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藉助人工智慧技術,日本山形大學和IBM·日本分部的研究人員在秘魯納斯卡附近發現了142個新的「納斯卡線條」。
這些線條是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間畫就的,圖案包括魚、蛇、猴子、駱駝和類人生物等各種動物,很具藝術氣息。
目前發現的圖案中,最大的比自由女神像還大,光是兩個腳尖之間的距離就超過100米,而最小的圖案只有5米,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差不多。
根據圖案的大小、年代和繪畫風格,研究人員將它們分成了A、B兩種:A型是「線條型」圖案,這種圖案畫幅都比較大,一般都大於50米;B型是「色塊型」圖案,大小也多在50米以內。
研究人員認為,A型「線條」圖案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大約是在公元100年到300年之間,推測這種面積比較大的圖案主要用於舉行某種儀式;
而B型「色塊」圖案屬於比較早期的作品,應該是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間製作的。因為它們通常都比較小,又多出現在小路邊、山坡上,所以研究者認為它們是幫助人們認路的路標。
圖案節選:
類人形生物:
[查看圖片]
某種鳥:
[查看圖片]
蛇和人形的組合圖案:
[查看圖片]
一種奇怪的魚:
[查看圖片]
關於納斯卡線條,我們所知道的:
「納斯卡線條」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南約400公裡的納斯卡鎮附近,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這些神秘的線條地處沙漠腹地,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的納斯卡文明遺留物。製作方法是:移走地面的石頭,露出下邊的白沙,形成圖案。
在方圓517平方公裡的地面上,至今已經發現了幾百個大小不同的圖案,得益於當地乾旱的氣候條件,它們幾千年未被破壞,直到人類掌握了飛行技術才被重新發現。
有關納斯卡線條的用途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它是天文日曆,有人說它是舉行祭祀儀式的道場,其中最有爭議的一個假說是:它們是外星人的著陸點--因為這些線條只有在天上才能看到。
所以萬能的蛋友,那些幾千年前的無聊人弄這些圖出來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本文譯自 newsweek.com,由譯者 暴雨裡的水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