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新中國的科普創作

2021-01-07 人民網

  科普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業。1953年,毛澤東同志視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時說:「我們要多向群眾介紹科學知識。」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技術研究和科學技術普及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雙翼。科普工作是科教興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科普創作肩負著傳播知識、激發興趣、啟迪智慧的重要責任。「科學求真,人文求善」,同時求美,優秀的科普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真、善、美的閱讀體驗,還能引人深思,激發人們的求知慾、好奇心與創造力,從而提高個人乃至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國民素質是第一國力。教育的宗旨,科普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只有全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中國才有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實現習近平同志最近提出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普事業經歷了1949—1965年的創立與發展階段;1966—1976年的中斷與恢復階段;1977—1990年的恢復與發展階段;1990—1999年的繁榮與進步階段;2000年至今的創新發展階段。60多年過去了,我國的科技水平已達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地步,而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的科普工作也早已是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結出了累累碩果。同時,展望明天,科普工作如同科技工作,任務更加偉大、艱巨,前景更加輝煌、喜人。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正是在這60多年間,我國高水平原創科普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書系中一部部不同時期、不同作者、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優秀科普作品生動地反映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科普創作走過的光輝歷程。為了保證書系的高品位和高質量,編委會制定了嚴格的選編標準和原則:一、獲得圖書大獎的科普作品,科學文藝作品(包括科幻小說、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學詩歌、科學傳記等);二、曾經產生很大影響、入選中小學教材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三、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時代精神與人文精神俱佳的優秀科普作品;四、每個作家只選編一部代表作。

