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常勝將軍」的非洲軍團蟻,為何會頻繁遷徙?

2021-01-08 小帆求知

在非洲熱帶雨林一條小溪的石縫裡,淡水蟹小強在洞口用兩隻蟹眼打望了好久,確定沒有危險之後。它收起了謹慎的態度,晃著兩隻大鉗子耀武揚威的走出洞來,一幅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情。

它哼著小曲兒,輕鬆地橫走著,今天它要去另外一隻淡水蟹小花家去串門。

走著,走著,小強發現自己的頭上有個小東西在移動,蟹眼一瞧,是只螞蟻。

「吃我南海鱷神一剪!」,一鉗下去,螞蟻斷成了兩截。小強輕蔑的將螞蟻拋開,暗想:「就憑你們,爺可是煉過的!」

可又走了幾步,小強發現不對勁了!又有更多的螞蟻爬上了它的身軀。它擦了擦眼鏡,仔細定睛一看,大吃一驚:「吾命休矣!今天出門怎麼碰到了這群傢伙!」

小強努力用自己的鉗子掙扎了一番,可是無濟於事,螞蟻越來越多,而且它們已經發現了自己蟹殼交接處的薄弱部位,開始攻擊了。

後來小強放棄了掙扎,暗嘆一聲:「小花,看來我們只能來世再續前緣了!」說完,它閉眼等死!

淡水蟹小強去女朋友家路上,遇到的是正在遷徙的非洲軍團蟻。它們號稱非洲雨林的「常勝將軍」,真正可以橫著走的物種!

1.「三大軍種」

在非洲軍團蟻中,主要有五個蟻種。

地位最高的當然是唯一的蟻后,它擔任著整個種群的繁衍大任,是整個種族基因的藍圖。

雄蟻的體型和蟻后差不多,但是地位卻是最低的,甚至老是被工蟻欺負,一點「駙馬爺」的氣勢也沒有。

雄蟻平時不怎麼幹活,還吃得多!一生中只有一個作用,後面我們再講。

然後就是兵蟻、中型工蟻和小型工蟻三種名副其實的「軍蟻」了。

兵蟻的個頭很大,一般有1.2cm的身長。平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架!

中型工蟻的體型大約是兵蟻的一半,主要從事搬運等比較勞累的體力活,當然攻擊時也是一把好手。

比較獨特的是,軍團蟻中還有一種小型工蟻,它們的體型又只有中型工蟻的一半,大約0.3cm身長。它們的工作和中型工蟻一致:搬運、築巢、清潔、攻擊,樣樣都行!

看到這裡,有的人就會問了:既然功能一樣,為什麼還要設計養育出這樣的小型工蟻呢?

其實小型工蟻最主要的作用體現在戰術配合上面。關於軍團蟻的戰術技巧,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詳述,朋友們可以關注我的帳號,等待更新!

2.獨特的遷徙

相較於其他螞蟻族群,軍團蟻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它們沒有一個固定的巢穴!每隔二十三天左右,就會從一處遷徙到另一處。

什麼原因呢?因為它們吃的太多了!

一個非洲軍團蟻族群,基本都有超過千萬數量的螞蟻,這麼多的種群數量,食物的消耗量是巨大的。

於是它們在領地內不得不掠奪性的尋找食物,在二十幾天的時間裡,它們會消滅領地內一切能看得見的活物。直到再也找不到食物了,自然就只能另起爐灶,重新來過!唉~~~能吃真是貧窮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遷徙過程中,行軍蟻展現了驚人的力量。當先頭部隊選好築巢位置後,整個「大軍」開始行動起來!

兵蟻護路,工蟻搬運。每隻工蟻的身上要麼背著一個蛹,要麼背著一塊食物。要知道這相當於我們人類每人背著一袋大米進行馬拉松長跑,這可是連奧運冠軍都不能完成的挑戰。

要說螞蟻是動物中力量最強大的動物,此言非虛!

3.「活的巢穴」

相較於其他螞蟻錯綜複雜的巢穴,軍團蟻巢穴的物理結構就簡單的多了!

工蟻們在地面挖出幾個中空的腔室,然後一個扯著一個,用自己的軀體來構建出一個個特別的巢穴。比如育兒室、食物儲藏室等等。

這種用自己身軀臨時搭建起來的「活的巢穴」,看起來不像是固定的買房置業,倒更像是臨時性的租房居住。

當蟻后在最後的時刻遷徙過來,安頓下的時候,軍團蟻就在這臨時的「出租房」內開始了新一輪的種群繁衍!

可惜對於周圍的鄰居來說,它們的到來真的是一個災難!而且是毀滅性的災難!

