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AI研究:發現140多個新納斯卡線條

2020-11-25 中關村在線

在秘魯的納斯卡附近,已經發現了100多種新的象形文字,其中包括魚,蛇和類人動物,它們當中一大部分的發現要歸功於人工智慧。山形大學和日本IBM的研究人員使用了紐約IBM託馬斯·沃森研究中心的AI技術來定位142個地理字形,據認為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到公元300年之間。從魚和鳥到猴子,駱駝科動物和類人動物,這些古老的藝術品中有大量生物。

新發現的小型納斯卡線條

AB兩種不同的納斯卡線條

它們是通過去除巖石而製成的,在下面的白色沙子中留下了負像。

不簡單的納斯卡線條

秘魯的納斯卡線條可能描繪了來自遙遠地區的異國情調的鳥類,在秘魯沙漠中發現的逆戟鯨的新巨型象形文字,識別出的最長的一塊比自由女神像大,從頂端到頂端的距離超過100米,最小的是5米,大約與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尺寸相同。

人們所熟知的納斯卡線條

研究人員根據大小,年齡和設計將地理字形分為兩類。第一組(A型)是線條圖,往往會更大一些,尺寸為50米或更長。第二組(B型)由50米或更小的純色表面組成。

這兩類也可以按年齡區分。 B型較舊,被認為在納斯卡初期或更早的時期內建造於公元前100年至100年之間。另一方面,A類型可能建於公元100到300年之間。

該團隊假設這兩種類型具有不同的用途,較大的類型A用於涉及陶器的儀式,而B類型用於裝飾。後者是在小徑附近或斜坡上發現的,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協助旅行者的路標。

(7336556)