  在長長的書名和作者名單中,我看到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倍感親切。作者中有許多我國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老前輩,其中有些已經過世;也有許多一直為科普事業辛勤耕耘的我的同事或同行;更有許多近年來在科普作品創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後起之秀。在此,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科普事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更需要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迅速變化。新的形勢要求科普創作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創新。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科普創作的隊伍中來,只有新的科普創作者不斷湧現,新的優秀科普作品層出不窮,我國的科普事業才能繼往開來,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不斷為推動科技發展、為提高國民素質做出更好、更多、更新的貢獻。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科普創作的歷史——歷史是輝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來是更加輝煌、更加美好。我深信我國社會各界有志之士一定會共同努力,把我國的科普事業推向新的高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科普創作》徵稿——自然文學主題徵稿
    《科普創作》徵稿——自然文學主題徵稿2020年初,一場疫情席捲了世界,牽住了人們本應在春暖花開之時外出的腳步。
  • 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由貴州省科技廳牽頭,與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科協、當代貴州傳媒集團共同舉辦,大眾科學雜誌社承辦的「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12月28日在貴陽揭曉。
  • 淮南開展中學生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活動
    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為貫徹落實《氣象科普發展規劃(2013年-2016年)》和《安徽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年-2015年)》,引導中學生學習氣象科學知識,激發科普創作熱情,近日,市氣象局、市科學技術協會、市教育局共同印發了《關於舉辦2015年淮南市中學生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活動的通知》,將在全市中學生中開展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共同推進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
  • 中國科幻小說創作中的科普問題
    由於當時能夠進行科幻小說創作的作家,大多為兒童文學家或科普創作者,他們習慣了用簡單活潑的語言講清晰易懂的道理,不擅長開掘個人情感來書寫人性,而是更注重響應時代號召,將科學知識傳達給青少年讀者,幫助小讀者樹立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
  • 來科普創作直播間,成長為專專業業科普創作人~|直播預告
    「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創客大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圍繞選題開展科普創作,生產緊跟時代潮流、回應公眾關切、充滿正能量的優秀科普作品。 為回饋廣大創客、幫助創客們提升科普創作能力,我們將舉辦「與時俱進的科普創作」直播講座活動。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6月15日上午,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高級班在科學出版社正式開課。為培養更多科普科幻創作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組織了「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系列培訓活動,201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長春等地組織了科普科幻創作高級培訓班、初級培訓班和科普編輯培訓班。
  • 70位作家70部兒童文學作品,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
    10月20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是一套總結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成果和經驗,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策劃的大型兒童文學叢書,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70位作家70部經典作品,於2019年10月前全部完成出版。叢書以作家個人作品精選集的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地呈現當代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的多維風景,是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繁榮創作的集中體現。
  • 中科院28名科研工作者聯名倡議:鼓勵科普閱讀、科普創作
    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今天繼續進行。「摸得著的科學、讀得到的趣味、看得見的美妙,都在你翻開科普讀物的那一刻。」今天下午,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普圖書分享會在中科院學術會堂舉行。中科院28位科研工作者(科普作家)發出聯名籤署的《倡議書》,向全社會發出鼓勵科普閱讀、科普創作的倡議。
  • 從事近30年醫學科普創作的五點深刻體會
    為此,醫學科普應運而生,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悄然走進千家萬戶。那麼,如何進行醫學科普創作,讓醫學科普文章具有感染力,則是需要探討的話題。筆者通過自己近30年來的醫學影像學科普創作,從自己在《健康報》《家庭醫生》《大眾醫學》等上百家報刊、雜誌上發表的數以百計的醫學影像學科普文章的經歷,談談自己在工作之餘進行醫學科普創作的一些體會。
  • 全國醫療器械科普創作競賽正式啟動了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中心、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聯合開展「全國醫療器械科普創作競賽」活動,倡導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關注、創作醫療器械科普作品,面向廣大公眾,宣傳醫療器械合理安全使用知識,提高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使用的能力和水平。
  • 新餘一中喜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近日,從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傳來喜訊,該校榮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
  • 思考的力量: 從《時間簡史》看中國科普創作
    史軍  很多本土科普讀物其實更多是作者自娛自樂的產物,如何找到大眾關注的趣味點,其實是每一個科普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覺得有趣,就一廂情願地覺得公眾也感興趣,那就錯了。  2018年3月14日,一個影響人類宇宙觀的人,將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
  • 思考的力量:從《時間簡史》看中國科普創作
    很多本土科普讀物其實更多是作者自娛自樂的產物,如何找到大眾關注的趣味點,其實是每一個科普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覺得有趣,就一廂情願地覺得公眾也感興趣,那就錯了。  2018年3月14日,一個影響人類宇宙觀的人,將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毋庸置疑,霍金有很多影響世界的理論和學說,但在他的所有工作中,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當屬《時間簡史》了。
  • 「聚焦兩會」國內30本科普圖書六成為引進,科普讀物能不能讓科學家...
    「在中國創造已成為時代強音的今天,科學家缺位科普應引起高度關注!」作為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鼓勵科學家創作科普讀物的建議」,建議讓科學家參與到科普讀物的編寫之中。然而,今天的圖書市場上,科普讀物創作出版卻出現了不少問題。
  • 武漢「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十佳科普讀物均為武漢本土作家創作
    記者郭麗霞 攝長江網9月19日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鬍子君)9月19日上午,2020年武漢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正式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徐紅星出席活動並發言。活動現場,武漢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陳光勇介紹了2020我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情況;武漢市五星級科普特色社區、科普特色鄉村、科普特色基地、科普特色學校被現場授牌;十佳科技志願者、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十佳科普特色活動、十佳科普讀物發布。
  • 課程|丁子承老師漫談科普科幻創作,沒用你就diss我!
    先談科普創作劃重點科普創作需要避免2個極端、5個陷阱,若干誤區。科普創作要掌握正確的材料查找、引用方法與途徑。科普與科幻作品需要分開。怎樣訓練創作思維。 科普創作可以分成以下幾個環節,即選題、對象、資料、動筆、修改。
  • 雙展表白新中國 湖南省地博帶你聽地球的「紅色心跳」
    9月28日,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開啟雙展同展。這是兩場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展覽,展品鮮豔奪目。這是特展的「大明星」——一塊中國頂級紅色螢石。今年8月底剛在內蒙古赤峰市發現,此次展出是她的「首秀」。
  • 第十二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頒獎 「垃圾分類」獲海報類一等獎
    第十二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頒獎 「垃圾分類」獲海報類一等獎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8-03 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頒獎暨第十三屆大賽啟動儀式在廣東省科學館舉...
  • 七旬老教授20年手寫原創8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 草稿堆滿了書桌
    2019年,在該院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深入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樹典型 立標杆」評選活動表彰大會上,劉紹貴被評為醫院「十大模範人物」之一。除了在中藥學專業與醫院藥學領域有較高的造詣外,劉紹貴更是湖南乃至全國中醫藥界一位卓有影響的科普達人。
  • 「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擬獲獎作品公示
    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已評審結束。根據《關於舉辦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的通知》精神,本次大賽共徵集到動畫、繪畫、攝影類作品919件,其中:動畫類146件,繪畫類346件,攝影類427件。評審最終確定擬獲獎作品140件,其中:動畫類52件,繪畫類41件,攝影類4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