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里斯藍洞,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又叫宏都拉斯大藍洞,位於宏都拉斯貝里斯境內。遠在冰河時期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上。初期的宏都拉斯藍洞只是個乾涸的大洞,隨著冰河時期進入末期,冰川的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才造就了現在的宏都拉斯藍洞,現直徑為0.4裡,洞深高達145米。因為洞深的緣故而呈現出深藍色的洞口,所以在世界上被稱為「藍洞」。
從地圖上看,它位於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宏都拉斯。貝里斯市東面。衛星雲圖上就能看到它的幽深的洞口。就像大海的瞳孔,從不知名的深處審視著地球上的一切,深邃的藍色充滿了神秘色彩,甚至是詭異,攝人心魄。
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著,中間為深藍色的宏都拉斯藍洞奇觀。藍洞深邃神秘,仿佛是通往深海的一條通道,美妙而又驚險。
貝里斯藍洞的形狀為幾乎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304米,深達145米。經緯度:17.315571,-87.534599。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是一座乾燥的洞穴系統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後,洞穴被水淹沒成為了眾多勇敢的潛水員的聖地。如今,藍洞因其海綿、梭魚、天使魚,以及一群常在洞邊巡邏的鯊魚而聞名於世。
巴哈馬群島屬石灰質平臺,成形於一億三千萬年前。在二百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寒冷的氣候將水凍結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導致海平面大幅下降。因為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蝕,這一片石灰質地帶形成了許多巖溶空洞。藍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個巨大巖洞,多孔疏鬆的石灰質穹頂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個圓形開口,成為敞開的豎井。當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後,海水便倒灌入豎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藍洞現象。
藍洞剖面圖顯示藍洞上窄中寬,就像中國古代的尿壺一樣。是世界各地潛水愛好者的天堂。世界著名的水肺潛水專家雅各-伊夫庫斯託將大藍洞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並於1971年進行了探勘測繪。
貝里斯藍洞是現在已知直徑最大的水下洞穴,實際上是一個頂部塌陷的石灰石洞穴,因為地殼運動而被灌滿海水。洞口與海面平齊,呈完美圓形,深邃的藍色與周圍色調豐富的綠松石色淺海形成優美對比。大藍洞與外海物質交換極其有限,除了偶然遊入的鯊魚很少其他棲息於此的魚群。洞內海水清澈而靜止,對潛水員來說沒有太大難度。由洞口向下首先是一段垂直而不斷冒泡的巖壁,隨後石壁向外擴大,在外擴部分的頂部和底部長滿了長達十米的鐘乳石和石筍,這裡也是休閒潛水員所能到達的最深之處,40米。如果再繼續下沉,可以在洞底找到人類的骸骨,大部分是大瘟疫時期被沉屍於此的患者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