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無不勝」的非洲軍團蟻,在這種昆蟲面前竟吃了敗仗

2021-01-08 小帆求知

三國時期的關羽,被人們稱為常勝將軍。無論是溫酒斬華雄,還是三英戰呂布,個人英雄主義的形象在小說家的渲染下深入民心。

可惜,古代英雄式的衝鋒早已不適合現代化的先進戰術。二戰時期的德軍,無論是地面裝甲部隊的集群作戰,還是深海U艇的狼群戰術,都完美的詮釋了一個道理:群毆總比單挑好!

非洲軍團蟻也將這種作戰理念進行了完美的詮釋。

1.「三大軍種」的協同作戰

上篇文章提到的淡水蟹小強,其實相對於軍團蟻來說已經很強了。

大個頭的兵蟻雖然有鋒利的大顎,但這玩意兒拿來切蚯蚓、蚱蜢之類的昆蟲還差不多。要對付小強那堅硬的蟹殼,可就力不從心了。

但軍團蟻有個精神:鍥而不捨!它們一旦發現了一個活物,是不會輕易放棄的。畢竟一頓不吃就餓死的殘酷現實擺在那裡。

既然一兩個兄弟奈何不了你,那我就叫人!「一枝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軍團蟻發現獵物後,就會釋放一種化學信號,轉眼召集成千上萬的弟兄來助戰。你再厲害,也架不住對方人多啊。

成群的軍團蟻湧上小強的全身,鍥而不捨的尋找脆弱部位,很快它們就發現在蟹殼交接處的軟肉部分,然後小型工蟻就大顯身手了!

兵蟻和工蟻在切開軟肉部分之後小型工蟻就挖洞鑽進螃蟹體內,利用這個漏洞就完美避開了堅硬的蟹殼。

依靠堅硬外殼橫著走路的小強:卒!

2.「智慧作戰」

憑藉著三大軍種的協同集群戰術,非洲軍團蟻可謂是戰無不勝,掃蕩著領地周圍的一切。

地面上的蠕蟲,樹上的昆蟲,甚至有傳聞它們還能殺死大型的哺乳動物。

當然其他動物們也不是都任其宰割的,在自然演化中,很多昆蟲也進化出了獨特的本事。比如蛞蝓小美同學。(俗稱鼻涕蟲!)

雖然自己取名叫小美,可是蛞蝓的長相真的不敢恭維:白白胖胖的蟲身上布滿了黏液,完美了詮釋了什麼叫「噁心」二字。

但也不能怪人家小美,這樣的進化也是為了自保。蛞蝓表面厚厚的黏液可以保護裡面的身體,而且還是帶毒性的。當軍團蟻攻擊蛞蝓的時候,黏液可以黏住它們的大顎和身體,這樣一來軍團蟻就無法傷及黏液下的軀體了。

看著在自己身上拼死掙扎的軍團蟻,蛞蝓暗哼一聲:「黏不死你,也要噁心死你!」

正當蛞蝓自得的時候,軍團蟻又是一支「穿雲箭」射了出去。而召集來的弟兄每個嘴裡都銜著一塊土渣。

蛞蝓睜大眼睛,大叫一聲「What!」

一塊塊的土渣丟在了蛞蝓身上,轉眼就覆蓋了全身。黏液漸漸失去了作用,被土壤給弄乾了!可惡的軍團蟻開始撕開泥塊,進攻裡面的身體。蛞蝓小美只能暗嘆:死的不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依靠黏液護身的蛞蝓小美:卒!

軍團蟻在攻擊的時候確實展現了不可思議的群體化智慧,在行軍過程中,遇到一些小水塘阻路,居然還能用身軀構築一條寬闊的水上道路。

其實在單個軍團蟻的腦袋裡,絕大部分都是肌肉,這樣才能驅動大顎撕咬食物。滿腦子都是肉,很難想像它們的個體擁有什麼智慧。

但當千萬級的數量聚集在一起的時候,質變發生,一種凌駕於個體之上的群體化的智慧誕生了。

3.敗走「蟻」城

蟻后不斷產出新的螞蟻,種群數量還在不斷地增長著。面對新增的幾百萬張嘴,軍團蟻對於食物需求的壓力越來越大!