(筆者下篇文章更新軍團蟻的戰術技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帳號。)

相關焦點

  • 「戰無不勝」的非洲軍團蟻,在這種昆蟲面前竟吃了敗仗
    三國時期的關羽,被人們稱為常勝將軍。無論是溫酒斬華雄,還是三英戰呂布,個人英雄主義的形象在小說家的渲染下深入民心。可惜,古代英雄式的衝鋒早已不適合現代化的先進戰術。二戰時期的德軍,無論是地面裝甲部隊的集群作戰,還是深海U艇的狼群戰術,都完美的詮釋了一個道理:群毆總比單挑好!非洲軍團蟻也將這種作戰理念進行了完美的詮釋。1.
  • 角馬、瞪羚、斑馬都是怎樣遷徙的?一起來看非洲動物遷徙奇觀!
    下面我們跟隨動物研究所的老師一起來去非洲看看吧!遷徙中的動物群為什麼要遷徙?那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地野生動物遷徙,號稱非洲七大自然奇觀之一。之後,角馬繼續向北移動,遷徙大軍延綿在寬闊遷徙路線上,來到坦尚尼亞與肯亞交界的馬拉河。馬拉河是角馬遷徙途中最難逾越的一道天然障礙—河岸陡峭、水深流急,整整飢餓一年的鱷魚在水下潛遊著。角馬遷徙穿越馬拉河的場面非常壯觀。移動的角馬面臨天然河道,會在河岸上暫時停止腳步,然而,後面的角馬不知道前面的個體為什麼停下來,仍然飛奔而至。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上課講非洲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非洲的風光無限嚮往,也有很多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非洲的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王國,烈日常年覆蓋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植物資源讓這裡成為動物們完美的居住地。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上課講非洲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非洲的風光無限嚮往,也有很多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非洲的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如果待在原地,即將到來的旱季,也會讓它們原地等死。當百萬數量級的角馬集體奔騰的時候,那由生命跳出的悲壯舞蹈,見識過便會成為刻骨銘心的記憶。
  • 五萬年來人類如何沿海遷徙,為何一千多年前東亞人又重返非洲?
    他們偶爾也會登上一些山峰,那麼就可以眺望到遠處蔚藍的一大片海岸。那時的氣候條件會比30萬年前、200萬年前更加惡劣,那麼它就會更加乾燥。我們前面提到,5萬多年前,他們經過中東,然後走出非洲,沿海岸線不斷遷徙。我們現在有兩類男性的Y染色體的類型,它們可以非常明確地指向非洲,其中一種類型,我們把它命名為C。我們的命名方式也非常簡單,不像海洋生物學一樣。我們是用最簡單的ABCD這樣一個字母。
  • 人類是從非洲遷徙出來的嗎
    普遍有一種理論,說人類最早起源於非洲。更具體一些就是東非一些地方。學說認為:東非的古代類人猿生活在非洲東部的森林之中,可能是氣候變化,或者森林遭到破壞,古猿被迫離開森林到地面生活,然後隨著氣候以及生活環境變化,逐步進化出人類,然後人類逐步遷徙,散布到今天的世界各地。這個學說從達爾文開始就把關注重點放在了非洲,畢竟東非橫跨赤道,氣候溫暖,適合動物生存。
  • 「科普」向非洲以外地區遷徙
    從距今約10萬年前開始,一些遠古人類開始走出非洲,在世界其他地方定居。現代人部落逐漸出現在亞洲西南部,從那裡,人類開始向東、向西遷徙,來到亞歐大陸更偏南、更溫暖的地區。這些遷徙將人類帶到了類似非洲故土的自然環境,因此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有任何技術突破。事實上,許多其他物種也存在類似在亞洲和非洲之間遷徙的情況。
  • 生活在廣闊的非洲熱帶草原中的動物,為什麼要不停地來回遷徙?
    非洲草原上的動物為什麼要遷徙?非洲還是一個「熱帶大陸」,非洲絕大多數的陸地都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赤道在非洲的中部地區穿過,整個非洲幾乎關於赤道南北對稱。這就給非洲的氣候類型帶來了兩個特點,一是非洲的氣候類型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 非洲是貓科動物的起源地為何卻沒有老虎?環境和人為因素造就
    根據很多科學家的推測所有的物種起源都來自於非洲,所以非洲不僅僅是人類的搖籃,也是其他動物的搖籃,在非洲大地上貓科動物我們很常見,最出名的莫過於獅子和獵豹,但是作為貓科動物中的老虎卻不在非洲這是為何?其實早在200萬年前,老虎也在非洲大陸上生活。
  • 班圖尼格羅人是勤勞的農耕民族,遷徙路線遍布非洲
