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科學家發現12萬年前腳印

2020-09-18 人民網

海外網

海外網9月18日電 科學團隊日前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的古代腳印,顛覆了科學家以往關於「人類如何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的結論。

綜合加拿大《國家郵報》《沙特公報》報導,一個國際考古學家團隊的科學家們日前調查發現,人類曾通過內陸穿越沙烏地阿拉伯北部。除了人類的腳印,團隊還在內夫得沙漠發現了大象、駱駝和其他牛類動物的腳印,這些腳印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

來自沙特、德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研究團隊在發掘現場發現了7個考古層,考古層顯示,這裡的環境曾發生過從極度乾旱到潮溼,再到乾旱的重大變化。科學家們認為,從被留下的人類腳印推測,該地區曾有湖泊存在,能夠幫助當時的人類和動物們維持生存。

科學家在2017年發現了這些腳印,當時覆蓋在腳印上面的沉積物被侵蝕,使它們暴露出來。科學家估計了留下這些腳印的個體的身高、步態和質量,確信是智人留下的痕跡,而不是尼安德特人等其他類似物種。此外,在古老的湖泊附近沒有發現任何工具,這表明,人類並沒有在湖邊生活,而是來湖泊取水。

考古學家麥可·彼得拉格裡亞(Michael Petraglia)表示,大象和河馬等大型動物的存在,以及出現過遼闊的草原和大量的水資源,是人類在非洲和歐亞大陸之間遷徙的原因。

考古學家發現了233個化石和369個動物足跡,這意味著該遺址可能是一個受歡迎的水源地。科學家此前認為人類是沿著沿海路線從非洲遷徙到黎凡特,但最近的發現讓他們在理論上認為,早期人類在一個被稱為「最後一次冰川間期」的時期,曾沿著湖泊和河流遷徙。