可是來到新的領地已經十幾天了,它們幾乎掃蕩周圍一切昆蟲和小動物,該吃的都吃了!怎麼辦?

極度的生存危機焦慮感,終於讓它們盯上了自己的遠親。

白蟻,不像軍團蟻那樣過著漂泊生活。勤勞的它們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蟻丘。

這一天幾隻帶翼的年輕白蟻王族飛出巢穴,被軍團蟻的先鋒隊捕獲。還沒過幾天貴族日子的白蟻王子就這樣一命嗚呼了!可是更為糟糕的是,它們讓軍團蟻知道了蟻丘的所在。

蟻丘內的兩百萬隻白蟻對於軍團蟻來說,是兩百萬隻食物!

第二天,軍團蟻出動了,三個兵種幾百萬軍隊,浩浩蕩蕩的開拔到了蟻丘之下。沒有統帥下令,它們自行開始了進攻!軍團蟻先是在蟻丘外圍搜尋進入的通道,終於它們發現了白蟻覓食的通道,一個個魚貫而入。

通道內的白蟻工蟻發現了敵情,面對入侵的敵人,它們沒有退縮,揮動起自己的大顎,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於是在通道內,一場入侵和保衛的慘烈戰爭爆發了。

打了一陣之後,軍團蟻發現不對勁了!蟻丘內的通道極其狹窄,幾乎只能容螞蟻們單個通過,在這樣的地形之下,軍團蟻最不願意發生的情況出現了:它們陷入了一對一的單獨作戰之中!

習慣了群毆的軍團蟻,沒有討到好處。在丟下無數具屍體和傷員之後,匆匆撤退。

在自己的遠親面前,軍團蟻第一次嘗到了「敗走麥城」的滋味。

這次攻擊的損失巨大,種群的數量也遭到重創,但是沒有關係,在它們的臨時出租房內,有一個超級產卵機器,正時刻不斷的製造新的大軍。

不消多時,超級軍又將恢復往日的榮光!這個超級「產卵機器」---蟻后的身上又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歡迎關注帳號,期待下一期文章:蟻后選夫婿,工蟻來把關

