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成功拿下 2015 年雨果獎之後,《三體》在國內科幻票友圈的地位就變得愈發高大了起來——如今,這份榮耀似乎又迎來了一波錦上添花的小高潮:在國外知名虛擬實境媒體 UploadVR 近日公布的「50 部包含 VR/AR 技術原型的科幻小說」榜單中,《三體》赫然名列其中,也是整個列表當中唯一的一部出自當代中國科幻作家之手的作品。
OK,我知道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個榜單中是如何評價《三體》的,答案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41.《三體》,劉慈欣(地球往事·第一部)作者虛構了某個特殊時期的一項秘密軍事項目,通過發射無線電信號與外星人建立聯繫作為故事背景。
原文:
41. The Three-Body Problem, by Liu Cixin (Remembrance of Earth』s Past #1)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a secret military project sends signals into space to establish contact with aliens.
絲毫沒有出乎意料,不是嗎?
順帶一提,拋去技術細節不提,出現在《三體》第一部當中的 VR 遊戲確實很生動地展示了虛擬實境技術在娛樂交互視聽領域的魅力,相比之下在《三體》第二部當中登場的「點牆族」則明顯陷入了「靴子與地毯」的誤區之中——如果換用 AR 技術的話,實現這種概念的投入與難度都會大大降低,唯一的問題只有「信息獲取的成本壁壘導致新階級產生」而已——不過話又說回來,以「三體」系列的基調來看,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化作戲劇衝突的新焦點繼續存在下去。
那麼,這份榜單中還有哪些入選作品呢?簡單來說,至少在時間跨度上,UploadVR 這次的選擇還是比較多樣化的,從上個世紀 60 年代的科幻經典到 2010 年之後的流行小說皆有上榜。
例如說,我們既可以看到《安德的遊戲》這種童年的回憶,也可以看到《玩家一號》這種除了趕上流行文化班車之外幾乎一無是處的典型爽文;而對於青睞賽博朋克文化的朋友們來說,《神經浪遊者》的順利入選肯定會讓許多人露出名至實歸意料之中的笑容,《雪崩》這個標題則會讓更多熱衷於翻譯國外 VR 資訊的業內人士深感眼熟——雖然這書的引進版現在極不好買,但只要看看尼爾·斯蒂文森這半年來在虛擬實境媒體上的曝光率,相信大部分朋友都能意識到這部作品的價值;至於眾多中意曲高和寡路線的高人,這份榜單自然也不會讓我們失望——倘若《彩虹盡頭》不夠高冷,那麼《帕莫艾德裡奇的三處聖痕》如何?《幻世-3》又如何?
除此之外,這份榜單還包括不少國內只有中文通行譯名但並未正式引進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發掘一下,或許符合自己胃口的大作就隱藏在其中。
以下為完整的作品列表:
1. Accelerando, by Charles Stross《終端漸速》,查爾斯·斯特羅斯:後人類紀元,人工智慧超越了人類智力極限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2. AlterWorld, by D. Rus《改變世界》,D.Rus:不久的未來世界中,一次流行病讓人們在玩電子遊戲時,意識與虛擬世界逐漸合併。
3. Better than Life, by Grant Naylor (Red Dwarf #2)《虛擬天堂》(紅矮星號),羅布·格蘭特和道格·內勒:有一個虛擬天堂般的遊戲,人人可以在其中滿足欲望。
4. Brasyl, by Ian McDonald《新巴西》,伊恩·麥克唐納德:以巴西的歷史和現狀為背景,糅合科幻、傳說和史實創造的一部小說。
5. City of Golden Shadow, by Tad Williams (Otherland #1)《金色陰影之城》,泰德·威廉士:南非一名老師,意識到網際網路出了問題:所有登錄網站的孩子都被背後的一個叫「Otherland」的地方控制了。
6. Daemon, by Daniel Suarez《守護程序》,丹尼爾·史瓦雷茲:無線的年代裡,一個失控的電腦程式試圖破環現有社會,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7. Disclosure, by Michael Crichton《叛逆性騷擾》,麥可·克萊頓:Thomas Sanders 的生活在 24 小時內遭遇了劇變,他要如何保住他的高科技公司?