考古學家伊恩·坎迪說:「最後一次冰川間期的環境變化使人類和動物散布在原本為沙漠地帶的區域。這些發現表明,在最後一次冰川間期,人類的活動範圍超出了非洲,延伸到了阿拉伯北部,突出了這一地區對人類史前研究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這次科學家的發現就為人們揭示了12萬年前的非洲智人是如何沿著古河流和湖泊向著歐亞大陸遷移的。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跡;還有233塊化石和369條動物足跡,其中包括44隻大象和107隻駱駝的腳印,這表明這個湖泊曾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水坑。包括人類在內的,大部分動物都在遷徙的途中都會在這裡取水。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不過除了非洲單源假說以外,還有多源假說,認為目前各個地區的人,是由當地的土著古人種獨立進化而來的,例如我們亞洲人是由生活在當地的直立人,如四五十萬年的北京猿人進化而來的。 那麼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呢? 這次科學家的發現就為人們揭示了12萬年前的非洲智人是如何沿著古河流和湖泊向著歐亞大陸遷移的。
  • 7個有12萬年歷史的人類腳印,成為揭示人類遷徙路線的新證據
    考古學家在內富德沙漠中搜尋時,發現了這些痕跡;同時還包括已經滅絕的大象、駱駝、水牛和現代馬的祖先等動物留下的376個腳印。一項新的分析認為,從解剖學角度來看,現代人類在11.2萬至12.1萬年前就創造了這七個腳印。
  • 12萬年前的足跡,可能是人類途徑阿拉伯半島的遷徙路線
    沙烏地阿拉伯的考古學家發現了7個保存完好的人類腳印。它們的年代可追溯到12萬年前,這似乎是該地區我們物種最古老的證據。這些腳印出現在阿拉伯半島(非洲和歐亞之間的門戶),可能標誌著早期人類在離開原產地大陸時所走的一條可能的遷徙路線。因此,這篇新論文強調了該地區作為早期人類繼續向世界其他地方遷徙的通道的重要性。
  • 沙烏地阿拉伯發現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9月18日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發現了幾組12萬年前人類的腳印。這組人類腳印是在當地塔布克北部地區一個古老的幹湖周圍發現的,是阿拉伯半島上人類的最早證據。專家認為,它們是至少兩個人的腳印,並表示它們可以幫助理解人類離開非洲的路線。
  •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人類腳印,科學家們能推斷出什麼
    大約在12萬年前的一天,一些人沿著古老的湖岸漫步,他們可能走累了,坐下來休息了會,也可能躲在草叢之中,觀察著來這喝水的動物,盤算著怎麼樣捕獲它們。因為泥土水分很大,他們留下了一些腳印,這是非常平常的事,然而這些腳印卻變得不平常起來,它們跨越了千年萬年,最終在最近被人類發現,留下了它們主人的唯一痕跡。
  • 3400萬年前的猴子走出非洲,正因如此,人類才會分布在全球各地
    我國安徽也發現了猴子走出非洲的證據不止是這群抵達了南美洲的猴子,研究員認為,猴子的遷徙是多次的,就好像古人類分批離開非洲,去往世界各地一樣。據報導,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和國外科學家聯合的一項研究項目中發現,出現於2000萬年前左右,在如今沒有現生代表的上猿超科,也曾經走出非洲抵達歐亞大陸,並且進化出了新的物種,包括古人類。
  • 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12萬年前的人類足跡
    在沙烏地阿拉伯一個古老的乾旱湖附近發現了人類,大象和其他動物的腳印。足跡可以幫助了解人類如何擴散到非洲。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了12萬年前屬於人類的腳印。「看來這些人是在到湖邊覓水,只是為了與動物同時覓食。」大象和其他動物的腳印也與233枚化石一起被發現。
  • 人類祖先瘋狂雜交史!70萬年前就與未知人種春風幾度!
    眾所周知,人類祖先在漫長的進化史中,曾與多個人種有過頻繁的雜交行為。2010年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發現,現代人類在40,000至60,000年前就與尼人雜交,致使現在非洲以外人群的基因中有1.5%到2.1%源自尼人;201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5萬年前消失的丹尼索瓦人也通過這種方式將其基因遺傳給智人。
  • 人類起源於非洲是如何論證的?DNA檢測的數據稱為不可推翻的依據
    在過去,考古學家對人類的起源出現了單地起源論和多地起源論兩種爭議。部分多地起源論者認為,非洲是人類起源地之一,而亞洲同樣是人類起源地之一。可是根據生物學的基本理論:不同物種都起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同一個物種的生物必然也源於同一個共同的祖先。這也就是從基本原理上就否定了人類多地起源論,人類的起源必然起源於同一個祖先。
  • 湖南發現8萬年前現代人牙齒 未推翻人類起源非洲說
    此次發現的牙齒和考古實況。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並未推翻人類起源非洲說  中國現代人的祖先是誰?如何遷徙?  劉武:最終確定這些化石就是8萬年前的,我們通過非常專業、複雜的方法進行測定。研究人員在發掘過程中系統採集了測年樣本,分別採用230Th-234U不平衡鈾系法和AMS 碳-14方法對地層和化石樣品進行了年代測定。鈾系測年結果表明,這些人類牙齒化石的埋藏年代在 8萬~12萬年前。據此可以確定,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至少8萬年前在華南局部地區已經出現。
  • 350萬年前人類的腳印長什麼樣?
    萊託利(Laetoli)是坦尚尼亞北部古代遺址的名稱,在大約3.63 385 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的灰燼中保存了三個人類的足跡,它們代表了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足跡。 萊託利的腳印是由Mary Leakey探險隊的隊員們從長崎河的一個溝壑中衝蝕出來的,當時他們正前往拉託利的主要遺址。
  • 沙特又發現一寶貝!12萬年前的足跡,讓人類歷史變遷再添新證據
    約在12萬年前,遺蹟所在地——沙烏地阿拉伯的北部地區,曾經有一小群智人(古代人類),在這個淺水湖邊上短暫停留時,不知不覺就留下了可供今天科考研究的足跡化石。而今天所發現的大量動物化石,就是最好的鐵證。比如,在這個地區附近所發現的在40萬年前就滅絕的古象化石,它們不僅被肥美的青草、豐富的水源所吸引來到這裡。就連圍繞著它們打轉的肉食動物也跟隨而至。
  • 專家:人類"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中國人源自非洲
    原標題:院士專家科普講壇上談人類起源之爭「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上海書展為科學家與公眾交流搭建了平臺,昨天,由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主辦的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舉行,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復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為讀者介紹了「人類起源之爭」。
  • 猿類也曾走出非洲!科學家發現全新物種,名字霸氣被稱為「上猿」
    雖然「金氏繁昌上猿」的化石是在亞洲出土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亞洲土生土長的動物,相反的,科學家們認為,「金氏繁昌上猿」的故鄉是在非洲,這也意味著,它所屬的上猿超科是從非洲走出後,來到歐亞大陸進化出「金氏繁昌上猿」的。
  • 沙特沙漠地區發現12萬年前人類腳印
    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考古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北部地區一個古老的幹湖周圍,發現了約12萬年前的古人類和動物足跡化石,這也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發現的最古老人類生命證據。報告顯示,在總數高達376個足跡化石中,科學家辨識出有駱駝、大象及其它一些動物的足跡,其中有7個經分析後認定屬於人類,可能是由兩三個人組成的一個狩獵團隊留下的。這一考古發現有助於了解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和沙漠地區遷徙和定居的歷史。
  •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Chatham大學研究人員在坦尚尼亞發現距今6000-19000前最大的現代人腳印化石群》3.《沙烏地阿拉伯沙漠古湖泊表面發現12萬年前人類和動物腳印(此前人類穿越阿拉伯腹地的記錄是距今8.5萬年)》4.《(中國昭通)發現的中猴化石顯示古代靈長類也從事長距離遷徙旅行》5.《秘魯亞馬遜新發現非洲已滅絕靈長類化石顯示跨大西洋遷徙》6.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
    科學家們從泥土中找尋出人類起源的依據,無論是修正「非洲起源說」的路線,還是以「多地區起源說」建立全新人類起源模型,都意味著傳統人類起源學說的改變。8月21日,在上海書展分會場上海科學會堂,上海科協邀請到了北京大學教授饒毅、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金力、復旦大學教授李輝、上海自然博物館何鑫博士,共同討論人類起源之爭,用科學的證據來回答人類和中國人起源及遷徙的問題。
  • 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
    科學家們從泥土中找尋出人類起源的依據,無論是修正「非洲起源說」的路線,還是以「多地區起源說」建立全新人類起源模型,都意味著傳統人類起源學說的改變。8月21日,在上海書展分會場上海科學會堂,上海科協邀請到了北京大學教授饒毅、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金力、復旦大學教授李輝、上海自然博物館何鑫博士,共同討論人類起源之爭,用科學的證據來回答人類和中國人起源及遷徙的問題。
  • 七個神秘的腳印
    大約在 12 萬年前,在一座湖上留下的七個腳印,被認為是現代人類出現在阿拉伯半島的最古老的證據。專家們表示,這項發現能夠更好地解釋我們人類物種走出非洲之後的遷徙路徑。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表了這項發現的研究報告,講述了如何在內夫特沙漠裡的古湖泊沉積物中發現這些腳印,並且對沉積物表面以及底層的分析,可以推定這些腳印形成於 11.2 ~12.1 萬年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