相關焦點

  • 號稱「常勝將軍」的非洲軍團蟻,為何會頻繁遷徙?
    在非洲熱帶雨林一條小溪的石縫裡,淡水蟹小強在洞口用兩隻蟹眼打望了好久,確定沒有危險之後。它收起了謹慎的態度,晃著兩隻大鉗子耀武揚威的走出洞來,一幅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情。它哼著小曲兒,輕鬆地橫走著,今天它要去另外一隻淡水蟹小花家去串門。走著,走著,小強發現自己的頭上有個小東西在移動,蟹眼一瞧,是只螞蟻。「吃我南海鱷神一剪!」
  • 在非洲比較流行的幾種昆蟲類美食,有的你可能也吃過
    非洲人數百年來一直在吃昆蟲,實際上吃昆蟲並不是野蠻的原始的行為。昆蟲是一種替代肉製品的健康食品,其蛋白質含量比牛肉和雞肉還要多。整個非洲有1500多種食用昆蟲品種,考慮到非洲的大陸性熱帶氣候,昆蟲在這裡繁衍生息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世界上最愛吃昆蟲的貓科動物:體型太小,在昆蟲面前才有足夠勇氣
    世界上最愛吃昆蟲的貓科動物:體型太小,在昆蟲面前才有足夠勇氣提起貓科動物,我們總會想起獅子、老虎這類的大型貓科猛獸,或者家貓、兔猻這類的小型貓科「萌獸」。貓科動物在食物鏈中屬於捕食者,野鹿、野羊、野牛等中大型食草動物,野兔、鼠類、蜥蜴等小型動物都是它們的獵物,但是喜歡吃昆蟲的貓科動物很多人卻聞所未聞。在印度或斯裡蘭卡,就生活著一種可愛的貓科動物,它們是世界上最喜歡吃昆蟲的貓科動物——雖然兇猛起來也「很有威力」,但因為體型太小的緣故,似乎在昆蟲面前才有足夠勇氣。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非洲大蝸牛走出非洲路線當然,行動緩慢、不會飛又不會遊的蝸牛,是不可能自己完成跨海遷徙的。說到底,還是得靠不安分的人類帶路。而非洲大蝸牛「偷渡」到全世界的方式也都大同小異,吃貨和寵物愛好者可能需要背鍋。在非洲,這種大蝸牛向來都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比較受非洲人民的歡迎。
  • 入侵全球的非洲野味,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蝸牛與魚翅、乾貝、鮑魚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名菜,法國蝸牛、庭園蝸牛和瑪瑙蝸牛都是不少中國饕餮的最愛,然而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吃貨卻狂不起來。在雨季到來之時,一種超大號蝸牛就在南方一些城市的街道中出現,這種超大號蝸牛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不要對它表露好意,不然它就會不客氣地給您的臉做一個面膜。
  • 非洲食人蟻真的存在,10分鐘吃完一頭野牛但吃不了人
    據網上流傳食人蟻一般在非洲生活,在那裡它們簡直是所向披靡,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它們的所到之處猶如蝗蟲過境什麼也不留,而且基本上都是累累白骨,尤其冒險電影也出現過,如《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裡,讓大家對食人蟻既好奇又害怕,那真的有食人蟻存在嗎?它們真的這麼兇猛?
  • 可以吃的昆蟲:地球上存在的10種可以食用的昆蟲
    雖然這看起來不是很美味,但大多數的這些昆蟲都是富含蛋白質,甚至有些人說它們吃起來還蠻美味的,有一些昆蟲吃起來就像肉或培根。在今天的文章裡,小編就要和你介紹,可以吃的昆蟲:地球上存在的10種可以食用的昆蟲。
  • 螳螂——貪食的昆蟲,卻能吃很多食物
    螳螂——奇怪的就是這貪食的昆蟲,能吃這麼多的食物。掘地的黃蜂常常受到它的騷擾。它常在黃蜂地穴的附近,等待一箭雙鵰的好機會,即黃蜂和它所帶回來的俘虜,有時好久也等不到,因為黃蜂已疑慮面有成備,但是最終還是提到一個不小心的。
  • 抗日劇日軍官東北腔 吃敗仗勃然大怒sei幹的
    在另外一段劇情裡,日本的一個旅團長因為吃了敗仗勃然大怒。問:sei幹的?
  • 非洲「最大」青蛙,一隻能吃半個月,中國吃貨:看起來就嘴饞!
    非洲"最大"青蛙,一隻能吃半個月,中國吃貨:看起來就嘴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吃"很是重視了。說起美食,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各種各樣的美食是應有盡有。
  • 四次約架前女友現任皆吃敗仗,找警察想報復對方,你猜結局如何?
    四次約架前女友現任皆吃敗仗,找警察想報復對方,你猜結局如何?電影裡經常會出現兩個大男人為了爭奪女主而大打出手的橋段,記得老夫還是個少女的時候,每每看到都激動的不行,感覺這種男人超級無敵帥出天際。沒想到王某也不是吃素的,也找了幾個幫手來,最後餘某一幫人吃了敗仗。這還得了,自己的面子往哪放?餘某越想越不甘心,沒過幾天就又約王某出來打架,結果還是以挨打告終。要說這餘某也是個爭強好勝的主,第一架第二架輸了,那就再來第三架,可第三次還是輸了。連小編都替這小夥子著急,也是真夠笨的。三次約架都敗給了女友的現任,這要說出去都丟死人了。
  • 原來巧克力這麼「髒」,昆蟲毛髮都是正常現象,看完再也不想吃了