    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有著一個人口眾多的群體,他們就是班圖尼格羅人。比如一位南部非洲的足球愛好者能聽懂一位西非足球運動員說出的一個土著語單詞「怡咕嚕」,這在班圖語系中一些部族語言中表示Big(大)的意思。班圖人的祖先據說發源於查德,尼日和西非等地,這個族群的先人們是勤勞的農耕民族。
  • 候鳥遷徙前溪流棲息 盡展美妙景象
    當地時間2020年9月19日,土耳其安卡拉,火烈鳥、鵜鶘等遷徙候鳥在Cayir溪流附近的水塘裡棲息,它們將向南遷徙。候鳥的遷徙路線雖然不同,但大多呈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之間進行季節性遷徙。鳥類遷徙會受到很多種因素,比如食物、氣候、溫度、風向、日照等都可能會對鳥類的遷徙產生影響。候鳥進行遷徙是有規律的,不過應該與季節變化、日照長度、候鳥產卵及其孵化都需要適宜的溫度等有關。遷徙是鳥類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的過程,鳥類為什麼要遷徙?
  • 盤點自然界十大劇毒動物:黑曼巴蛇號稱非洲死神
    原標題:盤點自然界十大劇毒動物:黑曼巴蛇號稱非洲死神 【科技訊】10月24日消息,用毒殺死獵物的手段,在動物世界中使用非常普遍,一些自然界的用毒高手,往往使用很少的劑量,就能夠讓對手麻痺、失去意識,甚至是直接死亡。而這種毒素在同類之間,往往不起作用。
  • 微信啟動頁地球照片拍攝時,非洲角馬正如何遷徙?
    Q:小紅和好友聊天時對方未回復,急得她快速點擊對方頭像兩下,會發生什麼?A:對方頭像會左右晃動兩下。Q:群主小明被氣出群後,會自動由誰繼承他的位置?A:第二個進群的人。Q:微信啟動頁面地球照片拍攝時,非洲角馬可能怎樣遷徙?
  • 幾十萬年前,智人便開始遷徙,他們走過了10萬年的路
    人類的遷徙史當能人出現後,人類對於資源的需求也增加了,一部分能人開始走出非洲,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遷徙,不過這個時候,現代人類的祖先仍然在非洲生活,一直到大約30萬年前,智人出現了,作為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也開始不滿足於生活現狀,他們也開始陸續走出非洲。
  • 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昆蟲也會進行遷徙
    昆蟲也會進行遷徙。    昆蟲在健康的生態系統扮演關鍵角色,它們替農作物授花粉,吃掉作物上的害蟲,也替鳥類與蝙蝠果腹。    據報導,日前,英國科學家首度測量到昆蟲在空中的遷徙行為,並且發現,每年有超過3兆只昆蟲飛越人類的頭頂。  專家表示,這種前所未見的測量方式顯示,昆蟲遷徙是件大事,儘管多數人從未見過。
  • 歷史上身著白色鎧甲的六個武將,居然每個都是常勝將軍?
    歷史上身著白色鎧甲的六個武將,居然每個都是常勝將軍?在古代歷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歷史上的名將,武將,都喜歡穿一件白色的盔甲或者雋袍,難道古代的人也已經知道,怎麼樣打扮自己才能吸引眼球,才能體現自己的帥了嗎?
  • 人類如何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科學家發現12萬年前腳印
    海外網海外網9月18日電 科學團隊日前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的古代腳印,顛覆了科學家以往關於「人類如何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的結論。綜合加拿大《國家郵報》《沙特公報》報導,一個國際考古學家團隊的科學家們日前調查發現,人類曾通過內陸穿越沙烏地阿拉伯北部。
  • 為何有些地方多美女?人種起源新觀點人類祖先非洲智人為什麼遷徙
    現代人類的祖先非洲智人由直立人進化再來,早期都是近親結婚。於是智人意識到不能總在一處居住,於是不斷遷徙。為了尋找遠方的老婆,智人大約十萬年前走出非洲。後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智人根據不同物候條件不斷混血,演化出比非洲原住民更加符合審美標準的形象,類似南美混血大陸猶如出現新人種,比如委內瑞拉成為環球小姐和世界小姐的最大製造國。還有美女大國烏克蘭處在亞歐結合部,民族眾多,遠離近親結婚。
  • 人類的祖先來自非洲,為何非洲黑人沒發達文明?三個原因一語道破
    經過現代科學家的研究,我們知道人類最早的祖先在三百多萬年之前,來自於非洲大陸。經過幾百萬年的發展,走出非洲的人類祖先已經發展出了幾個極為輝煌的文明。當是讓人奇怪的是,在非洲大陸上,自古以來並沒有什麼強大的文明存在。在非洲,大部分的原住民都是世界三大人種之一的黑人。
  • 非洲草原最熱愛遷徙的動物,一年奔襲3200公裡,長著牛頭馬面羊須
    為了食物,草原上的動物會長途跋涉3000公裡,這場大遷徙是地球上最大的遷徙。而其中的發起者也是最重要的參與者就是角馬,可達百萬頭,帶著數十萬的斑馬以及羚羊從坦尚尼亞塞倫蓋蒂保護區,到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當然當天氣轉冷之後,它們還要從終點回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