8. Donnerjack, by Roger Zelazny and Jane Lindskold羅傑·澤拉茲尼和簡·琳德斯寇德:人類世界中,他只不過是個 VR 專家;但在世界網絡崩潰後誕生的電腦主宰的世界裡,他是永生的傳奇。
9. Ender’s Game, by Orson Scott Card《安德的遊戲》,奧森·斯科特·卡德:一次基因試驗之後,終於出現了一個能帶領地球人抗擊外星人的軍事天才。
10. Erebos, by Ursula Poznanski《黑暗之神》,烏蘇拉·波茲南斯基:Nick 因為拒絕一個致命任務被踢出虛擬實境遊戲,他和朋友決定去看看幕後掌控遊戲的到底是誰。
11. Everywhere But No Place, by Mark Foster (Messages from the Unseen World #1)《虛擬監獄》,馬克·福斯特:2042 年,歐洲監獄人滿為患,一個犯罪心理學家發明了一個虛擬監獄,讓囚犯在虛擬世界中服刑。
12. Feersum Endjin, by Iain M. Banks《費爾薩姆·恩德吉恩》,伊恩·M. 班克斯:一個人可以擁有多次生命,但 Count Alandre Sessine VIII 只剩一次生命來尋找殺死他的那個人了。
13. Ghosts of ARCADIA, by Ramsey Isler《阿卡迪亞的鬼魂》,拉姆西·伊斯勒:世界上最棒的視頻遊戲 ARCADIA 被黑了,而危險在於,這個遊戲能直接掃描人類腦部活動並給出反應。
14. Halting State, by Charles Stross《停機狀態》,查爾斯·斯特羅斯:原以為不可能的虛擬世界的銀行劫案發生了,Sue Smith 前往調查。
15. Headcrash, by Bruce Bethke《頭腦崩潰》,布魯斯·貝斯克:有人給一個被解僱的年輕程式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做商業諜報的機會,他會怎樣在其中展示他的嬉皮?
16. Heir Apparent, by Vivian Vande Velde《法定繼承人》,Vivian Vande Velde:在 Heir Apparent 遊戲中,遇害的方式太多了。主角努力倖存,因為虛擬世界的死亡與現實世界綁在了一起。
17. Human Plus, by David Simpson (Post-Human #4)《升級人類》,大衛·辛普森:我們不能劇透太多。
18. Infoquake, by David Edelman (Jump 225 #1)《信息強震》,大衛·埃德爾曼:Natch 是一個人體編程學家,他引起了一個神秘科技公司掌門人的注意。
19. Killobyte, by Piers Anthony《新千比特》,皮爾斯·安東尼:兩個主人公發現了遊戲「新千比特」,遊戲承諾會比想像中真實。然而它的真實程度卻遠超遊戲創始人的想像。
20. Neuromancer, by William Gibson (Sprawl #1)《神經浪遊者》,威廉·吉布森:生意場上的數據神偷,被心存報復的前同事入侵了神經系統。
21. Permutation City, by Greg Egan (Subjective Cosmology #2)《置換城市》,格雷格·伊根:在未來,人們通過把自己的思想複製、上傳到虛擬實境的世界裡獲得永生。
22. Rainbows End, by Verner Vinge《彩虹盡頭》,弗諾·文奇:與兒子一家住在一起的老人,如何在新資訊時代適應虛擬實境設備?
23. Ready Player One, by Ernest Cline《玩家一號》,恩斯特·克萊恩:一個沉迷虛擬實境遊戲的少年,試圖解開遊戲中的迷宮,獲得創造者承諾的一大筆財富。
24. Reamde, by Neal Stephenson《瑞密德》,尼爾·斯蒂文森:Richard 想利用加入一個財富榜 500 強的遊戲公司的機會,一舉抹平債務,然而遊戲中的一場戰爭,意外地將他困在了正中心。
25. Rim, by Alexander Besher《邊緣》,亞歷山大·貝舍爾:一次 VR 崩潰事故,上百萬人陷入催眠狀態,一對擁有超自然能力的父子試圖解決事故。
26. Schismatrix, by Bruce Sterling《 Schismatrix 》,布魯斯·斯特林:人工智慧分為兩派,開始爭奪星球上人類 Schismatrix 的控制權。
27. Simulacron-3, by Daniel F. Galoue《幻世-3》,丹尼爾·弗朗西斯·加盧耶:主角製造了一個虛擬世界並和幾個追隨者在裡面生活。後來有一個人在虛擬世界被謀殺,另一個失蹤,警方開始調查這個虛擬世界。
28. Snow Crash, by Neal Stephenson《雪崩》,尼爾·斯蒂文森:在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下,美元急劇貶值。於是,虛擬實境誕生,它是和社會緊密聯繫的三維數字空間。
29. Solarversia, by Toby Downton《太陽系遊戲》, Toby Downton:一億人在一個虛擬的太陽系中比賽,獲勝者不只能贏得大獎,更能參加下一期的比賽設計。
30. Surface Detail, by Iain M. Banks (Culture #9)《表面的細節》,伊恩·M. 班克斯:一場殘酷的數字戰爭正在進行,儲存死者靈魂的地方遭襲,亡靈將入侵真實世界。
31. Tea from an Empty Cup, by Pat Cadigan《空杯子中的茶》,Pat Cadigan:一個年輕人發現自己被單獨鎖在虛擬世界中的起居室裡,而他的脖子被划過了。虛擬世界的死亡是怎樣的?
32. The Atopia Chronicles, by Mathew Mather《Atopia 編年史》,Mathew Mather:當每個人都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卻不見得是件好事情,Dr. Patricia Killiam 如何拯救這個世界?