    巧克力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而且吃完以後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得愉快,現在市面上關於巧克力的零食越來越多,我們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遲到一些,在網上流傳了一些關於巧克力的說法,聽完以後讓人忍不住想要嘔吐,就是每一塊巧克力上都有一些昆蟲的殘肢,或者是昆蟲的毛髮,沒想到巧克力竟然這麼髒,而且在巧克力裡面有昆蟲的毛髮都是正常現象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拽不起來
    當然各位不必惋惜,因為非洲大蝸牛在我國南方就多得很,甚至很多小區內,一到下雨天就爬得到處都是,你想吃?可得想好了!非洲大蝸牛,到底是什麼玩意兒?2019年8月份,南方地區持續暴雨,廣東、福建多地出現了巨型蝸牛,這些蝸牛不僅個頭超級大,而且數量十分驚人,有的小區內地面上、垃圾桶旁,連廊邊,臺階上到處的是這種超級大的蝸牛!
  • 非洲野味不怕中國吃貨,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狂不起來
    不過,在我國南方,卻可以見到一種幾乎可以有成年人一張臉那麼大的蝸牛,光是外殼,最大就可以超過20釐米了,很多人平時家裡養的巴西龜,都麼有這種蝸牛大,那麼,它們是如何變這麼大的呢?難道是基因突變了嗎?其實,這種蝸牛並不是我國的本土物種,而是屬於一種外來入侵的蝸牛,它來自於非洲,被叫做褐雲瑪瑙螺,俗稱就是「非洲大蝸牛」。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非洲大蝸牛走出非洲路線當然,行動緩慢、不會飛又不會遊的蝸牛,是不可能自己完成跨海遷徙的。說到底,還是得靠不安分的人類帶路。而非洲大蝸牛「偷渡」到全世界的方式也都大同小異,吃貨和寵物愛好者可能需要背鍋。在非洲,這種大蝸牛向來都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比較受非洲人民的歡迎。
  • 世界十大危險性最高的昆蟲!貝爺都被攻擊過!
    行軍蟻 行軍蟻又稱軍團蟻,它們與其它螞蟻不同之處就是 行軍蟻 行軍蟻吸過之後,會將糞便排在傷口處,糞便中的寄生蟲進入血液,這種寄生蟲會在心臟部大量繁殖,最後導致寄主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接吻蟲,它的名字聽上去很浪漫;可事實上,它卻是全世界最可怕的「謀殺者」之一——雌蟲通常選擇人的嘴唇作為吸血目標,其攜帶的寄生蟲(克氏錐蟲)由傷口進入血液,會在心臟大量繁殖,最後使人心力衰竭。
  • 中國人不吃的東西,在非洲吃到快滅絕,一年還吃掉上千萬公斤
    導語:中國人不吃的東西,在非洲快吃到快滅絕,一年還吃掉上千萬公斤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生活習慣以及環境不同,造成的飲食習慣也不同。相信去過很多國家的中國遊客會發現,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的物種,卻很少有人吃。而在我國幾乎吃到缺貨、甚至需要人工養殖,比如小龍蝦,每逢夏季對於主做龍蝦美食的商家來說,龍蝦需要提前預定,否則就會吃到斷貨。我國是一個吃貨大國這個毋庸置疑,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幾乎都可以當做美食。但是有一種動物,中國人卻很少有人吃,而在非洲卻吃到快要滅絕。
  • 這種植物的花竟長得像鈴鐺!一個特別的技巧讓它能吸引更多的昆蟲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花朵在顏色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它們的形狀卻非常討人喜。因為這種植物的花竟長得像鈴鐺!不光是外形可愛,它還有個特別的技巧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昆蟲!是什麼特別的技巧呢?是否跟它鈴鐺似的外形有關呢?1.「雪片之蓮」雪片蓮是石蒜科雪片蓮屬的植物。
  • 竟有人將數千顆這種東西放在毛絨玩具裡偷運…...
    竟有人將數千顆這種東西放在毛絨玩具裡偷運…...) 說起螳螂,大家都不會陌生,但面對4000多枚螳螂蟲卵,相信所有人都會覺得頭皮發麻。要是這些蟲卵,藏在破舊毛絨玩具內,是不是聽上去就更加驚悚了。
  • 武漢這個昆蟲展,有各種蝴蝶標本,竟發現意料之外的「鬼臉天蛾」
    武漢這個昆蟲展,有各種蝴蝶標本,竟發現意料之外的「鬼臉天蛾」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武漢的一家昆蟲展,這家昆蟲展有很多活體動物,最多的當屬蝴蝶標本,進入場館之後並沒有找到心中所想的蝴蝶,竟意外發現了另一種,你知道是什麼樣的蝴蝶嗎?跟著心心一起來看一下吧。蝴蝶本就是一種仙子,我們常見的蝴蝶大抵是白色或者黃色,偶爾一些花型的蝴蝶比較少見,每年春暖花開時節,蝴蝶就開始翩翩起舞,為鮮花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