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科創中心舉辦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 倡議全社會科普閱讀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20日下午在中科院學術會堂舉行,會上向全社會發出鼓勵科普閱讀、科普創作和助力形成全民讀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良好氛圍的倡議。
-
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科院科創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舉行
光明網訊 9月20日下午,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在中科院學術會堂舉行。央視創造傳媒創意副總監王雪純與中國科學院科普作家們暢談創作背後的故事。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成立 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光明網訊9月19日,「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成立儀式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上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攜起手來,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讓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為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大批青少年群體厚植文化沃土。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正式成立並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攜起手來,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讓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為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大批青少年群體厚植文化沃土。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正式成立 並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攜起手來,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讓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代代相傳,為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大批青少年群體厚植文化沃土。
-
中科院倡議廣大科技期刊工作者:恪守「科學守門人」
中科院倡議廣大科技期刊工作者:恪守「科學守門人」 2020-11-28 20:37:32 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28日發布消息說,該院27日召開全院科技期刊工作會議,會上發布題為《不忘職業初心 耕耘科技期刊事業》的倡議書,中科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等12位院士專家聯合向廣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發出恪守「科學守門人」職業初心等倡議。
-
誰給我們做科普:我國每萬人擁有科普人員13.55人
180多萬科普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科學基因」。他們是誰?生存狀態如何?為什麼科普人員數量在增長,但優秀科普人才還是青黃不接? 【現狀】 行政人員做科普,兼職人員不專業 今年春節期間,昆明動物博物館與昆明市西華公園聯合舉辦「陸生有毒動物」科普專題展覽,受到遊客好評的展板均出自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梁醒財研究員所帶領的科普創作團隊。從2002年參與籌建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始,梁醒財一直從事科普工作,目前已培養出一支成熟的科普創作團隊。
-
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由貴州省科技廳牽頭,與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科協、當代貴州傳媒集團共同舉辦,大眾科學雜誌社承辦的「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12月28日在貴陽揭曉。
-
《科普倫理倡議書》發布:提升科普質量、承擔社會責任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湯書昆、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長宋南平、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立新、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CEO嵇曉華共同宣讀倡議書。來自全國自然科學博物館領域參加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0年年會的500餘名科普工作者見證了倡議書的發布。
-
中科院首屆科普講解大賽 43位科學達人同場競技
中科院 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期兩天的2018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18日落下帷幕,參賽的43位科學達人,帶著43個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知識同臺競技,為公眾獻上一場豐富的「科學大餐」。最終,6位科學達人摘得大賽一等獎,另有14人分獲二、三等獎。
-
《科普倫理倡議書》發布:提升科普質量、承擔社會責任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24日在江蘇常州召開的科普倫理倡議書發布會上,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等五家單位聯合發布《科普倫理倡議書》,倡議科普工作者主動提升科普質量、承擔社會責任。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科普倫理倡議書》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湯書昆、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長宋南平、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立新、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CEO嵇曉華共同宣讀倡議書。來自全國自然科學博物館領域參加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0年年會的500餘名科普工作者見證了倡議書的發布。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6月15日上午,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高級班在科學出版社正式開課。為培養更多科普科幻創作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組織了「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系列培訓活動,201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長春等地組織了科普科幻創作高級培訓班、初級培訓班和科普編輯培訓班。
-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常亮:小小飛行員 大大航空夢渭南科普 編者按: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全國科普日。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活動時間為9月19日-25日。為鼓勵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渭南市科協決定從9月19日起,開展第四屆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系列活動,邀請有關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為公眾講科普,解答公眾關注、關切的實際問題。
-
理性面對爭議 做負責任的科普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在發言時指出,科普倫理是時代對科普工作者的召喚,也是未來科普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是我國首份《科普倫理倡議書》。它面向全國廣大科普工作者,分別從「堅持科技向善的價值導向,秉承公平普惠的科普理念」「堅持平等友善的態度,尊重生命尊嚴」「堅持科學性原則,鼓勵科普原創」「堅持開放發展的視野,增進國際交流」等4個方面發出倡議。
-
用心寫好科普這篇「大」文章
創作蓬勃 平臺崛起 迎來科學「大爆炸」 去年9月9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八一中學,走進科普實驗室,同正在研製科普小衛星的老師和學生們交流,叮囑同學們小衛星發射時要記得告訴他。衛星發射前,科普小衛星研製團隊的學生們給總書記寫信,報告了小衛星即將發射的消息。
-
「聚焦兩會」國內30本科普圖書六成為引進,科普讀物能不能讓科學家...
「在中國創造已成為時代強音的今天,科學家缺位科普應引起高度關注!」作為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鼓勵科學家創作科普讀物的建議」,建議讓科學家參與到科普讀物的編寫之中。然而,今天的圖書市場上,科普讀物創作出版卻出現了不少問題。
-
史軍:一個科普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對科學狂熱,對知識的分享狂熱
原創:有思想的一刻君一刻talks今天這是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史軍在一刻的演講。作為一個植物學工作者,史軍表示被問過很多啼笑皆非的問題。他向大家介紹了「三無科普工作者」的工作內容,講述了在他成為植物學科普工作者路上經歷的事情。
-
我國首份《科普倫理倡議書》發布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在發言時指出,科普倫理是時代對科普工作者的召喚,也是未來科普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是我國首份《科普倫理倡議書》。它面向全國廣大科普工作者,分別從「堅持科技向善的價值導向,秉承公平普惠的科普理念」「堅持平等友善的態度,尊重生命尊嚴」「堅持科學性原則,鼓勵科普原創」「堅持開放發展的視野,增進國際交流」等4個方面發出倡議。科技倫理人們並不陌生,科普倫理卻少有人提及。
-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在京成立 22支團隊成為首批成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北鬥導航系統專家徐穎代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主辦方供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沛然9月19日,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上,「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匯」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