相關焦點

  • 無人機發現秘魯50多個新納斯卡線條,戰士和動物形象格外生動
    最近,考古學家通過無人機在秘魯發現了超過50個新的「納斯卡線條」。這些神秘線條是近2000年前的古老先民們精心設計的,他們將鵝卵石精心地排列成各種巨型圖案。其中,有些線條比此前發現的著名納斯卡線條還要古老幾百年。
  • 秘魯:發現了140多個新的納斯卡線條
    近日,藉助人工智慧技術,日本山形大學和IBM·日本分部的研究人員在秘魯納斯卡附近發現了142個新的「納斯卡線條」。
  • IBM推出Deep learning工具檢測藥物副作用
    研究結果在 AAAI-20 Conference in New York City發布了。CASTER工具可以提早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他說,研究人員還使用AI來建議具有治療作用的潛在新藥,以便可以發現新材料,例如新分子和現有分子的特性。
  • IBM研究人員揭開隱藏140年的霍爾效應秘密
    然而,IBM在《自然》雜誌發表的由其引導的合作項目研究卻表示,實驗結果是相反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與霍爾效應相關的140年的秘密,這個之前不為人所知的特性有望為改善半導體性能開闢一個新的途徑。msTEETC-電子工程專輯霍爾效應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霍爾效應。
  • 最近,在秘魯納斯卡線條遺址區,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圖像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納斯卡線條有超過800條直線、300多個幾何圖形和70種動物與植物的造型,甚至還有類似人類的造型。①如何觀看?【 飛行高度300米以上 】納斯卡線條第一次被公開提及,是1553年,在 Pedro Cieza de León 的書中,他將其描述為「小徑標記」。
  • 在人造衛星和無人機的幫助下,人類找到的8個神秘考古發現
    但在2017年底,一個由美國和阿富汗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另一種研究廢墟的方式:通過分析商業衛星數據、美國間諜衛星和無人機圖像,從鳥瞰的角度進行查看。考古學家檢查了細粒度的間諜衛星和軍用無人機影像後,發現了絲綢之路旅行者所使用的巨大商隊哨所。有了這些發現,阿富汗已知的考古特徵數量已增加到4500多個。
  • 手把手教你用 AI 繪圖:線條的繪製方法
    由此可見,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線條和形狀繪製方法,就猶如樓房打好了根基,接下來的美化和排布就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這一篇中我們主要講述Ai中線條的繪製方法。  此外,長按直線段工具打開其下的其他功能,可以相應繪製其他類型的線條。繪製後在畫板空白處單擊,即可設置線條的具體參數。
  • 納斯卡線條是朝聖者的遺蹟?
    科學家可能揭開了秘魯沙漠「納斯卡線條」之謎,研究發現這些不同類型圖案構成的地質印痕是由前往一座遠古寺廟的兩支不同朝聖人群建造。
  • 納斯卡線條,一個存在了兩千年的迷局,科學家:世界上最大的天書
    在秘魯南部納斯卡荒原上就有一個存在了2000年的迷局,神秘的納斯卡線條背後又隱含了什麼呢?在秘魯的南部也就是南美洲的西部,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大片遍布幾公裡的線條,這些奇怪的線條構成了各種形狀的圖案。納斯卡線條大約於公元前500年雕刻,每個線條的平均寬度大約為15公分左右,最長的有15英尺。
  • 秘魯沙漠中發現大量納斯卡線條古畫
    撰文:MICHAEL GRESHKO在衛星和無人機的幫助下,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新的納斯卡線條(Nasca lines),一同發現的還有幾十處刻在地面上的神秘圖樣。在秘魯南部考察的研究人員通過無人機拍下了古老的雕刻圖樣,在這些巨幅古畫中,有50多幅是考古學家們最新發現的。
  •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作者:aiko 發布時間:
  • 神秘「納斯卡線條」來自遠古朝聖的信徒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日本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揭開了秘魯沙漠「納斯卡線條」之謎,這些不同類型圖案構成的地質印痕是由前往一座遠古寺廟的兩支不同朝聖人群建造。但是之後人們可能在地面上砸碎陶罐,插在納斯卡線條圖案上,作為遠古宗教儀式的一部分。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4月16日召開的第80屆美國   考古   學年會上。  他們強調,納斯卡線條可能是由至少兩支生活在秘魯沙漠高原不同地區的人群建造。秘魯沙漠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位於安第斯山脈和海岸之間,這裡分布著上千個地質印痕。
  • 雲安全日報201124:IBM API雲平臺發現任意代碼執行和安全繞過漏洞...
    以下是漏洞詳情:漏洞詳情來源:https://www.ibm.com/support/pages/node/62403101.CVE-2020-13664 CVSS評分:8.8 高Drupal是使用PHP語言編寫的開源內容管理框架
  • 報告:中國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幸福感排名第九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根據蓋洛普諮詢公司發布的《2020年全球情感調查報告》(2020Global Emotions Report),中國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幸福感排名第九位。2019年調查期間,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5萬餘人參與,社會學家向受訪者提出有關一日內積極和消極情緒的問題。
  • 納斯卡線條:以神之筆,塗鴉荒原
    秘魯南部的納斯卡平原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每年降雨不到一英寸,生存條件極端艱苦,但是如果你乘飛機從這片荒原經過,並從高空向下俯瞰,就會驚異地發現,在這片貧瘠之地上鑲刻著一幅幅奇異的巨大的圖畫,這些就是「納斯卡線條」。最近,考古學家在秘魯又發現了50多個新的納斯卡線條,其中一些比之前發現的最著名的納斯卡線條歷史還久遠數百年。   像眾神的刺繡一樣。
  • 全球十大無解謎團之神秘的「納斯卡線條」
    保羅發現的是有千年歷史的納斯卡巨畫,也稱納斯卡線條,幾乎都分布在秘魯南部納斯卡沙漠的一塊平整地帶,大約有50平方公裡。如果我們站在地面上看,只會覺得這只是普通不規則的坑紋,但當我們從天上俯瞰這些線條,它所呈現出來的竟然是一幅幅巨大的圖案,這些圖案雖然只是用簡單的線條構成,卻又特別的傳神。
  • 研究發現多個癌症體細胞突變
    來自Genentech、Affymetrix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錯配修復檢測技術和互補方法,發現了幾種人類癌症中的體細胞突變,文章發表在7月28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最新的研究成果在2019年,首次引入多模態檢測的AI模型HFM,其準確率能夠達到83%。而近日,該項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準確率提升了2.74%。研究人員介紹,他們從2016年開始嘗試多模式策略,並將其應用在Tumblr,Instagram和Twitter等多個網絡數據集中進行測試。目前這項研究成果代表了AI多模式諷刺檢測的最高水準,並且已在計算機語言協會(ACL)、自然語言處理實證方法協會(EMNLP)等多個NLP頂會上發表。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最新的研究成果在2019年,首次引入多模態檢測的AI模型HFM,其準確率能夠達到83%。而近日,該項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準確率提升了2.74%。這項成果來自中國北京的信息工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研究團隊,他們研發的新型多模態AI諷刺檢測模型,經過Twitter數據集檢測準確率可達到86%。
  • 中國的漠北江南,140多個湖泊的沙漠,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其實,沙漠中的環境,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那般嚴峻,有一個被稱為中國第二大沙漠的地方,就被人們稱為是漠北江南,有著140多個湖泊,還有牧民生活在那裡,這個地方就是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中西北部沒有類的足跡,但在中南部的地方,有牧民生活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