之高亮度投影本身就需要大光源的支持,燈泡的合理散熱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德州儀器在其HUD樣機中將結構做成了全金屬來輔助散熱,這也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成本
由於汽車級產品的高要求,原裝的HUD產品始終沒辦法把成本降到合理的區間,只能在現實效果上進行妥協,這也就導致目前很多HUD產品的使用效果不盡如人意,加上使用情景有限,多數廠商不願意增加這項配置。希望這一現象在AR HUD時代會有改觀。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駕駛汽車所要判斷和提醒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如今的儀錶盤顯然不能滿足這些需求,將駕駛信息和道路信息顯示在擋風玻璃上已經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科幻電影中的場景終將到來。如今越來越多的廠商已經投入到這一領域,汽車廠商也已經明確看到了HUD的必要性,相信在今後兩年就會出現越來越多標配HUD的車型。更可以相信,擋風玻璃全息顯示也會在未來實現。(完)
實戰特訓:遠場語音交互技術
智能音箱這麼火,聽聲智科技CTO教你深入解析AI設備語音交互關鍵技術!
課程連結:http://www.mooc.ai/course/80
加入AI慕課學院人工智慧學習交流QQ群:624413030,與AI同行一起交流成長
雷鋒網特約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