33. The Diamond Age, by Neal Stephenson《鑽石年代》,尼爾·斯蒂文森:一位名叫奈兒的下等民小女孩,能免於下等民無知的悲劇循環,全靠著一本啟蒙書。
34. The Dueling Machine, by Ben Bova《決鬥機器》,Ben Bova:原本在虛擬世界中,兩人的決鬥並不會導致死亡,但有人發現了一個在虛擬世界中置人於死地的辦法。
35. The Eye of Minds, by James Dasher (The Mortality Doctrine #1)《思想之眼》,詹姆士·達許納:虛擬世界中劫持人質事件發生後,現實世界中對應的人被發現腦死亡。
36. The Futurological Congress, by Stanislaw Lem《未來學大會》,史坦尼斯勞·萊姆:男主角因受邀參加第八屆未來學大會,誤入實驗性致幻劑,創造出了一個新世界。
37. The Hacker and the Ants, by Rudy Rucker《黑客和螞蟻》,魯迪·拉克:男主角在網絡空間中協助編程製造智慧機器人,結果成千上萬的電子螞蟻開始攻擊網絡。
38. The Judas Mandala, by Damien Broderick (The Faustus Hexagram #2)《猶大曼陀羅》,達米安·布羅德裡克:一個失業的女詩人被拋向了四千年後的世界。
39. The Reality Bug, by D.J. MacHale (Pendragon #4)《現實中的 bug》,D.J. MacHale:Veelox 的居民們發現了一種可以讓自己進入夢境為所欲為的方法。
40. The Terminal Connection, by Dan Needles《終端連接》,Dan Needles:後 911 時代,恐怖主義和超級權力、士兵和平民、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41. The Three-Body Problem, by Liu Cixin (Remembrance of Earth’s Past #1)《三體》,劉慈欣:作者虛構了某個特殊時期的一項秘密軍事項目,通過發射無線電信號與外星人建立聯繫作為故事背景。
42. The Three Stigmata of Palmer Eldritch, by Philip K. Dick《帕莫艾德裡奇的三處聖痕》,菲利普·K·迪克:21 世紀末,世界過載,太空殖民地也被塞滿,單調乏味的生活可以用 Can-D 來調劑,吃了它就能進入一個虛擬世界。
43. Tomorrow and Tomorrow, by Thomas Sweterlitsch《明日復明日》,Thomas Sweterlitsch:無法從失去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的悲痛中走出來,男主設計了一個虛擬世界,在這裡,人們可以重遊故地、緬懷失去的人。
44. Trading Reality, by Michael Ridpath《交換現實》,Michael Ridpath:男主的哥哥 Richard 是一名 VR 公司的負責人,一天晚上,Richard 突然遇害身亡。
45. True Names, by Verner Vinge《真名實姓》,弗諾·文奇:不滿的計算機大神們是最早用 VR 的一批人,他們組成了一個陰謀小集團,阻止美國政府得知他們的真實身份。
46. Upload, by Mark McClelland《上傳》,馬克·麥克萊蘭:為了逃避過去的入侵罪行,Raymond 打算把自己的思想上傳到一臺電腦上,並偽裝死亡。
47. Virtual Light, by William Gibson (Bridge #1)《虛擬之光》,威廉·吉布森:後現代世界中的一段衝突的程序,演變成一場致命的浪漫。
48. Vurt, by Jeff Noon《Vurt》,Jeff Noon:在尋找失蹤妹妹的過程中,主人公發現 Vurt 可以打開虛擬的世界。
49. 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 by Philip K. Dick《全面回憶》,菲利普·K·迪克:一個想去火星的職員。
50. Winter, by Rod Rees (Demi-Monde Saga #1)《冬季》,Rod Rees:Demi-Monde 是最先進的電腦模式,它被用來給士兵模擬噩夢般的戰場,讓他們提前習慣。
——個人能力有限,以上中文注釋顯然不夠全面完整,歡迎在評論中補充。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tech2ipo.com)編輯 @壞香橙 撰寫,轉載或使用本文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請參閱 。 版權資訊
愛範兒 黃嘉雯補充了更多中文信息。
題圖來源:UploadVR 網頁截圖